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培育出300多个辣椒新品种,"辣椒大王"杨意红——“尽我最大的努力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人物小传
杨意红:1941年生,葛家镇金源村人,高级农艺师,先后获评省、市劳动模范,曾当选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1986年,他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民间果蔬实用技术研究所,同年被授予“全国科技致富能手”称号,2006年获得“星火科技二传手”荣誉称号。因为在辣椒种植和品种培育上颇有造诣,人称“辣椒大王”,开创了线椒育种的先河。他先后培育出了湘椒33号、湘椒42号等300多个辣椒新品种,其中30多个品种在全国范围内广泛种植,部分品种远销海内外,让椒农每亩产值增收600—1500元。2017年承担了樟树港辣椒、衡东黄贡椒等四个国家地理标志辣椒品种的提纯复壮。60年来,共培训杂交制种技术人员1000多人次,培训丰产栽培能手5000多人次。
杨意红在查看辣椒树生长情况。
“这是葛家鸡肠子辣椒,旁边的是衡东三樟黄贡辣椒,再过去是湘阴樟树港辣椒,都是‘国字号’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2月18日,葛家镇金源村一处实验大棚里,暖意融融。推开连上了物联网的辣椒苗培育室大门,数百个品种的辣椒长成了一个神奇的“辣椒王国”,一位老人正在细细对比辣椒苗的长势,他便是人称“辣椒大王”的杨意红。
培育出300余个辣椒新品种,培训杂交制种技术人员1000多人次、丰产栽培能手5000多人次……和辣椒打了60年交道,今年已经81岁的杨意红,依旧守在自己的实验大棚里,“我希望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乡村振兴贡献一点力量,让更多的人爱上农业。多研发几个新品种提高椒农的收入,是我做研究的最大动力。”
2月22日,《人民日报》06版以《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农民收成更好》为题,专题报道了杨意红一辈子坚持做好一件事的故事。
文/图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欧阳稳江彭红霞
“培育新品种辣椒带动农民增收,是我做研究的最大动力”
“少小怀梦学农艺,浏阳精英传宗义。弹指一挥六十年,服务不计名和利。感恩社会遇知己,未能回报心铭记。岁月悠悠催人老,庆幸暮年人摸地。可喜事业未停留,抱团同行共勉励。”
育苗大棚内,一排排蔬菜苗正茁壮成长。
75岁那年,杨意红自题了一首小诗用以回顾自己一生的农艺梦想,而这条路却是从“门外汉”开始走起的——1941年,杨意红出生在浏阳葛家,小学毕业后他就回当地的农业社当了一名会计。1956年,因为好学加上爱钻研,年仅15岁的杨意红带领一群年轻人先后创办了试验农场和化工厂,兴致勃勃地搞起了植保、化肥、种子实验,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
“那时大家的日子都很苦,我就想着弄点好品种能为集体增收就好了。”1961年,杨意红担任了乡上的农业技术员。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他却干劲十足。向书本学,向能人学,也大胆地去敲大学与农科院教授的门。凭着一股子钻劲,他成了十里八村有名的农技专家。
1982年,杨意红回到家中务农。他包制种、包技术、包销售,带领葛家及附近乡镇的150多户农民种西瓜。1986年,他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民间果蔬实用技术研究所。随着取得的成绩越来越好,他干个体的手脚放得更开了。在杨意红的带动下,浏阳出现了几个年收入达万元的蔬菜种植大户。他也被评为全国农村致富能手,并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育苗大棚内,一排排蔬菜苗正茁壮成长。
当地村民一直有种植长线椒的习惯,而且自发形成了一个小型的辣椒市场。可本地辣椒产量不高,挂果期不长,供应市场的时间短,如果椒农想要增收,必须要突破品种瓶颈。
“培育新品种辣椒带动农民增收,是我做研究的最大动力。”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杨意红从当地农户家中找到了几百棵合适的单株,开始了辣椒的提纯实验。这于他而言,无异于摸着石头过河。随着被提纯的辣椒品种越来越好,杨意红的心思更活泛了,这些新品种是否能走出浏阳?
1987年初冬的海南三亚,阳光和煦,温暖如春。在当地的一片蔬菜制种基地里,杨意红正带着30多名从家乡带来的农民,趁着冬春的农闲时节,利用海南的土质和气候优势,进行辣椒制种,当年便小有收获。这让杨意红兴奋不已,开始逐年扩大在海南的蔬菜制种基地规模。
到1994年,种菜大军已达600余人,租赁耕地3000多亩。这一年,浏阳市果蔬协会在三亚正式挂牌成立,发展会员100多人。为了提高科技含量,杨意红特意从湖南省农科院请了技术人员到三亚进行现场指导和技术培训。
据统计,浏阳农民在海南种植蔬菜最多时面积超过4万亩,每年运回湖南等地的辣椒10多万吨,每年为农民增收3000多万元。杨意红也因此成为湖南“候鸟农业”的领军人物。
“带着菜农反季种菜增加收入只是其一,在海南育种取得突破性发展才是我最高兴的事——培育的多个特色新品种不仅在湖南得以推广,还被引入到了广东、广西、云南、陕西等十多个省份,获得了椒农的一致好评。”杨意红回忆,至2007年,湘研种苗、亚华种苗以及各个省(市、自治区)蔬菜科研部门从海南基地拿的种子多的时候有10万公斤,少的时候也有4万公斤。
“多做实验比匆忙进入市场要好得多,培育的辣椒要经得起考验”
“怎样才能让辣椒抗高温、能高产?”虽然年事渐高,但杨意红仍不愿意闲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11年,70岁的杨意红开始着手培育新品种辣椒树——用外地引进的辣椒做父本,本地辣椒为母本开始杂交。
在做杂交实验的3年时间里,杨意红不记得自己翻阅了多少资料,也不记得跑了多少趟省城请教专家。功夫不负有心人,2014年,杨意红的杂交实验获得了成功——一棵高达3米多的辣椒树,长成了辣椒大棚里一道靓丽的风景。
杨意红展示他培育的新品种辣椒。
“这棵辣椒树当时是大棚里名副其实的‘辣椒树王’。”杨意红介绍,这棵“辣椒树王”由3株不同生长期的辣椒树生长在一起。第一年它基本没挂果,到了第二年,这株“辣椒树王”非但没有枯死,而且底部挂满了红色的辣椒,树顶则在持续开花、结果。
让杨意红最满意的是这棵“辣椒树王”的抗温性,本地辣椒不抗温,气温一到35℃就不挂果,但“辣椒树王”的抗温性要好很多,40℃以上都能结果。此外,“辣椒树王”产出的辣椒适合干鲜两用,辣度也高,能够从中提取出红色素和辣椒素等物质。
“本地辣椒基本是一年生,而我培育的这个品种,只要温度湿度适合,就能够实现多年生,高产能有三年。”杨意红说,按照自己的测算,一亩地能种千余株辣椒树,保守估计亩产能达到6000斤以上,“过后如想要继续挂果,只需要将辣椒树顶修剪掉。”
当问及这一“辣椒树王”品种什么时候推广时,杨意红扬了扬手,“多做实验比匆忙进入市场要好得多,培育的辣椒要经得起市场的考验。要对种植户负责,先实验培育,再试种,看看菜农和市场的反应,最后才能进入市场去推广。”
附近村民都说,杨意红不会做生意。但杨意红心里有着自己的盘算,他说,不仅是辣椒,更要让村民们都种上自己培育的各种蔬菜品种,解决当前蔬菜存在的适应能力差、抗病能力弱、口感不佳等难题。
“在培育辣椒品种的路上,有一丝成功的希望都要去尝试”
因为对培育辣椒新品种的那份执着,杨意红先后成功培育出湘椒33号(红秀2001)、湘椒42号(红秀2002)、湘椒43号(红秀2003)等数百个辣椒新品种,且已有数十个品种通过了品种审定在全国各地广泛种植。其中,他培育的“鸡肠子辣椒”获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为当地农业生产转型及美丽乡村建设提速带来了绿色机遇。由此,杨意红有了个外号——“辣椒大王”。
“我不是什么辣椒大王,没有什么经验,有的都是教训,在培育辣椒品种的路上,99%都是失败的,但是有一丝成功的希望都要去尝试。”对于这个外号,杨意红心知这是大家对他的肯定,但他却将这个外号看成一种更大的鞭策。
和辣椒打了一辈子交道,杨意红养成了每天早晨五点即起床工作的习惯,第一件事就是到基地里看辣椒。原本,他在山西忻山、陕西宝鸡、海南三亚等地均有试验基地。为了将全部精力放在辣椒品种的选育上,2008年,杨意红将海南的基地交给了儿子杨以龙。自己则回到了老家葛家建起了实验大棚,“目的就是为了引进新的品种,然后结合本地辣椒的实际再进行培育。”
2016年,名气很大的樟树港辣椒遇到了急需提纯的问题。在此之前,当地政府已经请了不少技术人员进行试验,可惜都未能成功。几经辗转,这个任务交到了杨意红的手中。为此,杨意红特意将种子带到了海南去育种,可效果一直不够理想。为此,杨意红精挑细选了1300多株试验苗进行杂交,最终挑出了两棵最好的移栽到了浏阳。经过四年的不断努力,樟树港辣椒提纯难题得到了解决。
“我希望培育出来的品种能让市场满意,能让种植辣椒的农民开心。”这些年来,让杨意红最为骄傲的便是为家乡葛家量身培育的“鸡肠子辣椒”。2017年11月,葛家“鸡肠子辣椒”获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这也是浏阳首个“国字号”蔬菜品牌。2018年7月,葛家“鸡肠子辣椒”正式上市,送往长沙的沃尔玛、麦德龙等商超及部分中高档餐馆。
与此同时,“鸡肠子辣椒”还作为扶贫“利器”,从葛家走向全国。在河南南阳,以“鸡肠子辣椒”作为母本的“辣丰3号”受到当地农户的欢迎,种植面积超过1万亩。
如今,杨意红祖孙三代都与辣椒结下了不解之缘:杨意红在浏阳老家的研发基地坐镇,儿子杨以龙在海南的生产基地驻守,孙子杨剑锋则主要负责市场对接、推广。据了解,杨意红研发的30多个辣椒品种已销往湖北、四川、广东等十多个省份,每年种植面积超过20万亩,其中湖南本地6万亩。
60年“火辣事业”,一辈子热血丹心。据不完全统计,60年来,杨意红共组合试验选育的辣椒品种达300多个,共培训杂交制种技术人员1000多人次、丰产栽培能手5000多人,技术咨询服务8000人次以上,配套提供品种说明书及丰产栽培技术资料9万份以上,辣椒栽培技术手册5000多本。
在谈到自己的辣椒培育工作时,杨意红表示,只要自己还能干得动,就将一直干下去,“我希望能为乡村振兴贡献一点力量,推进辣椒事业再上新台阶,帮助更多的农民致富,也让更多的人爱上农业。”
记者手记
勤学多思始终紧跟时代步伐
任何时候,杨意红都是低调的,几十年来穿着打扮都与普通农民没有两样。而探访他那挂着“农业农村部蔬菜育苗项目基地”牌匾的实验大棚,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他的办公室。简陋的办公室里,除了几台链接着大棚物联网的电脑外,几个大书架便是最显眼的摆设。《蔬菜生产实用新技术》《中国蔬菜病虫原色图谱》《新编农药商品手册》《现代温室工程》……一本一本,那些略微泛黄的书籍经过主人的多次翻阅,很多已经略微卷边。而那些密密麻麻的笔记,更是见证了主人的勤奋与好学。
“勤学习,多思考,技术才能紧跟时代呀!”没事的时候,杨意红便会时常翻一翻,看一看,每次都受益良多。他常说,从一个门外汉到取得今天的一点成绩,得益于国家的政策和师友的支持,同样也得益于书本和互联网里学不尽的知识与技术。
一辈子与农民打交道,热爱农业,奉献于蔬菜研究事业,杨意红的这一生注定与农民、蔬菜、土地分不开。他一直认为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民,能取得今天的成绩需要感谢的人太多,唯有尽力将自己的品种、技术、设施等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帮助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