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胡全基
一场瑞雪,武威市凉州区大地银装素裹。近日,原本沉寂的松树乡南河村四组却变得热闹起来,座座日光温室在皑皑白雪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壮观,村民们正忙着按照经销商的要求统一采摘、分装红提葡萄。
胡强是南河村四组第一个搭建日光温室的村民,2008年他和乡亲们搭建的7座温室,刚开始种植温室蔬菜,效益不是很明显,一年后,在政府的引导下他和乡亲们开始种植温室反季节红提葡萄,第二年挂果,第三年受益。“一公斤葡萄20元钱,收购的贩子在葡萄还没有成熟的时候,就把定钱交到了我的手里。”提起2010年春节前他卖葡萄的事情,胡强一脸喜悦。
经过政府引导、群众探索,南河村四组农民选准了种植温室反季节红提葡萄这条致富路。经过几年发展,只有24户106人的南河村四组发展日光温室28座,户均1座日光温室,家家种植反季节葡萄,人均收入过万元。
“四组的群众种植温室反季节葡萄能致富,其他群众也不比四组人差。”2008年春天,南河村召开村民大会,葛作生被南河村乡亲们推选到了村干部的岗位上。这年,土地刚解冻,葛作生就号召乡亲们搭建日光温室,种植反季节葡萄。
“种温室反季节葡萄不能蛮干,要按照科学的方法去种植、管理才能取得高效益。”葛作生带头搭建两座温室,种植反季节红提葡萄,第三年开始挂果,眼看着累累硕果,老葛乐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线。可到了年底,邻居种的葡萄“乒乓球”一般大,自家的葡萄只有“指头蛋”大,邻居的葡萄一公斤卖10多元,自己的一公斤6元钱还没人买。老葛的邻居是南河村种葡萄最成功的“土专家”。这年冬,老葛把“土专家”请到了家里,两盘卤肉上桌,一瓶白酒下肚,这位“土专家”把自己种植葡萄多年积累的经验全部“吐”给了老葛。
第二年,老葛不仅自己按照“土专家”的经验,做好疏花疏果、科学管理,他还走遍了全村的每一座温室,要求大家都要做好疏花疏果、科学管理工作。2011年老葛种出了“乒乓球”一般大的葡萄,乡亲们也种出了“乒乓球”一般大的葡萄。这年,老葛和乡亲们种植的温室反季节红提葡萄先后在陕西省渭南市举办的2011中国渭南葡萄节暨全国第十七届葡萄学术研讨会上获得优质奖;在全国设施葡萄评选会上获得金奖。
走进葛作生家的温室,看到一串串葡萄裹上了白色“外衣”,老葛介绍说:“为红提葡萄套袋后具有防虫、防菌等作用,同时可使葡萄避光而色彩更鲜艳、甜度增加,还可减轻农药污染危害,从而提高果实的商品价值,增强葡萄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摘下一串沉甸甸的葡萄,足有两公斤。去掉纸套,色彩鲜艳的葡萄颗颗饱满,最大的确有“乒乓球”一般大。咬一口,酸酸甜甜,口感香醇。由于南河村种植红提葡萄自然条件相对优越,这里生长出来的红提葡萄具有口感甘甜、果肉结实、耐储运等优点。村里种植的红提葡萄从来不愁卖,葡萄还未成熟的时候,有的大棚就已被客商们交押金预订下了。现在,仅种植温室反季节葡萄这一项,全村收入达100万元,南河村成了凉州区温室反季节葡萄的规模种植村。“我种的两棚红提葡萄,按目前葡萄每公斤10到14元的批发价格算,能收入4万多元。”葛作生乐呵呵地告诉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