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嘴鱼生物习性及养殖关键技术

梁新民

鸭嘴鱼为软骨鱼类,也称鸭嘴鲟,学名美国匙吻鲟。原产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是一种大型淡水经济鱼类,属鲟形目匙吻白鲟科。是从3亿年之前(即恐龙时期)就在地球上生活并存留下来的一种珍稀鲟鱼类,是世界上匙吻鲟科中仅有的两个品种之一(另一个品种是产于我国长江流域的白鲟),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从美国引进。

鸭嘴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具有食用价值和观赏价值,市场潜力大,养殖前景好。该鱼生性既不怕低温,也能忍耐高温,生长速度快,环境适应能力强。幼鱼阶段,因其有一种长吻,形体奇特,摄食颗粒配合饲料时,腹部向上,动作独特,逗人喜爱,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也可作为一种高档观赏鱼类饲养。

一、生物习性

1. 体型特征

鸭嘴鱼体表裸露,泽润无鳞;背部黑蓝灰色,常有一些斑点间在其中;体侧有点状赭色,腹部白色;口大眼小,前额高于口部;鳃耙密而细长,鳃盖骨大而向后延至腹鳍;尾鳍分叉,尾柄披有梗节状的甲鳞。其吻特长,约占体长的1/2,扁平、浆状,似汤匙,形似鸭嘴,故名鸭嘴鱼。

2. 生活习性

[吉山花瑶]鸭嘴鱼既不怕低温,也能忍耐高温。在冬季,即使水面结冰,只要水中仍有充足的溶解氧,就能在冰下的水中生活;在夏天,池塘表层水温往往会超过35℃,它仍然可以正常的生长。鸭嘴鱼不善跳跃,易捕捞;性腺成熟较晚,一般要在8龄以上才性成熟;个体较大,寿命在30年以上。鸭嘴鱼体长在12厘米之前,主食浮游动物、枝角类动物,特别喜食水蚤,也偶尔摄食摇蚊幼虫等小型水生昆虫;鱼体长超过12厘米,其摄食器官发育完善,转为滤食方式,能捕捉游泳很快的桡足类动物;随着个体的长大,也摄食颗粒饲料。

塑料箱养殖鲫鱼_鲫鱼鱼箱养殖技术_鲫鱼水箱养殖

二、养殖技术

1. 池塘选择

水面宽阔、水深适宜,不仅能保障水体高效接受风力,引起水面波动增加自然溶氧量,还能增加水体的对流缓冲空间,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鸭嘴鱼属滤食性鱼类,鳃耙较密,对水质要求条件较高。因此,池塘面积不可太小,池水深度不能过浅。一般要求池塘面积不得低于5亩;水深在夏季不得低于2米,冬季也要保持在1.2米以上。池塘以东西走向为好,采光率较高;长宽比以3∶2或4∶3为宜;池底要平坦。池塘土质以壤土为好,既保水保肥,又不易被雨水和水面涟波冲刷稀释入水,从而引起水体浑浊。

2. 苗种投放

①苗种标准。选择体质健壮、体态饱满的苗种,畸形、细瘦的苗种剔除;选择游动活泼、逆水能力强的苗种,其生长、抗病潜力大;选择体表无伤的苗种,嘴、眼、鳍条等组织器官不得有外部损伤和内部充血;苗种规格要整齐,防止出现强弱、大小参差不齐的现象。如果苗种规格不整齐,养殖生产期间强大个体摄食、抢食能力强,导致大的个体生长速度愈发加快,而小的个体生长速度明显落后,规格差距愈发加大,使得最后成鱼难以按照理想价位销售,从而影响养殖效益。防止伤病苗种携带病原入塘,不仅可提高苗种的成活率,还可减少养殖后期病害暴发的隐患。

②放养密度。考虑池塘养殖管理条件、市场青睐的成鱼规格以及养殖成活率的评估等各项因素,综合考量酌情确定。例如:池塘进排水方便,增氧设施齐备,管理水平较高,市场价优好卖的成鱼规格为1.5千克左右/尾,评估养殖成活率为90%,按照成鱼产量1 000千克/亩计算,那么该池塘的放养量为1 000÷1.5÷90%≈741尾/亩。

③规格要求。根据鸭嘴鱼体长12厘米后鳃组织器官才发育完善、食性开始转换的特点,苗种规格以15厘米左右为宜。

④入塘操作。苗种投放时,为避免温差过大造成苗种免疫力下降,用氧气袋盛装苗种的,要将整个鱼袋放入池塘15~20分钟,待池水与氧气袋内水温基本一致时,再将苗种缓缓倒入池塘。使用鱼种箱的,要先将箱内水体排出1/3,加入相等数量的池水,待5~10分钟后,再排出、加入等量的箱水和池水,再待10分钟左右,即可将鱼种放入池塘。这样使鱼种循序渐进地适应池水环境,可避免短时间因水体理化因子差异较大造成鱼种成活率下降情况出现。

塑料箱养殖鲫鱼_鲫鱼水箱养殖_鲫鱼鱼箱养殖技术

3. 搭配混养

根据主养鱼类的习性,搭配混养一定比例和数量的其他鱼类品种,是现代渔业养殖生产的普遍措施。既可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又可促进池水生物链或生物圈良性生态循环,对主养鱼类的生长起到促进作用,可明显提高养殖产量和养殖效益。

鸭嘴鱼为滤食性鱼类,因此不搭配与其食性相同的鳙鱼。为净化水质、预防水体内藻类的过度繁殖,可适当混养同为上层鱼类而食性却以浮游植物为主的鲢鱼,搭配比例以5%~10%为宜。可适当增加草鱼、鳊鱼或团头鲂等中下层草食性鱼类品种搭配比例,因为这些鱼类在水层分布、食性特点上与鸭嘴鱼没有矛盾冲突,并可捡食上层鱼类的剩饵。鲮鱼、青鱼、鲤鱼、鲫鱼等底层鱼类,虽然也摄食残饵和池底有机碎屑,起到清理池底、净化水质的作用,但若底层鱼类数量太多、规格太大,会搅动底泥,使水体浑浊,对于鳃丝比较脆弱的鸭嘴鱼极为不利。因此,主养鸭嘴鱼的池塘底层鱼类的混养搭配比例以不超过3%为宜。搭配品种也要尽量选择鲫鱼、黄颡鱼之类的小型鱼类,不能选择青鱼、鲤鱼等生长快、个体大的中大型鱼类。

4. 饵料投喂

虽然鸭嘴鱼为滤食性鱼类,但在天然饵料(浮游动物)不能满足的情况下,照样摄食人工饵料。在人工养殖情况下,因放养密度的加大,池水中的天然饵料量远远不能满足养殖鱼类的需要,尤其是高产精养塘,95%以上的食物供给是依靠人工投饵。

根据鸭嘴鱼滤食浮游动物的特性,其人工饲料的蛋白含量应高于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饲料蛋白质含量要在38%~41%之间。此外,由于鸭嘴鱼耐寒抗热,投喂起止时间要比常规鱼类分别提前和延后15~20天。即便是在冬季,只要池塘没有结冰,晴天的中午也可进行投喂,不过投饵量(每天投喂饲料的重量占池鱼总体重量的百分比)要相对较小,为0.5%~1%。开春之后,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投饵量也随之增加,6~8月投饵量最大,为5%~6%。饵料投喂应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日投饵次数也要随投饵量的增加而增加。日投饵次数,3月为每日1次,4月为每日2次,5月为每日3次,6~8月为每日4次,9~10月根据水温的降低依次递减。投饵量最大月每日具体投喂时间为上午7时、11时,下午3时、7时;其他月投饵按“以中午为主”的原则,向上午、下午进行等时间隔。

5. 水质调节

凡滤食性鱼类均喜清新水质,且耐低氧能力较差,鸭嘴鱼也不例外。养殖鸭嘴鱼要求水质透明度不得低于35厘米,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在生产实践中,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由于放养密度、人工投饵、鱼类排泄、水温等因素的变化,水体的透明度和溶氧量很难一直维持理想指标。尤其是水温最高的6~8月,鱼类代谢和有机物分解最为旺盛,此时鱼类需氧量和有机耗氧量达到峰值,池鱼易因缺氧发生浮头、泛塘现象,甚至窒息死亡。在养殖期间可采取如下措施进行调节。

①换注池水。春秋季节当水体透明度低于35厘米要及时换注池水,换水量要超过35厘米以上。6~8月要定期换注池水,每10~15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25~35厘米。具体方法:先排后注,将排水口设在池底,最大限度地外排溶氧量低、有机质含量高的底层水体。注水水源首选清新的地表水,无地表水可加注地下水,注意地下水要经过曝气。地下水曝气方法:一是在地下水抽出后流经露天明渠50米,再注入池塘。二是用地下管道注水时,在进水口处,平行并高于水面30~40厘米,设置面积为1米2的分水板,使水体注入池塘前经分水板的阻挡摊薄,从而得到水温的提升和溶氧量的增加。

②人工增氧。目前增氧机主要是微孔式、叶轮式和水车式3种类型,增氧效果以微孔式最佳,叶轮式次之,水车式最差。主养鸭嘴鱼亩产1 000千克左右的池塘,微孔式增氧机配备功率≥0.5千瓦/亩,叶轮式增氧机配备功率≥1千瓦/亩。一般5月中旬增氧机开始启动运行,每天中午开机2小时,6月每天开机时间不低于5小时,7~8月每天开机时间为12~24小时,9月每天开机时间为10~15小时,10月每天开机时间不低于6小时。

鲫鱼水箱养殖_鲫鱼鱼箱养殖技术_塑料箱养殖鲫鱼

6. 鱼病预防

①鱼塘消毒。苗种入塘前10天,每亩每米水深用生石灰130千克,均匀撒入池水,可杀灭病原和敌害生物。

②鱼体消毒。苗种入塘时要先用浓度2%~3%的食盐水进行浸洗消毒,防止外来细菌随鱼体传入池塘。由于鸭嘴鱼属滤食性鱼类,鳃组织相对脆弱,因此尽量不用高锰酸钾、二氧化氯等刺激性较强的药物进行鱼体消毒,以免鱼种发生窒息死亡。

③池水消毒。养殖期间每隔15~20天,每亩每米水深均匀泼洒生石灰15~20千克,不仅可防止病菌的滋生和繁殖,还为鱼类快速生长提供钙元素,使鱼体增加免疫力。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