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5日前黄龙县各景区、景点接待的中外游客就超过了57.56万人次,旅游收入达3.12亿元。“‘早知有黄龙,何必下江南’。游历在这诗画般的山水间,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真的让人有‘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之感。”来自西安的游客方平说。绿水青山,不仅仅是展示今日黄龙的“黄金名片”,而且成为黄龙可持续发展的“聚宝盆”。
今年3月23日,在延安市目标责任考核大会上,黄龙县荣获全市目标责任考核第一名。这个一直在延安市排名后三位的小县凭借着绿水青山,在全域旅游、全业旅游、全民旅游、四季旅游的实践中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发展理念转化为生动的现实。
从卖树木到卖风景 从靠山吃山到养山富山
黄龙县白马滩镇石门村青山环绕、溪水潺潺。当地民居房屋依山而建,漫步于古朴的石板小巷,看自然优美的山水风光、体验原汁原味的农家趣事……
可在10多年前,这里的人守着青山绿水,却只能过苦日子。为了生存,村民们靠伐木为生,全村人的平均年收入还不到3000元,当地村民娶媳妇都很难。“当时真是愚昧无知,只知道伐木、烧炭,山林是越砍越荒凉,日子越过越穷。”想到过去的生活,村民许群学后悔不已。
今年63岁的许群学,多年前遭遇车祸,二级残疾,一家7口人,没有什么产业,生活十分困难。随着石门峡漂流的迅猛发展和石门峡休闲驿站的建立,来这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许群学在该驿站当起了保洁员,还将自家的土蜂蜜拿出去销售。他告诉记者:“旅游产业的发展让他有了工作,生产的土蜂蜜也更好卖了,收入是以前的3倍多。”
围绕生态旅游基础设施的标准化,黄龙县着力加大水、电、路、停车场、房屋改造等基础建设,推动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均等化。大力实施村庄的亮化、美化、绿化等村庄综合整治工程,使村寨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村民办农家乐、家庭旅店、开观光旅游车、卖核桃、卖蜂蜜、做服务导游,家家户户吃上了“旅游饭”。
“每到周末或节假日都忙不过来,像去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天天爆满,一天的收入比过去一个月的都多。”开农家乐的村民赵增虎说。
黄龙县白马滩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薛勇冠投资了2000余万元建设了石门峡漂流。他高兴地告诉记者:“这里风景优美、空气特别新鲜、地理位置优越,所以选择来这里投资;去年接待游客3万余人,收入300多万元。”
“白马滩镇石门峡漂流项目建成后,直接安置农民百余人就业,并带动了300余人从事餐饮、住宿、交通服务、农产品经销、开办农家乐,实现年综合收入700多万元,全镇人均年增收1300多元;这可比过去卖树强且长效多了。”白马滩镇人大主席王彦彬说。
从过去的卖树木到现在的卖风景,白马滩镇的变化,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发展理念最生动的佐证。
优美环境变身实惠经济 生态红利催生自觉行动
在绿水青山中受益的老百姓由最初的要我做变为我要做,并迸发出更大的生态自觉。
记者跑了黄龙县3个乡镇10个村,看到所有的地方都特别干净,个别游客一扔垃圾,很快会有村民捡走放进垃圾桶。正在黄龙县龙湖边捡垃圾的居民刘奇告诉记者,看着家乡一天天变富、变美,咱黄龙人都愿意为家乡作点贡献。
“每次出差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开车到黄龙县的各个地方去看一看,了解下新变化,找一找和发达地区的差距。”提起近几年的黄龙发展,黄龙县林业局局长李海东感叹地说。李局长还满怀信心地说:“黄龙县森林覆盖率达到87%,县境内有各种森林植物645种,氧气释放量能养活4亿人。凭着这样的优势,黄龙今后的发展速度会更惊人。”
“凭着黄龙优质的生态资源,今年黄龙县共引进107个项目,拟投入93.92亿元,其中90%的项目都与生态旅游有关。”黄龙县招商局局长袁广亚说。
“黄龙养殖中蜂有着悠久的历史,但过去主要是个人饲养,一般只有三四十箱,规模小,卫生差,蜂蜜质量也不能保证,销售也存在问题,多数是蜂农在家门口摆摊卖,好的话能卖掉一半的蜂蜜,差的连20%都卖不了。而近几年,随着大型企业的引进和养蜂先进技术的推广,目前中蜂养殖规模达每年6.5万箱,农民仅靠中蜂养殖人均增收1200元。”谈到中峰产业的发展,黄龙县养蜂试验站站长张冯斌说。
圪台乡圪台村一直是黄龙的落后的村子,过去百姓觉得守着青山就是守着穷,可现在这样的观念完全被颠覆了。凭借着优质的水源,圪台乡圪台村不少村民养上了大闸蟹。村民姚保民去年投资9万元,在15亩的池子里养殖大闸蟹,每只大闸蟹能卖50元左右,去年纯收入达到4万多元。他高兴地告诉记者:“按照去年的规模,两年多就可以回本。”
据黄龙县水资源管理办公室副主任侯琳介绍,黄龙县大闸蟹养殖面积达到355亩,累计投放蟹苗4500斤,约36万只。根据2014年、2015年养殖销售测算,今年大闸蟹产值约497万元。
记者在无量山景区采访时偶遇了正在施工现场调研的黄龙县县长任高飞。说起黄龙的绿水青山,任高飞陷入了深思。他说,穷则思变,近年来,我们转变思路,在保护生态的同时利用生态资源、开发生态产业、发展生态经济,要让资源增值、也要让经济腾飞,更要让人民富裕,寻求一条人与自然深度融合、生态与经济高度统一的发展之路。
陕西日报记者 艾庆伟 本报记者 思博海
视频:
《延安因你更有味》
延安日报
长按二维码扫描微信
出品/延安日报新媒体部
电话/8216288 8216258
法律顾问/陕西益能达律师事务所 王栋
版权/归延安日报所有。欢迎个人微信转发,公众微信号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有99.9999999%的机会,收到我们的律师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