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中国财经报道》记者:张晓婷 周琰)江西信丰县人的刘军,大学期间潜心研究腐屑生物处理——将蚯蚓等虫子养肥后再用其处理废弃物。毕业后他返乡养蚯蚓,面对资金不足、家人反对等难题,他义无反顾借钱3万元创建生态科技公司。他的养殖项目在2014年,获得农产业创业创富大赛二等奖,拿到了100万元贷款,还得到了8万元奖金...
1、研究生为何跑到山坳养蚯蚓?
他叫刘军,是土生土长的江西赣州信丰县人,从小就喜欢抓各种虫子,小时候,他是父母眼中的骄傲,2004年考上山东农业大学,学的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这到底在大学学的啥,别说他父母了,很多人都不清楚,用刘军自己的话来说,学的就是怎么养虫子,读研究生的时候,他还跟其他老师学了腐屑生物处理,就是把蚯蚓、蝇蛆、黄粉虫养肥了,再用他们来处理废弃物。
从山沟沟里走出去,又读了研究生,刘军的父母以为他毕业之后能在省城找个体面的工作,可刘军却跑回江西信丰老家创业了,他要在村里养蚯蚓,这个决定让父母十分生气和不解。
周围的邻居也是冷嘲热讽,都说刘军不懂事,父母辛辛苦苦供他读书就是为了让他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现在都研究生毕业了,竟然跑到山沟里养虫子,这书不就白念了!
2、蚯蚓用处这么多,你竟然不知道!
可是刘军却不这样认为,在上大学以前,刘军就想做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最弱的一环就是动物粪便等废弃物如何处理。刘军大学期间用了6年时间,研究出一套方法,可以把猪粪或牛粪发酵后变成蚯蚓喜欢的食物,能够快速让蚯蚓长大。
赣南农村养猪的比较多,猪粪味道刺鼻,非常难处理,对周围的环境污染严重。刘军把周围养猪户的猪粪收集来,喂蚯蚓,再把转化的蚯蚓粪和蚯蚓卖给有机肥料加工厂。
3、万事开头难!资金不足,他如何坚持自己的蚯蚓梦?
不仅家人不支持,资金不足、人手短缺、没有场地都是难题。2012年刘军从同学和朋友那儿借了3万块钱,创建了自己的生态科技公司。
在村里找来找去,刘军发现了村外的山坳里有一块47亩的地,山坳里的土质属于沙土,不适合种地,没人要,是村里最便宜的。可是这样的地也不适合养殖,因为刘军知道蚯蚓喜欢潮湿的环境。没办法,刘军只能先包下这块地,想办法改良土壤,再养蚯蚓,可是三万块钱根本不顶用,买点儿猪粪和蚯蚓种再请几个工人,钱就用完了。
陷入困境的刘军想要寻求合作伙伴,可大家一听说养蚯蚓、摸猪粪就都不愿意跟他合作。刘军也找了很多人借钱,但是大家都不看好他的项目,怕他还不起也不肯借给他。刘军又跑了多家银行,但是因为没有固定资产抵押,银行也不能放贷。
资金不足,又没有抵押物,从银行拿不到贷款,刘军想难道就此放弃自己的蚯蚓梦吗?
4、从无到有,建议想创业的你认真阅读!
一筹莫展的时候,刘军朋友介绍他去邮储银行申请农村创业小额贷款,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刘军申请了10万小额贷款。让他没想到的是,不到一个月时间就被批准放贷了。拿到这10万块钱,刘军买了一批蚯蚓种,还搭了4个简易的蚯蚓棚,又从周边村子里招了两名村民帮忙照顾蚯蚓。
这养蚯蚓看起来简单,想要养好却是个技术活。蚯蚓对生长环境的温度有很高的要求,低于15度生长就会很慢,超过32度就会死亡,最适合的温度就是15-28度。
虽然蚯蚓棚里的味道不好闻,可刘军每天都乐享其中,因为他大学六年的研究成果都在这里变成了现实。
最开始,刘军只是把蚯蚓卖给周围的有机肥料厂,但是销量并不稳定,而且蚯蚓只适合春秋天生长,冬天和夏天产量下降,他只好再想办法,买了几十只小鸡,尝试着用蚯蚓喂鸡。
2014年,刘军参加了邮储银行联合多家单位举办的农产业创业创富大赛,他的养殖项目获得了二等奖,又拿到了100万元贷款,还得到了8万元奖金。
获得融资的刘军在县城的老旧民房里租了几间办公室,用来开会、接待客户和实验研究,还雇了几位学农业的大学生,但是有些同学干了没多久,就因为赚不到钱又辛苦都纷纷离开了。这又让刘军有了新想法,他决定要扩建养殖场,把蚯蚓的产业链再延长,只有这样才能给的员工提高工资待遇。
可这样,依然需要钱。刘军这次准备向邮储银行增贷200万,而200万,对于一个农业项目来说可不是个小数目。
刘军一边等待邮储银行的贷款审批,一边开始扩大规模,他又在附近的村里招了一些村民来帮他养蚯蚓,这些村民平时在家种地每个月收入最多1500块钱,赶上收成不好,月收入才1000块钱,在刘军的养殖场打工一个月可以赚到2000多块钱。离家又近,白天工作晚上还可以回家,这让在山里的农民免去外出务工的奔波和对家人的思念。
百年邮政在帮助百姓创业兴业路上,能有什么新想法新实践?3月19日晚21:50分,财经频道《中国财经报道》,一起打开经济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