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种植致富项目_牡丹致富种植项目介绍_牡丹种植前景怎么样

北沙楼村新修的路

牡丹种植前景怎么样_牡丹致富种植项目介绍_牡丹种植致富项目

帮扶发展养殖

牡丹种植致富项目_牡丹种植前景怎么样_牡丹致富种植项目介绍

600亩药用牡丹种植现场

牡丹种植前景怎么样_牡丹致富种植项目介绍_牡丹种植致富项目

新建成的文化大院

牡丹种植前景怎么样_牡丹致富种植项目介绍_牡丹种植致富项目

大院里的书屋

牡丹致富种植项目介绍_牡丹种植前景怎么样_牡丹种植致富项目

修缮后的清真寺

大众网菏泽12月11日讯(见习记者 武霈)“作为少数民族村的驻村‘第一书记’,我们必须坚持民族团结是所有工作的核心,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是驻村帮扶每个月的必修课,只要村民们心凝聚在一起,脱贫致富就在眼前。”侯集镇西沙楼村“第一书记”宋建滨说。在来自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的三位“第一书记”的带领下,侯集镇村民众志成城,村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笔直的马路,新建的文化大院,民族特色的清真寺,广袤的牡丹种植基地让村民们的腰包鼓了,脸上笑开了花。

硬化街道 拓宽道路 建集贸市场

曹县侯集镇位于曹县城东17公里,全镇总面积5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00公顷,总人口4万余人,回族8785人,其中北沙楼村、西沙楼村、侯集村回民人数较多,村内经济较为落后。在“第一书记”帮扶之前,西沙楼村只有一条贯穿村里的古南路和一条年久失修的村街道,村民出行工作不便,连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回家。杨卫东书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何帮助村民走出去才是当务之急。

宋建滨是西沙楼村的“第一书记”,在三个村子里,西沙楼村最为贫困,修路工程也最难开展,在与杨卫东、王栋两位“第一书记”商讨后,他们用20天时间挨家挨户询民情、访民意、问民需;另一方面经过多方联系,借助帮扶政策优势,在省民委会的帮助下三个村修建乡村公路3.7公里,协调配套资金50万元,于今年12月8日,村民期盼已久的西沙楼村集贸市场正式开集,利用刚修建的村东西大街建成露天集贸市场,村民从此能在自家门口做生意,自家的房屋也变成了能做生意的门面房,彻底摆脱了外出务工的酸甜苦楚。

发展青山羊养殖 建设牡丹种植基地

村里的路修通了,“第一书记”们马不停蹄立刻带领大家寻找新项目脱贫致富。通过学习考察发现,过去的西沙楼、北沙楼三个村多以种植小麦和玉米为主,效益低下,这是青壮年外出打工的主要原因,如何吸引他们回乡创业,宋书记将目光放在了青山羊养殖项目上。

在杨卫东、宋建滨、王栋三位“第一书记”的带领下,党支部先后确定了“支部协调引路、党员示范带动”的发展思路,并选派党员、养殖户代表到东营市凯银养殖公司进行参观学习,学习青山羊等养殖等技术,今年新增养殖户23户,全村山羊养殖数量达到3500余只,初步形成了青山羊养殖基地。为切实解决山羊养殖场地不足的问题,宋书记协调有关部门,计划投资516万余元建设占地100亩,贮栏量达5000只的标准化养殖基地,现已完成对土地建设位置的确定。

为防止工作思路单一化,宋书记决定走“企业+合作社+养殖户”的路子,帮助发展青山羊、牛、肉鸭养殖,利用省财政扶贫资金90万元成立了新新养殖专业合作社,西沙楼村也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十佳养殖专业村”。

“养殖富裕了大伙,咱种植也不能落后,为打破单一种植小麦和玉米这一效益低下的种植模式咱必须带领村民发展药用牡丹项目,提高收益。”杨卫东说。

种植药用牡丹不那么顺利,部分村民由于担心种植技术和收购合同的问题,不愿意进行土地流转和种植,这一项目面临搁浅。为消除群众的顾虑,杨书记提议决定由党员干部带头发展,为群众树立典范,支部成员沙德玉、沙启元等率先进行了土地流转,在他们的带领下,一部分党员群众也开始认识到要用牡丹带来的经济利益,全村共流转土地612亩,形成了西沙楼村药用牡丹种植基地。

今年9月曹县药用牡丹种植现场会在西沙楼村药用牡丹种植基地召开,极大鼓舞了宋建滨和全村干部群众的信心和决心。杨书记还针对群众在药用牡丹种植管理中缺乏技术的实际问题,邀请农林部门技术人员和当地技术员到种植基地现场指导,提供技术服务,并多次带领种植户到县、镇等科技培训班学习,为以后药用牡丹基地打下良好基础。

建文化大院 修清真寺 回民镇越来越美

“北沙楼、西沙楼、侯集三个村和一般村子不同,村子里回民较多,作为省民委驻村“第一书记”,搞好回汉关系,更是我们的本分,民族团结是一切工作的前提,所以要在帮扶过程中突出民族特色,展现民族文化。”杨卫东说。

首先,“第一书记”从小做起,发动省民委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向贫困户捐款7200元,并协调有关部门向穆斯林家庭每户发放春节牛羊肉补贴120元。紧接着,“第一书记”协调省民委民族宗教网络化建设10万元,协调省民委清真寺维修费用6万元,新修的清真寺可供穆斯林村民礼拜,彰显出少数民族宗教特色。

满足物质要求的同时,精神文化也需要同步。在“第一书记”的帮助下,投入180万元改扩建侯集村、北沙楼村两个文化大院。伴随着青砖碧瓦的文化大院的竣工,4000册图书、36件体育器材、3个标准篮球场、价值1.8万元的扩音器都已入驻其中。

“因为工作我们相识、相知,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我们一定能够建立非常深厚的感情,为了让村民致富,为了回汉一家,我一定会在西沙楼村每一片土地上留下自己的足迹。”宋建滨用他的实际行动兑现了他的诺言。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