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技术:
水蛭,俗名蚂蟥,是动物分类上环节动物门蛭纲的统称,在内陆淡水水域内生长繁殖,是我国传统的特种药用水生动物,其干制品炮制后中医入药,具有治疗中风、高血压、清瘀、闭经、跌打损伤等功效,特别是用于制备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成药。近年来,随着医学对水蛭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药用价值得到逐渐的体现,水蛭已成为世界性的紧俏中药材之一,在现代医药学中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近年来水蛭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人们又掠夺性捕捉,致使野生资源日益枯竭,供需矛盾非常突出,国内外水蛭市场需求量逐渐增大,人工饲养水蛭已势在必行。水蛭适应性强,耐饥能力强,具有极强的抗病力,人工饲养水蛭不受地区条件限制,可池养、坑养、缸养、桶养等,它具有不占劳力、饲料成本低、投资少、见效快等特点。
目前,水蛭养殖主要有三种方式:(1)稻田粗放式养殖;(2)网箱养殖;(3)水泥池养殖。稻田养殖模式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饲料转化率低及水蛭采收极其困难;另一方面,无法掌握水蛭的生老病死情况。目前的网箱养殖和水泥池养殖均无法解决水蛭的分散生活问题,特别是养殖过程中水质变差如何及时调节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出一种水蛭的养殖方法,该方法能够及时调节水质,大大增加了水蛭养殖密度和成活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水蛭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水蛭的育苗:选取健康的种蛭进行培育,将种蛭投入产床进行繁殖,18~25天后采收卵茧,将采集的卵茧放入孵化室,控制孵化室温度为25~30℃、湿度为75~85%进行孵化,孵化时对卵茧进行光照,孵出幼苗;
2)水池的处理:将水池中注水,水面上面设置有生态浮床,生态浮床上面设置有金银草2号,生态浮床的面积占水池面积的0.75~0.9;调节池水的ph为6.5~7.5,在池中按每亩投放200~250kg螺蛳,让其自然生长繁育,为水蛭提供动物性饵料;
3)水蛭苗的放养:将孵出的水蛭幼苗按8~12万尾/亩投放入水池,为保持水中的溶氧量,每6~7天向池中注水一次,每次注水10~15cm,每月向池中投入螺蛳160~200kg/亩进行喂养;
4)水位控制:在3~5月水深控制在0.5~0.6米,6~8月份水深控制在0.8~1.0米,9~10月份水深控制在0.7~0.8米,11月~次年2月水深控制在0.4~0.5米。
优选地,所述生态浮床用小毛竹制成,所述生态浮床的长与宽分别为1.2~2.4m与0.6~1m。
优选地,所述金银草2号放入固定容器进行培养,然后放入生态浮床上面。
优选地,每30天向池中施用em益生菌调节水质。
选种蛭:种苗的个体越大、越健壮,其产卵量、孵化率和幼苗质量就越高(二龄以上为最好),针对那些病态、杂种、伤残等水蛭种苗,均应剔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申请采用金银草2号系禾本科植物,直立丛生,具有很强的分蘖能力,单株每年可分蘖80株以上,堪称草中之王。其能够使得水蛭生长过程中修复水质,使得水质满足绿色行业标准wm/t2-2004。
2、本发明的养殖方法大大增加了水蛭养殖密度和成活率,提高了产量,产量约提高了20%。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水蛭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水蛭的育苗:选取健康的种蛭进行培育,将种蛭投入产床进行繁殖,18天后采收卵茧,将采集的卵茧放入孵化室,控制孵化室温度为30℃、湿度为85%进行孵化,孵化时对卵茧进行光照,孵出幼苗;
2)水池的处理:将水池中注水,水面上面设置有生态浮床,生态浮床上面设置有金银草2号,生态浮床的面积占水池面积的0.75;调节池水的ph为7,在池中按每亩投放200kg螺蛳,让其自然生长繁育,为水蛭提供动物性饵料;
3)水蛭苗的放养:将孵出的水蛭幼苗按8尾/亩投放入水池,为保持水中的溶氧量,每6天向池中注水一次,每次注水10cm,每月向池中投入螺蛳160kg/亩进行喂养;每30天向池中施用em益生菌调节水质。生态浮床用小毛竹制成,生态浮床的长与宽分别为1.2m与0.6m。金银草2号放入固定容器进行培养,然后放入生态浮床上面。
4)水位控制:在3~5月水深控制在0.5米,6~8月份水深控制在0.8米,9~10月份水深控制在0.7米,11月~次年2月水深控制在0.4米。
实施例2
一种水蛭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水蛭的育苗:选取健康的种蛭进行培育,将种蛭投入产床进行繁殖,21天后采收卵茧,将采集的卵茧放入孵化室,控制孵化室温度为28℃、湿度为80%进行孵化,孵化时对卵茧进行光照,孵出幼苗;
2)水池的处理:将水池中注水,水面上面设置有生态浮床,生态浮床上面设置有金银草2号,生态浮床的面积占水池面积的0.82;调节池水的ph为6.5,在池中按每亩投放250kg螺蛳,让其自然生长繁育,为水蛭提供动物性饵料;生态浮床的面积占养殖面积的3/4;每30天向池中施用em益生菌调节水质。生态浮床用小毛竹制成,生态浮床的长与宽分别为2.4m与0.6m。金银草2号放入固定容器进行培养,然后放入生态浮床上面。
3)水蛭苗的放养:将孵出的水蛭幼苗按10万尾/亩投放入水池,为保持水中的溶氧量,每7天向池中注水一次,每次注水15cm,每月向池中投入螺蛳200kg/亩进行喂养;
4)水位控制:在3~5月水深控制在0.6米,6~8月份水深控制在1.0米,9~10月份水深控制在0.8米,11月~次年2月水深控制在0.5米。
实施例3
一种水蛭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水蛭的育苗:选取健康的种蛭进行培育,将种蛭投入产床进行繁殖,25天后采收卵茧,将采集的卵茧放入孵化室,控制孵化室温度为25℃、湿度为75%进行孵化,孵化时对卵茧进行光照,孵出幼苗;
2)水池的处理:将水池中注水,水面上面设置有生态浮床,生态浮床上面设置有金银草2号,生态浮床的面积占水池面积的0.9;调节池水的ph为7.5,在池中按每亩投放240kg螺蛳,让其自然生长繁育,为水蛭提供动物性饵料;生态浮床的长与宽分别为2.4m与1m。金银草2号放入固定容器进行培养,然后放入生态浮床上面。每30天向池中施用em益生菌调节水质。
3)水蛭苗的放养:将孵出的水蛭幼苗按12万尾/亩投放入水池,为保持水中的溶氧量,每7天向池中注水一次,每次注水15cm,每月向池中投入螺蛳200kg/亩进行喂养;
4)水位控制:在3~5月水深控制在0.6米,6~8月份水深控制在0.8米,9~10月份水深控制在0.8米,11月~次年2月水深控制在0.4米。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蛭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水蛭的育苗:选取健康的种蛭进行培育,将种蛭投入产床进行繁殖,18~25天后采收卵茧,将采集的卵茧放入孵化室,控制孵化室温度为25~30℃、湿度为75~85%进行孵化,孵化时对卵茧进行光照,孵出幼苗;2)水池的处理:将水池中注水,水面上面设置有生态浮床,生态浮床上面设置有金银草2号,生态浮床的面积占水池面积的0.75~0.9;调节池水的PH为6.5~7.5,在池中按每亩投放200~250kg螺蛳,让其自然生长繁育,为水蛭提供动物性饵料;3)水蛭苗的放养;4)水位控制。该方法能够及时调节水质,大大增加了水蛭养殖密度和成活率。
技术研发人员:黄典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康青源养殖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06
技术公布日:2018.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