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肾病综合征中医治疗方面,全国有一些很有经验的老中医。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研究和传承。下面我上传一些名老中医的经验方子及评述。(主要摘自我科编写的第三版《儿科专病专治》。

一、以下这条方子我用在肾病初发,主要表现为四肢水肿,而且比较轻,有呕吐腹胀等消化系统表现者。浮肿重者,可以加黄芪13到30克,或加附子5到10克。

小儿肾病合剂治肾病脾虚湿困(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李少川老中医)

组成:嫩苏梗9g,制厚朴10g,广陈皮6g,炒白术6g,肥知母9g,云茯苓9g,抽胡芦10g,炒枳壳9g,麦门冬9g,猪苓9g,泽泻9g,甘草6g。

用法:将上药放入容器内。先用冷水浸泡20分钟,然后用微火煎30分钟,取120~150ml,分两次温服。

主治:小儿肾病综合症及脾虚不运者所致的肿胀。

方解:小儿肾病水肿,乃为脾虚湿困,三焦气化失司所致。夫一身水液代谢,当求之于肺、脾、肾三脏,且惟与脾脏关系最密,脾胃同居中焦,为气机升降中枢,主水湿之敷布,停而为水,溢于肌肤,发为水。小儿脏腑稚嫩,尤易受损,故临床每见此症。治之大要,不外燥、渗、利三法,而健脾不失治本之举,《内经》明训“开鬼门”、“洁净腑”、“去菀陈莝”诚为治水肿之宗旨,后世治水肿之法多遵《内经》古训化裁而成,故其源一也。开鬼门即发其汗,方中紫苏梗能开腠疏表以发其汗,远比麻,桂辛温过燥为妥;洁净腑即利其小便,方中抽胡芦、猪苓、泽泻、皆有甘淡利湿之功,又比过投栀子、木通苦燥伤阴为佳;去菀陈莝即涤肠胃之法,使其脾得以维持正常的容纳腐熟,俾漫渍之水可以归经,方中朴、陈、术、壳,借其辛香苦燥,以调达脾胃之升降枢机,加知母、麦门冬者,一则可佐白术之燥,二者可顾胃之阴。李少川常以此方随症化裁,每多奏效。动物实验表明,此方对提高血浆蛋白,降低尿蛋白,胆固醇有一定效果。

加减:感受风热,出现发热咳嗽咽痛时,可去方中紫苏梗、白术,加薄荷、荆芥穗、连翘、金银花;感受风寒而见畏寒,身热肢冷时,可加羌活、防风、紫苏叶;正气偏虚,兼受时邪时,可加太子参、葛根、柴胡,仿人参败毒散意,以扶正祛邪;病久气阴两伤,或久服激素类,出现面赤火升,阴虚阳亢时,可去白术,茯苓,重用知母,麦门冬,或配生地黄以滋润养阴。小儿肾病综合征所致水肿,临床颇为棘手,要在临床通权达变,不可拘泥一法一方,湿性粘腻,难获速效,医者亦不可不知。李少川用此方,屡屡奏效,缘于持恒之中不忘变通之故也。(柴国钊,李志文,吴秀贤主编. 中华当代名医妙方精华.长春:长春出版社, 1993.468)

二、以下这条方子主要用在服用激素过程中,因为发热,咽痛,咳嗽而复发时,有较好的疗效,甚至不需要增加激素的量。如果合并尿蛋白增加,可加用30到50克玉米须。注意苍耳子不可长期服用,因有小毒。

肾病清肺汤治肾病外邪困肺,水液泛滥(刘弼臣)

组成:玄参10g,板蓝根10g,山豆根5g,鱼腥草15g,车前草15g,倒扣草15g,益母草15g,灯芯草1g。

主治:小儿肾病,急慢性肾炎等。症见浮肿,少尿,伴有鼻塞流涕,咽喉不利,咳嗽喉中痰鸣等。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可分多次服用,当日服完。

方解:本方是刘弼臣在其独创的鱼腥草汤基础上,经过进一步加减化裁而成。方中玄参、板蓝根、山豆根清利咽喉,使肺之门户得清。鱼腥草、车前草清肺利尿消肿。益母草活血利尿消肿。灯芯草通利膀胱,利尿消肿,倒扣草清肺利水,化浊消肿。诸药合用,共奏清肺利咽,利尿消肿之功效。

加减:兼鼻塞流涕者加辛夷花10g,苍耳子10g;兼咽喉肿痛者加锦灯笼10g,青果10g;兼咳嗽有痰者加桑白皮10g,地骨皮10g,南沙参10g;兼表卫不固而汗多者加生黄芪15g,防风10g,炒白术10g;水肿较重者加桑白皮10g,茯苓皮10g,生姜皮1g。(米一鹗主编. 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给秘方精选-续集. 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 1999. 386)

三、下面这条方子我一般用于肾病缓解期作巩固性治疗,缓解期激素的剂量比较小,大概2片以下,同时还不能伴随明显的湿热。如果伴湿热,可以在此方中加用清热利湿药物。

益肾健脾汤治肾病脾肾两虚(马莲湘)

组成:黄芪12g,党参9g,炒白术9g,炒山药9g,甘草4g,茯苓9g,泽泻9g,石韦9g,野山楂9g,丹参9g,制萸肉9g。

用法:每日一剂,煎取头煎、二煎,分早晚二次温服,10天为一疗程。

主治:肾病综合征。症见:腰酸肢倦,神疲纳差,便溏尿少,面色不华,舌苔白、脉沉细。

方解:本方重用黄芪益气利水,助脾恢复其运化功能。党参、白术、甘草补脾益气,与黄芪同为扶正固本要药。泽泻、石韦、车前子协助利水化湿以通络脉。丹参补血行瘀,以水能伤血。肾病若伴贫血,常致迁延不易痊愈,萸肉益肾,利水而不伤阴。淮山药与野山楂能协助恢复脾之运化,促进病体早日康复。

加减:本方治疗肾病综合征平稳有效,治本治标并进,但如见面色[ ]白、怕冷、四肢不温,属肾阳偏虚,加仙灵脾9g,巴戟天肉9g,淡附片3g;见咽干、头晕、目涩为肾阴偏虚,加墨旱莲15g,女贞子10g,枸杞子10g,生熟地黄各10g,1~3味。(李宝顺主编. 名医名方录.北京: 中医古藉出版社, 1991.3)

四、如果服用补益脾肾的药物出现湿热的话,就需要转方,可以参考下面的名老中医经验方,方子的作用主要是清热利湿。

名老中医赵心波病例:肾病患儿经用健脾利湿扶元之药后,病情稳定,但两个月后因头生疖肿,嬉戏过劳,浮肿复发,尿蛋白又增至(++++),舌苔中心薄黄,脉滑数,湿浊未净。心肺热盛,即予清热利膀胱之剂。

车前子10g,云苓12g,白蒺藜12g,菊花10g,炒栀衣5g,黄芩6g,木通5g,猪苓10g,紫苏梗6g,槟榔6g,灯芯花2.4g,淡竹叶5g。

五、以下这条方子,一般用于因为出现咳嗽支气管炎(热咳),而导致肾病在小剂量激素时复发,出现轻度眼睑和四肢浮肿,同时有蛋白尿。

肾病水肿方治肾病肺气不利(何世英)

组成:桑白皮15.6g,大腹皮18.8g,广陈皮9g,生姜皮9g,麻黄9g,冬瓜皮25g,茯苓皮25g。

用法:水煎待温频服或分两次服。

主治:肾病综合征面目四肢悉肿、脘腹胀满、上气喘息、小便不利、阴囊肿甚者。

方解:本方系由五皮饮加麻黄、冬瓜皮而成。麻黄宣肺平喘利水,配桑白皮,宣泄肺气,通调水道。生姜皮辛散水邪,大腹皮下气利水,茯苓皮渗湿健脾,陈皮理气和中,冬瓜皮利水消肿。本方在五皮饮的基础上又加麻黄以利肺气,气行则水行,故治疗肾病综合征高度水肿,较单用五皮饮为有效。本方服后第五日开始利尿,第八日可达高潮。(徐振纲编. 何世英医案.宁夏: 宁夏人民出版社,1979.241)

六、以下这条方子,一般用于大剂量激素治疗期间,证见面热,手足心热,心烦易怒,胃纳亢强,夜眠差,盗汗。

基本处方:生地黄15g,山茱萸9g,山药12g,牡丹皮17g,茯苓12g,泽泻9g,黄柏6g,知母9g,女贞子12g,旱莲草12g。每日1剂,水煎服。

加减法:胃纳欠佳者加砂仁3g,陈皮5g醒脾理气;夹瘀者加益母草15g,牛膝15g,丹参12g活血化瘀;兼见湿热者加白花蛇舌草15g,山栀子7g,玉米须15g以清热利湿;阴虚火旺者重用生地黄、知母、旱莲草以滋阴降火。滋阴潜阳用黄柏、知母、鳖甲、龟板等。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