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金田种苗有限公司的蔬菜育种大棚 本报记者 胡大田 摄
随着春分时节的到来,成都平原的广袤农村,已是一派繁忙景象。位于郫都区安德街道的成都金田种苗有限公司,一大早就迎来了一辆辆前来采购蔬菜种苗的大卡车。
“现在正值蔬菜种苗销售旺季,前来选购下单的客户络绎不绝,我们自主培育的‘金田188’‘金田187’‘金田186’三个苦瓜品种,是公司这些年来的销售爆款,从1月中旬到现在,三个品种已经销售近300万株。”公司董事长李春文颇为自豪地说。
“金田的苦瓜苗堪称高科技产品,他们的育苗技术确实令人佩服。”记者前去采访时,遇到前来采购苦瓜苗的郫都区云桥蔬菜专合社社长吴成兵,谈起金田的种苗,他不禁竖起大拇指,“就以我们为例,现在种植一亩地的苦瓜苗,需要购买1200元-2500元不等的种苗,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但是现在我们乐意,为啥?因为只有好的种苗,才能种植出更好的蔬菜,才能获得更高的效益,这个投入太值得了!”
转型
他从销售种子转向培育种苗
细细弱弱的蔬菜种苗,何以受到种植户的如此器重,其间又蕴含着怎样的科技力量?记者走进金田种苗的智能温室大棚,一探究竟。
丝瓜藤上“长”出的苦瓜苗堪称茁壮,遒劲有力的野生茄子托起本地优良品种竹丝茄细嫩的茎,南瓜藤上绕着冬瓜的嫩苗……眼前的蔬菜种苗繁育场景,完全颠覆了记者印象中的育苗情景,仿佛进入了科幻文学作品里的超级物种世界,一株株生长在营养杯里的种苗,都带着一个同样的标记——红色的小夹子。
“红色小夹子是维系种苗与砧木的纽带,嫁接后的苦瓜苗5-7天之后伤口就愈合了,接下来的生长中,它们将取长补短。”李春文看出了记者的诧异,端起一个生长着嫁接苦瓜苗的营养杯,取下黑色的杯罩,只见嫁接苦瓜的砧木——丝瓜苗的根系粗壮发达,密密麻麻的根系几乎要将小小的营养杯撑破。“丝瓜藤根系发达,容易吸收土壤中的养分与水分,这正好弥补了苦瓜的短板。”
不仅仅是嫁接技术,繁育苦瓜苗的营养土,也大有来头,这种被称为泥炭的黑色土壤,从爱沙尼亚漂洋过海来到成都,营养价值高,而且透气性好,有利于根系生长。李春文向记者一一展示高科技温室大棚内控温、遮阳、地暖等现代设施设备,有了这些现代化设备的呵护,嫁接后的苦瓜苗成活率达到95%以上!
说起种苗的存活率,原本兴致勃勃的李春文一度陷入沉思中。和种子打交道几十年,与国内外种子企业建立了广泛的联系,最初李春文的主要业务是销售种子,帮助农户引种优良品种。他清晰地记得,当时从国外进口种子,价格高到以颗卖!
然而看似简单的育种工作,却极易遭遇水土不服。在卖种子的那些年里,李春文多次看到,由于缺乏专业的育种技能,论“颗”卖的优良种子,很多时候没能给农户带来致富的希望,反倒由于处理不当烂在了地里。农户失望的眼神、带泪的目光,让李春文不忍直视,学农出身的他决定好好研究种子、繁育种苗。
试验
引种苦瓜抗病性减弱
他创造性应用蔬菜种苗嫁接技术
李春文“试水”种苗繁育,是从我国台湾地区引进的一个苦瓜品种——“碧秀”开始的。苦瓜是四川人喜欢的一个瓜类,夏天吃苦瓜清热解暑,但那时的成都还没有比较好的苦瓜品种,于是耐热性好又高产的台湾苦瓜“碧秀”就进入了他的视野。
租土地、建大棚,李春文用他的专业知识,成功培育来自台湾的苦瓜品种,一切看起来顺风顺水,良种存活率大大提高。然而连续引种四五年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碧秀”的抗病性在逐步减弱,土残病害逐步增加,如何有效延长品种的使用寿命?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他的头脑中,一天路过一个葡萄园,看到葡萄嫁接的场景,给他带来了触动,蔬菜种苗的培育为什么不能采用嫁接的方式,以砧木的优点弥补苦瓜苗的缺点?
他利用抗病性好、丰产性好的丝瓜做砧木,成功嫁接台湾苦瓜。“嫁接后的‘碧秀’苦瓜,藤蔓像矿泉水瓶子一样粗,我们还引导农户像种植葡萄那样搭起拱棚,密密麻麻的苦瓜缀满了枝条。”李春文回忆说,他还带领村民改变种植方式,从亩栽2000株,减少到亩栽200株,直至亩栽80株,栽培方式的改变和嫁接技术的利用,让产量翻番、效益翻番,从亩产3000公斤、收入1万元,提升到亩产6000公斤、收入3万元,农民尝到了增收的甜头。
“四川苦瓜种植面积大、种源丰富,我们完全可以培育出更适合本地种植的苦瓜品种。”台湾优质苦瓜引种成功后,李春文不满足于仅仅只做种苗繁育,他决定向更为广阔的种子选育研究出发。
坚守
从上千个组合中培育新品种
他针对需求定制不同的苦瓜品种
优良种子的培育就是这样,为了选育出一个好的品种,往往需要几百上千种实验材料。于是,李春文带领大家在普通大棚内种植各种不同品种的苦瓜,广泛进行杂交实验,大海捞针般地等待着性能更好的优良品种出现。
选育工作对于科研人员而言,辛苦而单调,单单是给苦瓜授粉的环节,就给人带来不小的挑战。夏季单层普通大棚内的温度高达35-40℃,工作人员却要迎着高温,争分夺秒地抢在最佳时节为苦瓜进行人工授粉。
从2008年开始,每年几百个组合实验下来,却一个可能的组合都没有遇到!看不到希望的他几度产生放弃的念头。
“就简单地卖种子,也能过得很舒坦,何必去冒这么大的风险,受那么多累!”朋友们好言相劝,但是一想到农民对优良种子的渴求目光,李春文咬咬牙,又坚持了下来。
“做科研,坚持很重要!”回过头来看那段最艰苦的岁月,李春文感谢自己当年的坚守。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好的苗头终于在2012年左右出现了——一株杂交苦瓜集中表现出较好的生长性、抗病性、商品性,他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小心翼翼地送去专业机构检测,各种指标都达标!
这株承载着大家希望的苦瓜苗,经过反复实验和再次培育,最终定型为金田187。随后他又一鼓作气地开发出金田188、金田186等系列爆款产品,并顺势针对省内不同的气候带,量身定制10余个苦瓜系列品种,涵盖了早熟、中熟、晚熟,不管是大棚种植,还是露天种植,都有适合的品种供农户选择。这些品种抗病性好,减少了农药的使用,生长势强,产品的产量更高,商品性好,大大提高了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种苗虽小,但富有力量与希望。
记者手记
定力与静气
“我想培育更多优质种苗,让农民获益,让市民放心。”去年11月,李春文第一次以“农村双创优秀带头人”的身份站上了讲台,向全国分享他的种苗繁育心路历程。从小生活在农村,让李春文对靠天吃饭的不易感触深刻。于是,在大学填报志愿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农学专业。
2010年,受到育种场所限制的李春文,来到安德镇,在这片“双创”沃土上,创立了金田种苗公司,扩大蔬菜种苗繁育规模。在经历了最初的技术实验、农户不信任、每年几十万元投入打水漂后,终于,在两年后努力得到了回报,公司筛选繁育的种苗得到市场认可,产品销量成功占据成都70%以上的种苗市场,订单覆盖四川、云南等地。
多年与种子打交道,让他深刻认识到定力和静气对于种子选育的重要性。“与我们合作的德国班纳利,用六代人170多年的时间,成就了一家世界知名的种子公司,他们的坚守值得我们学习。”李春文说,金田种业的优势就是扎根成都、立足四川。
本报记者 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