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礼泉县把农民增产增收、农业提质增效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深入挖掘整合各类资源,让乡村产业更兴旺,让农民生活更富裕。

多元化生态特色养殖 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2月19日,走进礼泉县昭陵镇冯马村肉兔养殖场内,一排排兔笼整齐划一,干净整洁。养殖场负责人刘伟正忙着给兔子喂饲料,查看兔子的生长情况。

“我是土生土长的礼泉人,前些年在外地打工,看到肉兔在市场上很受欢迎,当时就萌生了回乡养兔的想法。”谈起自己的“养兔经”,刘伟娓娓道来。2019年,在外打拼的他满怀热情和希望回到家乡,多方筹集资金,选址规划建房,在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会的支持下,建起了他的肉兔养殖基地,从河南引进了第一批共100多只伊普吕品种的肉兔,开始尝试养殖。

20240228102141261-99-eb1a2.jpg_scale.jpg

在昭陵镇冯马村肉兔养殖场内,刘伟正在给兔子喂饲料。

“刚开始我也没有技术,所以生产效率就很低,慢慢地我就开始搜索资料,同时也到外面去学习考察、向养殖户取经,得到了一些经验,效益慢慢地提上来了,现在每个月就出栏一批兔子,1千到2千只左右。”刘伟乐呵呵地说道。他当场算了一笔账:“一只母兔一年可以产8窝小兔,按年产仔兔60只计算,每只75天体重达2.5公斤,一只养殖成本30元,按照现行市场行情9元每斤的平均价格计算,一只商品兔的销售价格在45元,可获得15元的收入。”

繁殖快、产量高、见效快,这让刘伟的事业在肉兔养殖的道路上节节攀升,突飞猛进。如今,他的肉兔繁育基地不断扩大,肉兔也从起步时的100只增加到了4000只。目前,养殖场一年能出栏12批肉兔,年销售量2万多只,家庭年纯收入可达20万元。

“我们昭陵镇是产业大镇,下一步将充分利用各种利好政策,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产业,同时注重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让特色养殖为脱贫群众增收注入新动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多点开花。”昭陵镇镇长郑盟山表示。

近年来,礼泉县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振兴为主线,立足“特”字挖潜力,加大特色产业培育力度,积极盘活农户庭院资源,引导农户发展兔子、飞鼠、肉鸡等多元化生态特色养殖,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为农户带来广阔前景,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电商助农拓销路 乡村振兴加速度

电商不仅拉近了农民与市场的距离,让农村各类产品卖得更远、卖得更好,还带动了农民就地创业就业。近年来,礼泉县通过电商带动农产品外销、乡村致富,为农村电商发展注入了蓬勃活力。

走进礼泉县史德镇程家村的陕西一允甄选农业有限公司仓库内,工人们正忙着分拣、包装、贴单,段小媛则与后台技术人员对快递单信息进行核对、确保准确无误,将订单产品第一时间打包、发往全国。

“现在主要销售的是礼泉秦冠苹果,平均每天订单量1600单,全年销售额超3000万元。”公司负责人段小媛说,“通过短视频、网络直播带货,把我们家乡的特产销往全国各地。去年,在抖音上销售秦冠苹果200多万斤。今年我们的目标要多卖100万斤!”

20240228102143401-71-362f9.jpg_scale.jpg

礼泉县昭陵镇菜园村的李博士正在直播带货。

做大农村电商,为群众提供方便。近年来,礼泉县围绕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建成12个镇级服务站、77个村级服务站,有效解决了农村“卖东西”渠道窄和“买东西”不方便等问题。

“目前礼泉已形成了‘互联网+产地供应、互联网+批发零售、互联网+售后服务’的闭环式农产品销售链。”礼泉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将切实把好产品推上网络平台,将售货点搬进田间地头,让‘御梨’‘御石榴’‘御葡萄’‘御桃’‘御杏’等公共品牌特色农产品从‘云端’飞入千家万户。”

乡村电商发展在礼泉大地蔚然成风,大量农产品走出大山深处进入城市家庭,架起了产销对接的新平台,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径,农民群众日子越过越好、腰包越来越鼓,展现出欣欣向荣、蓬勃向上的乡村新气象,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新动能。目前,礼泉县累计引进、培育电商企业91家,个体网店800余家,快递物流企业15家,带动开设网店、微店、村播1100家,全县实现网络交易额4.52亿元。

“自从做了助农直播后,我更加坚定了要把这条路坚持走下去的决心。”段小媛说,在以后的工作中,将秉承“哪里有滞销农产品,助农团队就出现在哪里”的理念,用直播带货蹚出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蔬菜大棚春意浓 群众致富劲头足

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群众。近年来,礼泉县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设施蔬菜,通过政策、技术帮扶等措施,积极引导村民种植大棚蔬菜,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眼下,正是反季节蔬菜大量上市的时间。2月19日,礼泉县西张堡镇东临村蔬菜大棚里一派春意盎然,一人多高的架子上缠绕着绿油油的藤蔓,成熟的圣女果与西红柿像一个个红色的小灯笼点缀在绿叶间,藤绿果红,生机盎然,甚是喜人;大棚管理人员正忙着清除杂草,牵引缠蔓突出挂果层次,延展生长周期。

20240228102143589-72-2cd56.jpg_scale.jpg

在西张堡镇东临村的蔬菜大棚里,工人正在给圣女果打杈。

“今年我种植了4个大棚的西红柿和圣女果,目前,已经陆陆续续上市。”东临村股份经济联合社负责人陈小锋说,“现在价格还不错,订单也比较多,可以说是供不应求,每棚预计收入15000元。”

圣女果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从种植到采收都给当地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

村民刘月琦说:“活不是太重,一般在里面都是除草、采摘、打杈,每天可以挣100元左右,不仅离家近,还可以照顾家庭,零花钱也挣了,我很满足。”

近年来,礼泉县把大棚经济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推进乡村振兴的主方向,持续引导村民因地制宜发展温室果蔬产业,巧打季节差、时间差,实现规模和品质双丰收。目前,全县设施农业面积达到3.6万亩,大棚果蔬种植也成为打开群众“致富锁”的“金钥匙”。

20240228102141932-91-54175.jpg_scale.jpg

烽火镇东风村的蔬菜大棚种植户陆建国正在给西红柿缠蔓。

在烽火镇东风村股份经济联合社的蔬菜大棚,一行行排列整齐的西红柿生长旺盛,种植户正忙着给西红柿绕蔓、打杈、疏果,现场一派繁忙景象。“这是我种植西红柿的第七年,今年我承包了8座蔬菜大棚。大棚内温度适宜,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西红柿。我现在种植的这个西红柿品质好、产量高,一个棚可以产出1万多斤的西红柿,只要好好经营,收益5万元还是没有问题的。”种植户陆建国看着即将成熟的西红柿高兴地说。

近年来,烽火镇东风村通过政策扶持,企业、合作社引领,建起了高标准日光温室,推广新技术,引进新品种,引导村民发展订单农业,种植特色果蔬,开启了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我们的日光温室和钢架大棚,不仅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而且带动了很多村民实现增收致富。东风村目前共有温室大棚29个,主要种植西红柿,去年为村集体增加了7.28万元收入,创造就业岗位30余个。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发展设施农业,助力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持续增长。”东风村村支部书记高润超说。

礼泉县立足“农业优先型”发展定位,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做活大棚经济文章,实现了果蔬四季不断档、农民全年有钱赚的目标。越来越多的农民和陈小锋、陆建国一样,依靠发展特色果蔬产业走上了致富路,不仅成为大棚种植的“土专家”,更成为了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咸阳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晶晶 文/图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