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致富路_致富经四川沙地养猪_四川养猪

大棚中,村民在摘葡萄。记者 唐建/摄

走进奈曼旗义隆永镇方家营子村,听到的都是“金红娃”。什么是“金红娃”?记者走进大棚,绿油油的葡萄藤蔓下,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如珍珠般挂满枝头,与平日里常见的大个头葡萄不同,“金红娃”葡萄个头小巧,颗粒均匀,密密地搂抱成一团,阳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

“我这葡萄不愁卖,一上市外地客商都是抢着买,广东、上海的客户比较多!”56岁的村民张顺忠在大棚里忙碌着,金红娃由于口感甜、无核,深受消费者喜爱。“这是我承包的大棚,每个棚能净赚两千多。”张顺忠说,“我知道这些棚的建设得到了北京市通州区的资助,非常感谢!”

几年前,方家营子村还是一无所有的旗级重点贫困村,村里没有产业,张顺忠像其他村民一样,循规蹈矩地种着家里的几十亩地,但当地气候十年九旱,偶尔还会遭遇风灾、冰雹等,单打独斗的种植模式下村民只能靠天吃饭,收入寥寥。

穷则思变,村里一些头脑活络的村民远赴辽宁省学习“金红娃”的种植技巧,开始在村里小范围种植,获得了不错的收益。眼瞅着别人发家致富,村里人也都跃跃欲试,但随之问题也来了,建设葡萄种植大棚需要资金,普通农户哪来这些启动资金呢?

此时,方家营子村党支部也在酝酿着一件大事。新任村“两委”班子成员牵头,开始探索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村民以土地入社,将土地集中连片,由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经营,带动农户发展种植。

这件事开始并不顺利。“土地是老百姓的命根子啊,大家心里都在犯嘀咕,犹豫不决,我们开了好几次村民党员代表大会,一家一户地做工作,跟大家说,土地集中连片可以降低成本,增加收入,同时还能解放出一部分劳动力,可以搞养殖,还可以雇佣大家来务工。”方家营子村党支部书记张玉辉回忆起当时的不易,感慨万千。最终,经过党支部的轮番劝说,200多户村民都签了协议,郑重其事地按下了红手印。

下一个难题是启动资金。“我们有想法,但是合作社没有启动资金,没钱怎么干事?”就在党支部为资金犯愁之时,北京市通州区伸出了援手,投入京蒙协作资金100余万元,帮助村里建设了70多栋葡萄种植温室大棚。

合作社带来的红利显而易见,除了土地固定分红外,村民可以选择承包大棚,也可以选择在合作社里务工,仅葡萄种植产业就吸纳了四五十人就业,人均年收入1万多元。像张顺忠这样的致富带头人日子就更红火了,他把自家的部分土地入了股,不仅每年都能拿到分红收益,平日里还利用空闲时间承包了葡萄大棚,使原本利薄活重的“田间生活”变成了自己的致富新门道。几年下来,他和妻子的家庭年收入能达到30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户。

“京蒙协作为村子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均年收入翻了一番。”张玉辉感慨。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20年,方家营子村成立了奈曼旗义隆永镇方盈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2021年,村里发展玉米、葵花、沙地葡萄等产业,合作社年底拿出260万元红利,分享给192户“股东”。依托京蒙协作资金支持,2022年初合作社又购置了3台大型农机具,为全镇23个村3万余亩土地进行深翻旋耕服务,增加合作社收入……随着合作社收入项目的增多,按照合作社章程,2022年的分红额度达到410万元。

随着昔日的贫困村变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以前争先恐后去外地打工的年轻人都陆续返乡了。今年30岁的周伟正驾驶拖拉机在田间忙碌着,2021年通州区投入京蒙资金100万帮助方家营子村成立了农机合作社,一举解决了村里20多人的就业问题,周伟就是其中一位。“从春耕到秋收,一直在这工作,一年能挣两三万块钱,挺好的,也不怎么累,科技也挺发达的,都是机械化,省事也省工。”周伟说。

从旗级重点贫困村,到如今的乡村振兴“明星村”,依靠京蒙协作,通州区在方家营子村累计投入京蒙帮扶资金337.6万元,方家营子村实现了“华丽蜕变”。目前,方家营子村的“葡萄经”已向全镇农户推广,并免费为农户提供技术服务,带动全镇葡萄产业发展,探索规模化经营方式,力争达到“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乡村振兴目标。在其带动下,义隆永镇的葡萄大棚已发展到294栋、300余亩,亩产达3000多斤,纯收入稳定在2万元以上。

“自建立对口协作关系以来,通州区和奈曼旗深化产业合作,随着一个个园区蓬勃发展,一大批重点项目相继落地,留下了越来越多的‘通州印记’。我们也期盼着奈曼旗的葡萄能早日在通州区销售,让通州百姓能吃上奈曼旗农户的致富果实。”区发改委协同科科长邓磊表示。

记者 陈施君 唐建/摄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