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肉质肥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高蛋白低脂肪的保健食品。平菇生长旺盛,适应性强,是目前世界上人工栽培面积最大的食用菌之一,主产中国,日本,意大利。我国除青海,西藏之外,其余省市都有栽培,特别是近几年在北方各省发展迅速。平菇分解纤维素的能力较强,因而栽培原料广泛。人工栽培时,棉籽壳、秸杆、玉米芯等农副产品废弃物都可做培养料。而东北是我国产粮区,农作物秸杆特别多,90﹪都烧掉,造成环境污染。利用这些废弃物栽培平菇生长快,产量高,从种到采收20天,3个月一个生产周期,目前国内每100kg玉米秸可产鲜菇70~110kg,每100kg玉米芯可产鲜菇100~150kg,所以栽培平菇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平菇是食用菌中最易栽培的菇类,栽培的方法简单、方式多样,成本低、操作简单,通过控制一定的碳氮比和环境条件,促进平菇快速生长抑制杂菌。平菇地面,床架,塑料袋,箱,筐等都可利用进行周年生产栽培。现将利用塑料袋栽培平菇技术总结如下:平菇又称侧耳,属担子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属。1时间安排12月20日试管引进或组织分离,1月1日~1月10日转管,1月11日~2月10日原种制作,2月21日~3月20日栽培种制作,3月21日~4月20日栽培袋制作,4月21日~12月20日出菇管理。

注:菌种,栽培袋每月做一次(2000~5000袋)。2:菌种制作2.1母种采用PDA培养基配方:马铃薯(去皮)200g,琼脂20g,葡萄糖18~20g,水1000毫升,PH值自然2.1.1分装母种培养基的分装量掌握在试管长度的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灭菌后摆放成的斜面顶端距试管口不少于50mm,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装至距瓶(袋)口不少于100 mm,灭菌后不少于85 mm。棉塞大小松紧要适度。原种培养基的松紧度要一致。2.1.2灭菌母种的培养基配制分装后应立即灭菌;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配制后应在2h内进锅灭菌。母种培养基灭菌0.11 Mpa—0.12 Mpa,30min,木屑培养基和草料培养基灭菌0.14MPa—0.15MPa,1h,谷粒培养基、粪草培养基和木塞培养基灭菌0.14 MPa—0.15 MPa,2.5h。装容量较大时,灭菌时间要适当延长。灭菌完毕后,应自然降压,不应强制降压.灭菌时应防止棉塞被冷凝水打湿。2.1.3灭菌检查效果的检查 母种培养基置于28℃恒温培养,原种培养基经无菌操作接种于GB 4789.28--1994中4.8规定的营养肉汤培养基中,于28℃恒温培养,48h后检查,无微生物长出的为灭菌合格。

2.1.4冷却 冷却室使用前要进行清洁和除尘处理。地面铺消毒过的塑料薄膜后,将灭菌后的原种瓶,放置在25℃冷却室中冷却到料温降至适宜温度。2.1.5接种2.1.5.1接种室(箱)的基本处理程序清洁→搬入接种物和被接种物→接种室(箱)的消毒处理。2.1.5.2接种室(箱)的消毒方法 用10毫升甲醛,6克高锰酸钾或气雾消毒王消毒并用紫外线灯照射.2.1.5.3 净化工作台的消毒处理方法先用75%酒精或克霉灵溶液进行表面擦拭消毒,然后预净20min.2.1.1.4 接种操作:在无菌室(箱)或净化工作台上严格按无菌操作接种。接种完成后及时贴好标签。2.1.5.5 接种室(箱)后处理接种室每次使用后,要及时清理清洁,排除废气清除废物,台面要用75%酒精或新洁尔灭溶液擦试消毒。2.1.6培养室处理:在使用培养室的前两天,采用药物消毒。2.1.7培养条件根据培养物的不同生长要求,给予其适宜的培养温度(多在22℃--28℃),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70%左右,通风,避光。 2.1.8培养期的检查各级菌种培养期间应定期检查,及时拣出不合格菌种.2.1.9入库 完成培养的菌种要及时登记入库。2.1.10记录 生产各环节应详细记录。

2.1.11 留样各级菌种都应留样备查,留样的数量应以每个批号母种3—5支,原种和5—7瓶(袋),于4℃--6℃下贮存,贮存至使用者在正常生产条件下该批菌种出第一潮菇。3原种 3.1配方3. 1. 1. 1玉米芯82﹪(粉碎直径0.8~1cm),麦皮15﹪,石灰1﹪,石膏﹪,3.1.1.2木屑78﹪,麦皮20﹪,石灰1﹪,石膏1﹪,3.1.1.3玉米粒98﹪,石膏2﹪从灭菌到留样同母种相同4栽培袋4.1配方4.1.1玉米秸88﹪(铡断1~3cm),麦皮10﹪,石膏1﹪,石灰1﹪4.1.2稻草秸79﹪,麦皮18﹪,石灰2﹪,石膏1﹪4.1.3玉米芯82﹪(粉碎直径0.8~1cm),麦皮15﹪,石灰1﹪,石膏1﹪4.2拌料 装袋根据上述配方严格称重用拌料机搅拌均匀后加水,是含水量达到63﹪,即用手紧握料,指间有水印而不形成水珠即可。(50kg干料约加水60kg)栽培袋选用低压高密度聚乙烯筒袋,夏季袋栽袋不宜太宽,选用17~20×45~50㎝的塑料袋,装料时先将袋子一端用绳子扎住。用装袋机装入培养料的数量约袋高的2/3,装料时使料上紧下松,表面光滑。袋口用绳子扎住装框。4.3灭菌 接种4.3.1灭菌培养料配制后应在3h内进锅灭菌。

木屑培养基和草料培养基灭菌0.12 MPa,2.5h或0.14MPa—0.15MPa,2h,装容量较大时,灭菌时间要适当延长1h。灭菌完毕后,应自然降压,不应强制降压。栽培袋常压灭菌时,在4h之内使灭菌室温度达到100℃,保持12h—l8h,自然冷却到80℃即时出锅搬到冷却室。待温度降至30℃以下时接种。4.3.2接种接种前要将接种室或接种箱进行消毒王消毒处理30 min。挑选好的栽培种用酒精棉球檫洗外壁。两人配合操作比较适宜,一人执瓶,一人接种。接种时拔取棉塞,灼烧瓶口和接种工具,冷却工具后取掉棉塞,扒去原种表面的菌皮。将菌种扒得象黄豆大小,两人配合迅速接入扎好口(将菌种不要扒得太碎以便萌发快),采用两头接种。这样反复操作将培养袋接完。每瓶可转接30袋。4.4发菌管理将接好的菌袋搬入培养室堆放整齐不要超过10层,严格按照培养要求进行发菌管理。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0~26℃,最低不低于18℃,最高不超过30℃。经常检查堆内温度一旦发烧及时散堆降温。发菌期间空气相对湿度约在70﹪以内,过低易分干,过高易污染杂菌。培养室要经常保持空气新鲜,每天要通风1~2次,温度高时选择早晚通风,相反应选择中午通风。

发现污染的袋子及时剔出处理,以免造成大面积污染。5.5出菇管理菌丝张满袋后1周,可以排袋出菇。两头接种应该码成墙式两头出菇,在地面上铺一层砖或将地面打成垄型,将袋子逐层堆放至操作方便为宜,解去袋口绳子,将剩余1/3袋口拉直。5.5.1温度出菇期间菇房温度控制在15~28℃,超过30℃子实体薄,且产量低,影响子实体质量,失去商品价值。低于15℃生长缓慢,影响生产周期。5.5.2湿度出菇期间菇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95﹪,绝对湿度保持在85﹪以上。夏天为减少培养袋中水分蒸发,可在菇房内挂草连或麻布片,每天向上喷水,这样不仅能提高保湿效果,并且可以避免喷水对菌丝的直接损伤。(可以每天向培养袋口轻、少喷1~3次)5.5.3通风出菇期间要保证菇房足够的新鲜空气。通风不良,二氧化碳浓度积累太高,菇盖不能正常开展。采用每4h通20 min即可满足平菇生长要求,通风时不能直接吹在培养袋上,以防幼菇失水死亡,5.5.4光照平菇在微弱光照下分化不良,不能形成正常菇盖,待菌丝长满袋,袋壁上出现黄色分秘物并逐渐增多时每平方米6瓦灯光照射3~5h,菌盖形成后,为使菌盖保持自然色泽,每天照明10h。5.6采收 转潮5.6.1适时采收适时采收既能保证质量,又能保证产量。

一般以菌盖充分展开尚未弹射孢子时采收,采收不即时,菌盖边缘向上翻卷,菇体变轻,影响产量。采收时用手轻捏住菌柄扭转一下,削掉带下来的培养料,清理袋口上的死、烂菇以免影响下潮菇正长生长。5.6.2转潮管理平菇一潮菇采收完把袋口清理干净,停止喷水3~5天,加强通风,使菌丝恢复生长,以后连续喷水几次重水,使袋口湿润而不积水,按照第一潮菇方法管理约10~15天有能采收第二潮菇,这样可采收4~5潮菇。5.7病虫害防治栽培食用菌病虫害防治主要以防治为主,一旦发生可根距病害情况进行药物处理。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