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最早的大规模民间金融机构,为何会开在寺庙?
▼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你虔诚地走进寺庙,双手合十,对住持说:大师,我是来贷款买房子的…
听上去是不是有点匪夷所思?贷款难道不应该去银行吗?和寺庙又有什么关系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当今的社会,跟钱挂钩的事情自然离不开银行,那么在古代,如果想贷款,您应该去找谁呢?
银号?票号?或者,当铺?答案,并非如此。
中国古代最早的大规模民间金融机构,竟然是,寺庙!
《洛阳伽蓝记》书:“王侯贵臣,弃象马如脱屣,庶士豪家,舍资财若遗迹。”记载了洛阳寺庙的盛况。
图片来源于网络
寺庙起初以扶贫为主,只经营无偿赈济等慈善活动。普度众生的理念为寺院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捐施,有了足够的资金,就可以开展救济活动。百姓遇到了困难,自然会去寺庙寻求帮助。
到了南北朝时期,佛教广为流传,寺庙的规模和数量也快速增加。专门管理寺院财产的“寺库”,变成了开展金融活动的中心,除了慈善活动,还开创了典当业、存钱保管业、汇兑业、拍卖业等先河。
那么老百姓为什么要选择在寺庙进行理财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金融的基础,是信用,寺庙因其普度众生的理念,成为人们最信赖的机构。三生轮回、因果报应的宗教理念,使寺庙的借贷具有了神圣性,也能够激励借款者尽最大努力还款,不然,就要遭到报应,转世成为畜生。信仰为寺庙金融提供了强大的信用保证,大大减小了坏账率。寺院则从中抽取一定的利息。
您也许会问,既然普度众生,为什么还要收取利息呢?
僧人们认为,收息是为了让财富流转滋长,成为“无尽藏”,以便服务更多人。而且,也能激发“受施者”知恩图报的从善之心。
图片来源于网络
唐开元二十五年令规定:“诸公私以财物出举者,每月取利不得过六分。”然而,而唐代寺院放贷的月利率大约在8%-10%之间,普遍超过了法定利率。寺院的高利贷并不比俗世来得仁慈呢。
寺院通过宣传洗脑,得到大家的捐赠,再用一部分获得的捐赠进行施舍和借贷,以便对更多人进行宣传洗脑,从而获得更多的捐赠和利息,周而复始,财富滚滚而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唐中叶之后,皇权无法忍受寺院经济的膨胀发展,加强了国家集权的力量,复兴小农经济,强调儒家思想,寺庙金融因此迅速衰败,被快速发展的民间金融所取代。
然而时至今日,通过“洗脑”获得投资的金融骗局,仍在大行其道!人人喊打却又屡禁不止的传销、股市、楼市、P2P,哪次不是这样“洗脑”的?赚钱是信仰,投机是捷径。最终泡沫破灭,赔的,都是被洗脑的散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