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宝和

建水县临安镇马军村

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1961年出生的他始终把务农当作事业

科技致富当作梦想

有闯劲,敢实践

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田宝和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田宝和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198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田宝和被聘为村里的农科员,这份工作,让他增添了钻研农业科技的学习劲头,相继自学了土壤学、植物学、气象学和植物病虫害防治学等学科,并掌握了土壤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农业科技知识,还发明了机动喷雾防治水稻病虫害技术,这项技术防治稻飞虱非常好,且防治成本大大降低。

田宝和(左二)为村民讲解水果培育

田宝和(左二)为村民讲解水果培育

在农业科技的引领下,田宝和在马军村推广了冬早蔬菜种植技术,为预防霜冻在打墒时推行三高两凹打墒种植早辣椒、早番茄技术,大大增加了村民们的收益。在村里,田宝和成了村民眼中的“土专家”。不论村民们在种植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他都能马上给出指导意见。

2010年,田宝和利用到上海世博会学习的机会,引进了由以色列引入的盛姆春桃新品种。为了使盛姆春桃在建水“安家落户”,并实现高产高质,他打破传统的种植方法,采用高密植、改良式、单干整枝栽培法进行合理密植获得成功,盛姆春桃枝壮果肥,效益明显,每亩收入可达1万元以上。盛姆春桃已在建水县发展种植达1000多亩,遍及官厅、青龙、甸尾等乡镇,甚至辐射到了州外县市。

春桃丰收

春桃丰收

马军村地处城乡接合部,人均耕地只有0.7亩,人多地少一直是困扰该村发展的主要矛盾,要在有限的土地上增加收益,实现脱贫致富非常困难。

为破解这一难题,1989年,田宝和经过认真考察,随后带着村里的5户村民到大湾子农场承包了10亩土地,用学到的农业科技发展种植业,开始尝试种植脐橙、蔬菜。当年收入就达到近5万元,挖掘出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在田宝和的带动下,村民吴天华包下了8亩土地开始尝试种植蔬菜,后来改种柑橘,又转包了10多亩地种植葡萄,现在每年的收入达到20多万元,日子也越过越红火,不仅住上了新房,还开上了小汽车。

田宝和(左三)讲解水果管理技术

田宝和(左三)讲解水果管理技术

在产业发展中,田宝和已不满足在县内种地,他看准了红河谷一带光热充足、气候适宜的优势,便带领马军村村民先后到红河县三村乡、金平县者米乡、墨江县新安乡、元阳县南沙镇等地承包土地800多亩大力发展反季蔬菜。

田宝和在管理好蔬菜的同时,还无偿为当地群众提供种苗和技术,帮助群众改善农田水利条件,并与农户签订了农产品收购协议,引导当地农户发展蔬菜种植。效益比之前种植玉米等品种翻了几倍甚至几十倍,而且所到之地,他聘请用工均不少于100人,助推了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了群众务工收入。

在田宝和的带动下,马军村已有100多户农户外出承包了不同规模的土地种植蔬菜水果。他们每到一处,都会把先进的品种和技术服务带到那里。

田宝和(右一)传授水果采摘技术

田宝和(右一)传授水果采摘技术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田宝和深知,自己率先脱贫致富后,一定要引领村民早日脱贫致富。2001年,在村党总支的领导和支持下,田宝和主导成立了马军村果蔬协会,并被选为马军村果蔬协会副会长,专管果蔬种植生产销售。

多年来,协会积极发挥作用,牵头引进新品种进行试验、推广,降低了农户的种植风险。先后引进指天椒、番茄、脐橙、油桃、盛姆春桃、鹰嘴蜜桃等10个新优蔬菜水果品种,提高了果蔬产量和品质,原有品种得到了更新优化,使马军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果蔬种植村。如今的马军村,成了国家、省、州表彰的科技文明示范村,2020年,马军村人均纯收入达1.65万元。

田宝和劳模创新工作室

田宝和劳模创新工作室

田宝和多次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表彰奖励,先后被评为建水县优秀人才、云南省第三届拔尖农村乡土人才、云南省劳动模范;2013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5年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