星子镇5000亩生姜迎来丰收。黄津 摄
前两天刚下过一场雨,土地松软。一大早,连州市星子镇清江冲头村民何文建一家人就来到地里收姜。他稍稍一用力,一蓬蓬“抱团”的生姜就从地里被扯出来,清掉泥土、剪去姜叶,一块块生姜逐渐在田头堆成一座小姜山。
一株生姜轻的有四五斤,重的可达六七斤。“今年是个丰收年,1亩姜田产量有4000多斤,”何文建脸上笑意满满。他介绍,按收购价3.5元一斤,平均亩产值逾万元。何文建今年种了6亩生姜,收入超过7万元。
生姜是星子镇的“王牌特产”之一,主要分布在清江、潭岭、沈家等地区,而清江则素有“生姜之乡”称号。特有的气候条件,独特的土质环境,让清江的生姜姜香浓郁、味辛辣浓、品质优良,远销珠三角地区。
星子镇2020年的生姜种植面积5000亩左右,旱地亩产在2500—4000斤,在疏松肥沃田地产量有5000—6000斤,今年生姜总产值将超7000万元。小小生姜如今成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经济作物,不仅帮助村民和贫困户实现增收,也带动3000名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务工就业。
●南方日报记者 黄津 通讯员 周小丽
窖藏50天价格翻番
老藏姜是“皇帝女不愁嫁”
初冬时节,在清江冲头村绿葱葱的姜田里,姜叶长得齐腰高,随处可见全家出动忙着收获生姜的景象,到处弥漫着淡淡的姜辣香。
村民何文建正在家里的姜田里忙碌。“这两年生姜行情较好,产量多了价格也高了,今年我的6亩姜田预计收入7.6万元,每亩比去年增收2800元,比种水稻效益好多了。”
生姜行情看好,老姜更是走俏。清江等地区种植的生姜属于黄姜品种,仔姜在七八月上市,而在立冬前后收的生姜还比较嫩,辣味稍欠缺,皮太薄,不易于运输保存,因此新姜价格远不及老姜。
当地村民每年收获生姜后,根据产姜淡、旺季市场特点,有选择性地出售一些鲜姜回笼资金,大部分则会存到姜窖里等市场行情高了再出售。因此,市民想吃到今年辛辣十足的姜,还需耐心再等50天让新姜发生一个质变。
老姜农、内洞村委会毛岭塝村村民李细陆介绍,新姜入窖存放一个半月后,重量上会轻12%,水分蒸发后嫩皮逐渐变成老皮,姜的辛辣味也出来了,新姜由此华丽变身老姜,也俗称“藏姜”。这时的老姜易于运输保存,姜味更辛辣浓郁,不仅价格翻番,也更受消费者青睐,远销珠三角市场。
“我家还有几百斤前年的老姜,上两个月有深圳的朋友坐月子,大老远赶回来买了100斤老藏姜。这前年的藏姜是个宝,对生育后的产妇恢复身体大有益处,很多人都在找有年份的藏姜,所以说老藏姜是‘皇帝女不愁嫁’,身份金贵着呢。”谈及这件事,李细陆笑容可掬。
“去年窖藏姜收购价9.5元/斤,到了今年五六月则上升到11.5元/斤,价格一路看好。”李细陆介绍,他今年种了5亩姜,收获新姜2万多斤,他打算先卖掉6000斤新姜,剩下的放姜窖等价格升了再卖。
“等这批姜卖了,就能把家里的楼房翻新,再加盖一层。”对于未来,李细陆有着美好的憧憬。
生姜从田间地头到销售
只要一个电话即可轻松实现
11日一大早,姜联村老村村民便将前一天采挖整理好的生姜运到村中收购点,一片忙碌景象。这是农产品收购商何和明设在老村的点。“我上周刚从星子各村收了200吨生姜,昨天就发了6车近120吨生姜到各批发市场。”何和明说。
何和明从事收购生姜等农产品已有30多年,现在他的手中有固定的种植户和市场批发商关系网,每年经他手收购和销售的生姜量达1200吨,涉及农户700多家。
经过多年发展,星子生姜的产业链越来越完善。每到收获期,村民基本无需担心销路问题,生姜从田间地头到收购商手中,只要一个电话即可轻松实现。
每年10、11月生姜大量上市时,都会有本地和来自清远等地的商贩前来收购,他们会在镇里和各村设点收购,在收购点过磅计数,分拣、装袋(筐),最后由收购客商装车完成交易,收购的生姜快速被周边市场和珠三角地区消化。
在星子生姜的市场流通环节,还活跃着3家农业种植合作社,他们以“合作社+农户+基地”运营模式带动周边农户走组织化、规模化发展路子,共同助力提升了生姜产品品质和竞争优势,进一步了增加农户的收入。
生姜种植与销售端有效衔接,改变了种植户分散销售局面,形成了一条龙的销售模式,“收购商+种植合作社”组成的销售端积累了市场需求和产品信息,及时传递到种植户,形成“以销定产”模式,种植户可以根据市场需求供货,减少了生产的盲目性,改变“增产不增收”的局面,实现质优价优,种植户收入有保障。
“星子镇是农业大镇,发展特优农产品不仅要丰富市民的‘菜篮子’,也要鼓涨村民的‘钱袋子’。”星子镇党委书记何志坚介绍,生姜作为星子镇的“王牌特产”,生姜产业的持续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规模和稳定的种植基地以及成熟的销售网络,这样才能为村民幸福生活加码。
他介绍,今后星子镇将按照打造“一镇一品”“一村一品”项目建设要求,引导村民改分散经营为适度规模经营,在产业化、规模化上求突破,把生姜种植业由小做大、由弱做强,使之成为星子镇的特色主导产业,让村民因种姜而富,乡村经济因种姜而强,成为村民致富的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