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回暖,绿回大地,正值季节流转的时节,在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的各个镇村里,一座座温室大棚中,满是村民们忙碌劳作的身影,用自己的双手干出致富之路,造出美好家乡。

走进尉氏县小陈乡靳老村的温室大棚,一排排新出土的秧苗整齐划一,在适宜的温度下长势喜人。这是位于靳老村的24座温室大棚中的其中一棚,温室大棚项目是去年尉氏县小陈乡争取的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项目之一,大棚刚一建成,就有不少种植大户踊跃承包。最终承包该项目的种植能手高国平说:“大棚内种植经济作物,错峰上市,具有价格优势。我年前种的几棚萝卜,最快20天后就能长成销售,正值青黄不接,蔬菜短缺的时节,肯定能买个好价钱!”

图片

温室大棚项目除承包人致富外,农忙季节,还可以招揽附近农村劳动力,帮助其在家门口就业。“以前想出去打工,但年龄大,离家也远,现在我不仅能在家门口干活,还能照顾孙子,一天还能挣100元钱呢!”59岁的靳老村村民靳菊花笑着说。

这样的兴旺与火热还出现在尉氏县的其他村镇中,十八里镇会庄村的种植大户张长旺前两年租下12个温室大棚,通过雇佣村内中老年劳动力,对翻土、育苗、施肥、采摘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管理,全面保障蔬菜品质。目前,他有2个大棚种植水芹,预计产量在5万斤左右,预计收益超过5万元,其余10个大棚全部种植洋葱,预计亩产8000斤。

图片

为推进产业快速发展,尉氏县坚持党建引领,逐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温室大棚和冷库,多次举办种养殖技能培训班,鼓励种植大户和合作社全面发挥自身优势,合理利用区域内优质耕地资源,积极发展特色种养殖,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现如今,这些播下的种子不但一一得到了收获,更是开枝散叶,传播到更多群众当中,帮助他们增产增收、脱贫致富,走向更美好的生活。

图片

在永兴镇白楼村,脱贫户黄五新一早就开始了一天的农耕劳作。借助于镇政府协调的小额贷款购买农具与种子、县乡组织的技能培训班学到的技术,黄五新自2017年起,将自家的五亩耕地化为“实验田”,并成功的摸索出了“番茄+豆角”,“粘玉米+大白菜”等一套套间作套种模式,大大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土地效益也是逐年攀升。在2017年当年就依靠种菜收入了五万多元。现如今,在黄五新这个榜样的带动下,周边十几户村民也纷纷开始上门求教,学习如何提效种植蔬菜,走出属于自己的致富路。

近年来,尉氏县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尉氏县在全县已初步形成了“一乡一业一园区、一村一景一基地”的产业发展格局,形成了十八里镇、庄头镇的千亩温室大棚,邢庄乡千亩小辣椒,张市镇万亩大桃等特色农业。同时,尉氏县坚持产业主导,项目把控,充分利用上级政策支持,积极谋划项目,发挥特色项目的带动效应,促进集体群众双增收,服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大局,实现乡村振兴。(杨梦雪 李伟霞 崔君超/文图)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