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变资产
资金变股金
农民变股东
为让各地进一步了解掌握农村“三变”的实际做法,现选刊六盘水市“三变”改革中的2个典型案例,供大家学习借鉴。
“三变”改革下的“1+8”联村扶贫
——六盘水市盘县娘娘山农业园区产业项目简介
贵州娘娘山农业园区为贵州省“5个100”工程项目中的5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之一,同时为贵州省20个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点之一,按照农旅融合发展理念,通过“三变+产业+扶贫”发展模式,将各种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推动山地特色农业和山地旅游产业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发展,促进了农业增效、生态增值、农民增收脱贫。
主要做法
一是能人带动强化示范引领
2012年,民营企业家陶正学带领村民成立了银湖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用经营企业的理念,经营乡村资源、产业、生态、环境,整合了分散的资源、资金、农民,实现各种要素优化组合。合作社按照“农户出资多少,合作社就无息借资多少”入股模式,发动465户村民筹集2000万元资金入股合作社,将首批“农民”变成“股东”,随着经营主体越来越多、股东越来越多、产业越做越大,发展了贵州娘娘山高原湿地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盘县双华农机合作社、陶源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等15家合作社和8家公司。
二是全民参与推动改革创新
银湖合作社逐步探索了用土地、林地、水域等资源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和旅游业,建立了“合作社+产业+农户”的模式,带动了群众增收。变财政资金“一次性投入”为“长期受益”,村集体整合财政资金投入到合作社,建立了“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模式,增加了村级集体积累。2015年8个村村级集体积累平均达22万元,实现了办事有人跟、说话有人听,增强了村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随着“三变”改革的深入推进,娘娘山联村党委按照“整村发动、一户一入”的原则,成立了舍烹村、播秋村等8个村级合作社,同时把村级合作社作为银湖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分社,形成了“总社+分社+农户”的“1+8”机制,总社负责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培训、统一标准、统一经营,分社负责将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到分社,再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形成的资产入股到总社,同时负责组织群众发展产业,形成了“总社牵头抓管理、分社负责抓实施、群众参与抓生产”的格局。“1+8”合作社模式,调动了上万人入股合作社,通过经济组织的市场手段,有效整合了资源资金,实现了连片开发,创新了社会治理,促进了增收脱贫。
三是万众一心谱写发展新篇
在县、乡党委的推动下,依托娘娘山农业园区,打破以行政区域为单位设置党组织的方式,联合舍烹、播秋等8个村党支部组建全市首个联村党委,形成了“1+8”联村党委(1个联村党委、8个村党支部)。联村党委推出了“村务共商、规划共谋、资源共享、产业共建、矛盾共调”五项举措,按照“一村一策、一村一社、一村一产”的思路,通过产业发展改变了过去各村“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的状况,凝聚了发展智慧、资源、力量,实现了基层组织连手、党员群众连心、基础设施连建、扶贫产业连片、美丽乡村连线。
取得成效
一是“三变”从无到有
2012年银湖合作社成立以来,娘娘山农业园区通过实践探索,形成、发展、丰富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共整合土地、林地、草地等资源10.68万亩,整合财政资金、项目基金、社会资本4.23亿元入股园区参与建设发展,5455人成为股东,其中贫困户302户1028人。
二是产业从弱到强
2012年以来,园区共组建15家合作社、8家经营性实体企业,发展刺梨、猕猴桃、蓝莓等特色农业产业2.18万亩,发展养殖生猪5000头、土鸡20万羽;投资5亿元开发建设了天山飞瀑、温泉度假小镇等18个旅游项目,核心区8个村均实现了村村有产业。2015年园区总产值达2亿元。
三是农民从穷到富
2220户5455人入股农户,年人均增收6000元;园区解决310人固定就业,其中贫困人口35人,最低工资1600元/月,最高工资7600元/月。园区每年用工4000余人次,支出劳务费20余万元,日工资65元以上;园区带动了2家酒店、100家农家乐、45家农家旅馆、32户农家超市发展,农家超市每家年收入均在10万元以上,农家乐每家年收入均在5万元以上,农家旅馆每家年收入均在3万元以上。2012年以来园区已带动885户3288人脱贫,2015年舍烹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4000元跨过10000元,其余7个村的人均纯收入从3000元跨过7000元。
。
“荒奇”为股资源变资产的探索
——六盘水市水城县野玉海乡村旅游扶贫项目简介
水城县野玉海景区是省委、省政府重点打造的100个旅游景区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之一。野玉海管委会通过整合易地扶贫搬迁资金和野玉海旅游发展资金,按照彝族文化元素规划建设,打造易地扶贫搬迁和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兼具的“千户彝寨”工程,占地面积300亩、建房面积13.5万平方米,容纳1006户4123人。
主要做法
“一户一股”打造海坪千户彝寨。
一是坚持高端规划。按照“一寨一景”的思路,围绕满足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突出彝族文化元素,打造“千户彝寨”工程。二是突出多元投入。采取搬迁农户与希慕遮公司合作建房的方式,在满足搬迁安置户人均住房25平方米的基础上,由管委会融资扩大建房面积,按照山地旅游度假房来打造,使每一栋房屋都兼具农户居住、旅游度假、实体经营等功能。三是注重安置帮扶。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要求,全面落实“十个一”保障措施,对搬迁户进行安置帮扶。同时,引进10家平台公司进入景区从事经营,每家公司扶持2户搬迁贫困户,每户解决1至2人就业。
变“荒”为股打造度假小镇。
一是变荒为宝整合荒山荒坡资源。采取“三变”模式,由海坪村将351亩集体荒山荒坡A股海坪彝族风情街项目,共建成38个院落19000平方米,村集体及村民占股30%,景区管委会占股70%,村集体30%分红收益中的50%再分配给780名村民。2015年村集体和村民共分红150万元,其中分给村民75万元,人均分红961元,覆盖农户180户780人,其中贫困户65户112人。二是变虚为实整合民族文化资源。由希慕遮公司出资100万元,与海坪彝族传承人、当地彝族同胞成立六盘水彝源文化有限公司,发展彝族民族文化,吸纳和培养当地农户从事彝族迎宾舞、篝火晚会等表演。同时生产、出租、出售彝族服饰和经营特色餐饮等,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取得成效
推动了旅游井喷式发展。
通过“三变”改革,撬动社会资金参与景区建设,引导农民从事第三产业,有效推动了景区实现井喷式发展。今年以来,景区共接待游客143.53万人次,增长189%;旅游收入达5.32亿元,增长115%。
探索了生态移民新模式。
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点与小城镇建设、景区景点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成功走出了一条“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易地扶贫搬迁新路。
管委会与海坪等13个村合作
以“三变”为纽带,采取“管委会+村集体”的合作模式,各村以集体资源入股参与建设,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目前,景区村集体经济积累最多的达21.8万元,最少的达5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