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错过好文,文末“在看”点一点

——专访乐牧高仁 吕学虎 董事长

乐牧高仁简介

宁夏乐牧高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位于宁夏北部毛乌素沙漠。运营牧场取名“乐牧沙漠牧场”。

立意:沙漠中快乐的牧客。乐牧通过沙漠整治、生态修复,将一片荒漠变为牧牛种草的宝地,旨在形成以“牛”产业为主的“种养结合、产业循环”的适沙产业。乐牧将“种牛繁育、规模育肥”作为核心产业,引进、繁育优质肉牛种源,促进中国肉牛产业的发展,为“让中国牛真正牛起来”出点力、做点贡献。牧场获得农业农村部颁发的“肉牛养殖标准化示范牧场”、宁夏农牧厅颁发的“宁夏全区肉牛产业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示范企业”。

中国肉牛行业到底有哪些优势?

牛少人多,就是最大的优势!近14亿人口的巨大市场,想象空间和诱惑力都是巨大的。作为世界第三大牛肉消费国,我国人均牛肉消费量才6公斤不到,还少得可怜;作为喜欢实体投资的人,我再努力都显得微不足道,一个万头牧场,对庞大的市场而言,只能一个塞牙缝缝的量。希望更多有眼光和投资能力的人,认同“中国养殖”这个独特机遇,共同努力,参与中国的肉牛产业,投资更多的万头牧场、布局更适合中国人消费的供应链系统,构建更稳定的产业链体系。

利好诱惑着你、挑战折磨着你。农村的土地流转,使一家一户的细碎农地大地块化了,大机械作业和集约化种植饲草成为可能,更加适合规模化饲草种植,产草效率大大提升。挑战是资金占用大,生产周期长,牧场用地成本高。规模化经营人才、货真价实的管理人才难得。

养牛大有前途

现有的产量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市场一直处于缺牛状态,犊牛、满膘牛一直供不应求。肉牛养殖业是一个可以放心搞、放开搞的行业。

现在,全球的资本收益率都处于一种收缩、收窄的状态,牛的收益率相对比较稳定。资本流通的趋势就是会逐步的转向这些资本收益率比较稳定、收益不高、风险又相对能够管控的行业,虽然困难重重,我还是觉得前途无量。

为什么要选择投资收益率这么低、风险又这么大的肉牛产业

风险大,吓退100个,留下我一个,那是再好不过的事,因为对手少了。养牛收益低那是我还没本事。风险小、收益高的投资天下稀有。近年来,实体难做,脱实就虚的现象非常明显。好多人觉得实体产业太过辛苦,一些转型无望的民营企业,不愿意做实体产业,指望通过理财保留已有的投资成果。然而现实中被当韭菜一茬一茬割掉的比比皆是。实体产业是根本,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更偏好于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产业,看到牛,非常踏实、极其满足。

我虽是博士,当初对牛一窍不通。被朋友忽悠进来后,吃了不少苦头。现在看来,有种舍我其谁的感觉。肉牛养殖行业的种种反差、不足告诉我,养牛非我莫属。

我觉得目前肉牛行业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这个行当处于散、弱、小的状态,还算不上一个行业;农村牛羊养殖基本属于老弱病残、失去打工和劳动能力的副业,养殖业停留在养家糊口的水平。

二是随着上一代农牧人逐步老去,养户后继乏人。

三是即使留存一些养殖户,养殖能力有限,品种不优,数量有限、效率不高。

年轻人脱农、离农非常突出,下一代职业农民没有生成,特别是掌握现代技术、现代理念,和欧美一样能够驾御专业和大型牧场、规模化、专业化种植的职业农民没有生成。为14亿人口提供足够粮油、足够肉类的生产能力,没有产业的组织能力、投资能力、管理规模、经营能力,是完不成这个庞大需求。肉牛行业如同奶牛行业,更需要吸引和驾驭产业资本能力,聚集精通营养、动保、产业链思维的人,才能完成这个使命。

更何况,社会上普遍认为这是一个臭烘烘、脏兮兮的行当,鲜有人趋之若鹜。岂不知这是一个具有相当技术含量、相当专业管理能力和相当经营能力,才能干好的行业。我的体验、我吃的苦头告诉我,没有三头六臂驾驭不了、没有点认知能力坚守不下去、没有抗击打能力活不下去。我倒觉得,把牛养好这顶博士帽,更令我兴奋。既然下了牛圈,也不愿意随随便便出圈。不搞出点名堂,不会善罢甘休。

致富沙漠养牛赚钱吗_致富经沙漠养牛_沙漠里养牛

乐牧高仁为什么选择在宁夏养肉牛

宁夏秸杆资源丰富、气候适中、奶肉联产是肉牛养殖最好的支撑点

宁夏平原是商品粮的主产区,小麦、水稻、玉米的种植量大,秸杆资源比较丰富,秸秆资源饲草化,对圈饲繁育母牛有巨大优势。秸秆量大、运输距离短是我牧场最大的优势。繁育母牛的饲料配方草多料少,成本控制具有比较优势。育肥因为需要的精料多,草料少,仰仗青贮来调整。精料主要是以玉米为主,豆粕、棉粕来自新疆,豆粕来自天津,运输费用较高。目前由于玉米、豆粕和棉粕同时涨价,且涨幅比较大,涨价时间较长,给肉牛育肥增添了好多压力。公牛育肥获利空间越来越窄。

气候优势。宁夏四季分明,冬寒夏暑的极端天气持续时间比较短,对肉牛育肥和种牛繁育都是比较有利的,饲料报酬率比西部和东北具有比较优势,圈舍投入也要低得多。

空间优势。乐牧牧场选址在在毛乌素沙漠,是宁夏和鄂尔多斯的交界地带,属于干旱沙漠地区。宁夏政府规划了草畜产业带,是肉牛奶牛养殖的理想空间。沙漠比较干燥,口蹄病比较少。无论是肉牛繁育,还是规模化育肥,利用空阔沙漠规划大型规模化牧场具有空间优势。乐牧先绿化后养牛,牛在沙漠落户,即安全又舒服,未来拓展空间很充足。

奶肉联产优势。宁夏在草畜产业带布局了几个奶牛产区,奶牛的集中度比较好,其中吴忠产区、月牙湖产区、银北河东产区,周边常态化奶牛存栏30万头左右,牛源距离牧场百公里以内。未来宁夏奶牛养殖量要达到百万头。借助奶牛存量大的基础,发展肉牛,实现奶肉联产基础雄厚。可以向两个方面努力:一是利用庞大的奶公牛育肥。二是借腹生犊,奶牛繁育肉牛。奶牛配肉牛,可以调节奶牛场后备牛结构。

肉牛繁育量不足始终是肉牛产业发展的瓶颈。奶牛标准化养殖、繁殖水平、牛群数量都维持在较高水平,是发展奶肉联产的基础。奶价坚挺的情况下,保障繁育奶牛后备牛;奶价低落时,和肉牛场合作,借助奶母牛的繁殖能力生产肉犊牛。

今年是犊牛市场的春天,犊牛价格飞天,且价格持续维持高位。奶公犊和肉牛犊差价逐步收窄。犊牛繁育成为奶牛场新的增长点。利用奶牛群繁育肉牛后代,是奶肉联产极好的契合点。更有利于奶公犊育肥规模化。奶肉联产既增加了牛源,保障了奶牛产业结构的动态调整,又减轻了肉牛繁育母牛群的不足。

乐牧和大型奶牛场合作,委托奶牛场繁育肉牛后代,获得了不少的经验和效益。奶价好的时候做好奶公犊育肥,奶价低迷时,委托奶牛场繁育和哺育肉牛犊,奶牛场平抑了喷粉的压力、保障了收益。大型奶牛场牛群相对安全,后代潜在疾病少,来源可靠,更适合肉牛场规模化育肥。肉牛繁育量不足的情况下,奶牛繁育肉牛,解决肉牛育肥资源不足功不可没。

为什么要选择在自然环境并不占优势的沙漠养牛

沙漠是我规模化养牛最兴奋的实验场!肉牛产业不做规模就没有效率,没有效率就无法保证效益,没有效益就无法实现可持续性。肉牛繁育和肉牛育肥未来的出路离不开规模化、产业化。规模化牧场最重要的就是土地,没有土地规模化就无从谈规模化牧场。利用沙漠进行规模化养殖,土地获得相对容易,用地矛盾少、成本相对低、周边环境干扰少。我们的牧场处于沙漠之中,干燥干净,牛比较舒服,口蹄病比较少,生物安全压力小,非常适合肉牛的规模化养殖。站在沙漠里,我能隐隐约约看到万头级的美式Feedlot、CAFO(规模育肥场)在中国西部的沙漠里成型!

致富经沙漠养牛_沙漠里养牛_致富沙漠养牛赚钱吗

探秘乐牧高仁沙漠牧场的运作方式

乐牧高仁到底有多少牛?

乐牧高仁从肉牛种繁起步,兼具规模化育肥,三年努力,一期养殖规模达到5000头,这个数量只是毛毛雨。能繁母牛群保持在3000头,进口牛占一半,形成种繁核心群。从澳洲引进的安格斯、海福特、利木赞等种繁核心群1500头,其余西门塔尔、阿奎丹、秦川牛等进行商品化繁育。种繁分为三个梯队,每500头一个梯队,第一个500头现在进入淘汰期,第二个梯队正在产第二胎,第三代杂交安格斯显现优势。乐牧每年补充500头新牛。今年适时进口了一批澳洲海福特和利木赞。商品化繁育以西门塔尔为主,市场人气很旺,1500头国产繁育母牛的市价比纯种繁殖群还要高。常态化育肥规模2000头,年出栏能力4000头,分为三个群体:一类是安格斯公牛和核心群淘汰母牛育肥。一类是西门塔尔公牛和母牛育肥,还有一类是荷斯坦专项育肥。从整体效益看,育肥优于繁育。育肥的周转速度和出栏量都快于繁育。所以乐牧的经营计划是稳住繁育母牛群,快速增加育肥群,增加出栏周转量。

乐牧还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养殖企业,未来,乐牧到底养多少牛是个未知数。如果有数,一定是个大数字。只要努力不受阻,一定是越多越好!我们这代人也是够邪乎的,养牛要靠“买全球”来实现,看看飘洋过海的运牛船,船船都朝中国来。如果有一天,我们的牛能一船船运到全球各个角落,传宗接代,卖到全球,那可就牛到家了。

我们要如何养牛?

都是养牛,做法可是千奇百怪,各不相同。对于乐牧而言,有自己的定位和做法。首要的是利用好资源。规模化牧场运营的好坏,要看他的前置条件,饲料来源、牛源是否丰富、养殖水平以及牧场经营能力。种牛繁育、肉牛育肥是我们的核心业务。种繁得有好的干净牛群,得靠进口引进。育肥得靠产地资源优势。基于宁夏奶牛多、增量大的趋势,我们因势利导,将育肥业务向奶肉联产方向转换,利用周边奶公犊来源多,架子牛丰富,容易形成育肥规模的条件,增加奶公犊育肥比例和规模。截至目前,已经进行了三年多育肥实验,今年荷斯坦专项育肥出栏量可达到3000头左右,今后每年递增1-2000头出栏量。

养牛要盯市场趋势和出栏时机。由于疫情影响,聚集性消费以及市场消费能力大大减弱,再加上架子牛一涨再涨,豆粕、玉米粉等饲料成本居高不下,育肥成本相应增高,高价西门塔尔很难挣钱,反而荷斯坦规模化育肥还有些利润。目前大的餐饮企业对奶公满膘牛需求量比较大,一方面是因为肉质比较好,价格比西门塔尔差出2到3块左右,廉价物美,终端市场更容易接受。

乐牧沙漠牧场5000头牛要用多少人?

乐牧立志在育肥规模上做出突破。目前繁育和育肥混业经营,相互制约,影响了规模化和效能化的实现。公司员工二十五六人,养殖效率相对于国内同行和美国和澳洲的育肥场有相当的差距,提高养殖效率首先要把繁育和育肥业务分离。将繁育牛群控制在合理规模,增加育肥比重。育肥牛群要在单一化、简单化的基础上实现规模化。这样更容易实现配料简单化、流程化、少人化,养殖效率和效益才能大大提升。由于逐步实现规模经营,繁育和育肥牛群增加到5000头后,之前的饲喂系统满足不了牛群的容量和精准饲喂,需要增大饲料加工能力,包括TMR车容量。在经济有所回暖的情况下,乐牧会迅速扩大育肥规模。

乐牧高仁的育肥牛是如何设定养殖周期的?

母牛群自繁自育,养殖周期是自然从头养到尾。育肥采购分为断奶牛和架子牛两大块。依据栏舍情况和出栏需求设定饲喂周期。分为6、8、10、12月四个段,8个月育肥期比重最大。尽量在设定的育肥期出栏,增加出栏量。育肥周期并非越短越好。从出生到出栏,公牛争取18个月、阉割雪花牛在26-28个月出栏。育肥期跨越冬季,饲料转化率和报酬率降低,育肥效率受到相当大的影响,有些生长性能不好的牛,养殖周期要拖到20个月左右才能满膘出栏。

这两年,架子牛上涨的厉害,西门塔尔毛重达到680公斤出栏效益很微薄。一些精品公牛要在800到1吨、安格斯公牛出栏体重在700kg以上出栏,才有收益。我们的出栏重、育肥周期都远远高于欧美。与欧美追求最短出栏期、最佳肉质率情况不同,我们追求肉牛的最大出栏重和最高出肉率。国内公牛育肥几乎没有500-550公斤出栏的。澳洲、阿根廷、美国肉牛出栏重一般都是500-550公斤。我国500公斤才是起始点,大家都在争取750公斤以上出栏。今年西门塔尔牛650公斤出栏可能会赔钱。

致富经沙漠养牛_沙漠里养牛_致富沙漠养牛赚钱吗

乐牧高仁养牛到底赚没赚钱?是怎么赚钱的?

我入行时间短,与其说是赚了钱,不如说交了好多的学费,买了好多的经验教训。只能说苦尽甘来、到了养牛赚钱的时候了。大家觉得牛涨价了,咋能不赚钱?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我只是觉得牛是“硬通货”,抗跌性极好,是抗通胀的法器。养牛的全要素成本都在涨,局外人没有看到,或体会不深。牛只是水涨船高而已。实际牛没有涨价,是通胀因素把牛价推高了,通胀每年有官方数据,但是我们感觉大概是在8~10%左右,育肥牛通过6到12个月的饲养,母牛甚至要在一年半以后才会见到效益,养牛有自然的增长率的支撑。我认为牛一直处于波动向上的通道,除了季节性的上下调整外,没有大的上窜下跳。所以管理好牛,收益还是比较稳定的。养好牛只能保值增值,买卖好牛才能落袋为安。

一定要做适度规模,资产轻量化

参观过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大型牧场的都知道,一个规模化育肥牧场,动辄养一万多头牛,有的四五万头。牧场配置工厂级的饲料加工中心,就近加工就近饲喂。TMR车容量大,饲喂通道长,一趟就能喂两千头,五车饲料就是一万头。大型牧场最多不超过7个饲喂管理人员,养一万头牛司空见惯。欧美牧场是通过规模化实现效能化的。目前为止,我们没有多少牧场能够达到美式育肥场养殖量和效率,这是显而易见的差距。其实我们牧场的建设水平、成本都不低,但没养出相应的效益,很值得反思。钱没有花在牛上、饲料上,全花在饲喂通道和牛棚结构上了,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大,气派的牛场没有养多少牛。牧场资产要够用、好用就行。在此前提下,追求效益规模,这是一个奥秘,是统筹牛群规模和饲喂效率的核心。

提升我们的职业认同度

肉牛养殖是一个高度职业化的行当。肉牛大国的牛仔以自己的身份而自豪,父子、父女相承,牧场职业化和忠诚度一脉相承。我们现在投资肉牛比较浮躁,对产业没有忠诚度,重贩轻养咋赚咋来,扎扎实实养牛得少、倒牛贩牛得多。随时随地折腾。养牛没有职业化、缺少忠诚度,这是我们牛业的悲哀。不过,我得清清楚楚地告诉大家,养牛只适合投资,不适合投机。投资就赚、投机就赔,不能靠耍小聪明把牛产业搞好。

致富沙漠养牛赚钱吗_沙漠里养牛_致富经沙漠养牛

养殖肉牛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以及我们的解决方案

各种困难都会遇到,可控的和不可控的。有些要命的困难,你得足够的幸运、足够的命硬才行。首先是获取发展资本的障碍。肉牛牧场投资大,自身没有抵押价值,没有杠杆,银行贷款需要外部资产抵押。

第一,贷款不易。一方面国家提倡惠农贷款或涉农贷款,利息优惠,地方政府也有补贴利息的政策,但用牧场做抵押拿到贷款非常不易,农业贷款需要额外担保、资产监管,这些都需要增加费用,贷款代价无形中推高了,失去惠农的意义。

第二,牧场的持续、安定性经营问题。牧场用地、及配套的种植用地因政府换届而改变,权益很难得到保护。一届政府一策,合同可能会可能因为政策改变,土地租金、土地归属、用途就会改变。牧场投入运营后,也有被拆除、断电断水的风险。

第三,主管机构合并后,原来认可、批准的建设项目,无法跟进,进退两难等等。

最主要的还是产业链的形成。规模化牧场一次出栏量大,容易形成满膘牛的挤压,卖不掉、卖不好。

乐牧是按产业单元的布局进行规划的,一共分为三大块,体现生态循环、种养结合、产业互动。养殖板块以种牛繁育、规模化育肥、进口活畜隔离场为核心内容。规模化育肥场每五千头一个单元,未来考虑奶肉联产,单元之间规划种植单元,进行生态上的阻断,防止病毒传播。为了稳步实现规模化育肥,牛群规模逐步扩大,解决好架子牛的来源、饲喂流程、育肥牛出栏批次、标准,以及市场销售等经营性问题,逐步形成万头育肥牧场格局。

致富沙漠养牛赚钱吗_沙漠里养牛_致富经沙漠养牛

养牛产业对当地农户有哪些扶持或者经济方面有哪些带动?

乐牧在沙漠中开发草畜生态产业,不仅实现沙漠治理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还响应国家的扶贫攻坚政策,解决农户的增收问题。

第一,秸秆资源回收增值。过去的秸杆资源都是焚烧还田或废弃,造成污染和浪费。现在,牧场回收秸杆资源,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第二,土地流转实现集约化经营。过去农民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产出不多,还离不开田间地头,劳动力被田地捆绑,劳动效率受到约束。现在实施土地流转,土地集约化之后,种植效率和标准化作业的水平大大提高,对规模化养殖形成强力支撑,农民的收入也稳步增加的。

第三,农民转变为产业工人。土地流转之后,农户从一家一户的田间劳作里解脱出来,变成牧场的产业工人,获得薪酬收入,男性不低于120元/天,女性不低于110元/天,还有奖金收入。随着农民职业技术的不断提升,每年获得加薪。人不离村、不离本土就能找到稳定的工作,收入甚至比城里年轻人还高。

第四,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做小规模繁殖,农户可以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惠农补贴,比如“见犊补母”,养一头小犊牛可获得500元补贴。回收秸杆做饲料一吨补50元。家养小牛不担心销售,有龙头企业回收。

肉牛繁育要从农户的“兼业模式”向“专业户繁”过渡升级

零星散户做肉牛繁殖,数量、专业、品种、营养等等都差强人意,对产业带动性不大。未来一定要在专业化、职业化、适度规模方面进行突破。如果想在繁育母牛上有所收益,至少需要从三头四头的“兼业模式”发展到五十、百头级别的“专业户繁”的欧美模式,繁育母牛达到百头,就能职业化、家族化了。繁育专业户,特别是职业化繁育户,在美国、阿根廷等国家,多数都能利用冻精技术,接受委托繁育。以家族为核心的工作单元,可以很好地管理百头左右繁育规模,收入产出非常好。我国张掖地区、东北地区的“兼业模式”和“繁育专业户”并存,带动性很明显。

今年,乐牧推动临近周边农户发展“兼业模式”和“繁育专业户”,提出:“年初你养牛,年底牛养你。只要你勤快,乐牧带领你”。一定要让草畜产业带周边千家万户,利用自身条件养牛,才能形成集群效应。

致富沙漠养牛赚钱吗_沙漠里养牛_致富经沙漠养牛

中国肉牛产业的机会在哪里?风险在哪里、问题又在哪里?

市场空间大、供给能力不足、产业水平有待提高。牛是全球化的生物资产,具有相当的含金量,谁说带毛的不算?

牧场经营的是生物资产。生物资产始终是有风险的,但是可控、可度量的,它更是有价值的,全社会不能老停留在错误的认知:家有千万带毛的不算。这个偏见无处不在,损毁这个行业、贬低肉牛的价值。为何金融机构严重低估牧场的生物资产?“中国养殖”服务于全民,而生物资产被严重低估,甚至不被认可。这个行业得不到尊重,价值得不到体现。总有一天,中国产业化的牧场会和美国、荷兰一样,得到全球金融资本的认同。中国肉牛市场容量如此之大,应该最先成就几个世界级的牛企才对。只要认同牧场化的生物资产价值,效益规模才能实现,中国牧场才能分享这个巨大的市场蛋糕。没有产业资本的介入,就无法构建一个与大国匹配的肉牛产业。

政策的不稳定始终是养殖行业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

养牛实现规模化的前提条件是土地,土地的租用期被地方政府控制,养牛的土地条件不稳定,养殖设施化就难以实现。规模化牧场鲜见金融机构认可。散户养牛设施随时都会成为被整治、拆除的对象。

政策稳定与否是对肉牛设施养殖、规模化养殖最大的一个风险点。没有从长计议的土地、没有从长计议的牧场,也就没有一个从长计议的规划、投资和运营。

肉牛的上游产业和支撑产业体系不牢靠。例如药品、疫苗的研发,饲料、疫苗、药品的稳定性、可靠性。养殖户把成本付出了,没有得到正常的效果和回报,最终还是要牧场主买单。

饲料营养含量、来源不稳定,严重影响肉牛生产。肉牛往往利用奶牛拒收的饲料、糟渣、秸杆。特别是秸秆收获的水平、质量、效率上有待于提高。因饲料加工、饲料除尘、防霉变、防腐的欠缺,牧场损失很大。因此,收获技术、加工机器设备还需要加大力度,提升农业边角料、剩余物质量和利用效率。秸秆资源的收获能力、收获质量和水准、保存和加工的能力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肉牛健康状况,如成活率、优质率就大打折扣。饲料生产能力、动保产品生产能力和水平山寨化,参差不齐,转嫁到肉牛养殖行业,造成的损失也是蛮大的。

超长距离运输调度,牛只应激过大,激发病变。牛只的东西南北跨区域调运司空见惯。运距越大、应激越大,损失越大。这种东西南北大调度、过度的长途贩运,对牛群的伤害是巨大的。牛遭受的应激达到前所未有的地步。

产业链闭合度的问题,目前肉牛养殖、屠宰、中介、销售、牛肉产品开发等链条彼此隔离,产业链不闭合导致每段都是竞争关系、消耗关系。这个局面如果不改变,肉牛产业始终处于自耗自损的状态。

致富经沙漠养牛_沙漠里养牛_致富沙漠养牛赚钱吗

肉牛或者牛肉的出路在哪里?要不要整个产业链的规划?

目前我不具备“到处插手”的能力,未来也未必有。集中精力做好链条中的一环,力求专业化、产业化,跨界联合形成产业链是出路

随着牧场养殖规模的扩大,各类运营问题出现,特别是淡旺季出栏,旺季不够卖、淡季卖不动等等。这些需要构建产业链才能克服。比如养殖业向屠宰延申,开发牛肉品牌。养殖做的好,未必屠宰、产品开发就能搞得好,成功的寥寥无几。有的养殖企业牛养的不错,但一介入屠宰,企业就搞垮了。肉牛产业链每一段都是一个专业,整体上算是同一个行业,但是在细分专业上是完全不同的。

乐牧还是想吸引有牛肉开发能力的企业、或者直接和餐饮品牌合作,开发从牧场到餐桌的牛肉产品。乐牧本身预留了产品开发的空间。期待屠宰分割企业、餐饮、牛肉销售公司联合,形成产品方案,做从养殖、屠宰加工、进入家庭的产业链。这样可以各尽其能、各尽其职、各尽其责、各享其利。每一段发挥每一段的专业和能力,环环相扣,形成产业链闭环,每一段都要交给专业的团队来做,每个环节都变成竞合关系,相互依存、共赢发展。

以全球视野谋牛市乾坤,以产业资本构建“中国养殖”

要像对待“中国制造”一样,对待“中国养殖”

荷兰邓卡威特养殖荷斯坦小公牛150万头,范德利300万头,牛都在棚里养。犊牛代乳粉卖遍全球,牛肉卖遍欧洲。产业的组织能力、技术支撑和研发都是无与伦比的。牛犊产量、优质率让人肃然起敬。欧洲地幅狭小,养殖产值却大的惊人,这就是产业集约化、专业化和效益单元化的结果。美国地大物博,采取大开大合的养殖模式。一个饲喂通道能有一公里,牧场显得很粗旷,甚至见不到牛棚,而牛铺天盖地,令人震撼。我们又想做封闭,又想做大开大合,最后兼而有之,做的不伦不类。钱没少花,却弄了个四不象。这些都是表面上的观察,他背后的支撑是啥,我们必须看明白。这可能是我们养牛产业化过程中必须付出的学习代价。没有好的国家战略支撑,养牛业很难拨云见日。

养牛一定要对对标。既要看全球,还要看自己。要像对待“中国制造”一样,对待“中国养殖”。只有这样,才能回答好“中国养殖”应该怎么发展、向哪个方向发展的问题。这技术那技术、这模式那模式,都是微观层面上的,都是可掌握的,起不到扭转乾坤的作用,没有可持续的战略安排,这样一个大国需求,自产自给都很难实现。大国需求,小打小闹无法匹配、无法满足。否则,我们会摸索更多的时间、浪费更多的资源,而不能自给自足。总不能让历史悠久的“中国养殖”低头围着疫情转、围着缺口转吧。中国工业制造几乎是“零起步”,现在实现了“卖全球”,背后是制度设计、国家战略的强力支撑。“中国养殖”的能量远远没有激发,潜能远远没有释放。我们总不能年年如此、代代如此,把全球的牛源不停的朝中国运吧。国家战略层面上,要提供赛道,让产业资本进来,让“中国养殖”发挥威力,先买全球,后卖全球,这才是“中国养殖”的战略定位和应有的历史地位。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