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为了讲好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来宾故事,反映脱贫攻坚给来宾人民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我们用镜头真实记录了来宾市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取得的辉煌成就。你笑起来真好看,脱贫攻坚看来宾,下面哪张图片最能吸引你?
●菌农笑了●
4月1日,在位于金秀瑶族自治县金秀镇六段屯的60亩食用菌种植基地大棚内,瑶民们有的正在剥开菌棒包装袋准备种植,有的对已经长出香菇的菌棒进行喷淋,现场一片忙碌的景象。
目前,该食用菌种植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生产方式,栽培方式主要以大棚种植为主,已形成产业化,带动和辐射周边乡镇、村屯,使金秀食用菌产业得到蓬勃发展。
近年来,金秀瑶族自治县农业部门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引进经济能人,利用自然资源(木材、桑枝杆)、环境优势,创办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食用菌生产已成规模,全县多个乡镇都种植食用菌,有效带动了全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蜂农笑了●
蜜蜂养殖是产业发展的典型代表,投资小,成本低,见效快。目前,金秀瑶族自治县三角乡长冲屯宏瑶合作社共养殖蜜蜂800余窝,每年能摇蜜5000多斤,总经济收入达50万元。
下一步,该合作社将通过进一步发挥生态优势和区位优势,把发展蜜蜂养殖和林下种植产业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型产业来抓,推广转为科学化,标准化养殖模式,把蜜蜂养殖产业变成群众实实在在的致富产业,让蜂蜜真正铺成致富路。
●易地扶贫搬迁户笑了●
“你看,以前这里还是荒芜一片,如今已经建起一栋栋高楼了!”6月1日下午,在金秀幸福里小区的文体娱乐区域里,几位瑶民围着大石桌坐着闲聊着家常,孩子们则在一旁尽兴地玩游戏,时不时露出欢声笑语,整个小区显得一片幸福祥和。
据了解,幸福里小区是该县在桐木镇重点打造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位于该县桐木镇西环路,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不言而喻,设计风格也与周边的小区一样漂亮优雅并具瑶族特色,小区还配套有便民超市、灯光篮球场、小区活动室、党群活动中心等。平日里均可以看见居民们幸福地出入小区,他们已经能够安心地在这里生活和工作着。
让大瑶山的贫困群众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是金秀瑶族自治县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目标,该县把易地扶贫搬迁、安居富民、新农村建设和产业带动发展等结合起来,帮助瑶族群众挪穷窝、改穷貌、拔穷根,取得了显著成效。
●虾农笑了●
6月22日,在忻城县城关镇尚宁村稻虾养殖产业扶贫基地里,近千亩的稻田纵横交错,工人们忙着收网、倒虾,一筐筐舞动着大钳子的小龙虾陆续被抬上了岸,准备销往外地。
据该基地负责人王海涛介绍,2019年起他们开始实施“稻虾共作”,亩均可产水稻800斤以上,小龙虾300-500斤,这种不施肥、不打药的稻米和小龙虾在市面上很受消费者的青睐,小龙虾在来宾本地售价16元/斤,销往外地则能卖到更高价钱,比如在广东售价就达到30元/斤。
稻渔综合种养作为一种在传统稻田模式下发展的一个新的领域,逐渐发展成为现代农业和渔业发展的一种新的模式和发展方向,通过互相利用、种养结合,有效的实现了一水双用、一田双收,既有效的提高了水田的利用率,有对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系统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近年来,为增加农业综合效益,忻城县把小龙虾养殖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做大做强,并根据本地的气候环境特点,全力推广 “稻虾共作”高效立体种养模式,在促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和绿色环保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车间工人笑了●
“以前在山里忙点农活,收入比较微薄,现在到家门口的扶贫车间里打工,也能挣到蛮多的收入,蛮好的。”6月23日,在忻城县城南新区凡丰工艺品有限公司竹编扶贫车间里,二十几名群众正在编织小篮子,一名60多岁的蓝大爷笑着说道,他家就住在城南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平日里没事就到家附近的这个扶贫车间编织竹篮,一个月也能挣到1500元左右。
据了解,凡丰竹编扶贫车间是粤桂扶贫协作车间,主要生产竹篮、木篮、柳篮等手工编织品,产品都是向国外大超市供应。凡丰竹编扶贫车间的成立,除了可以让群众到企业就业外,公司还通过 扶贫“车间连户”模式,让群众可以居家灵活就业,拓宽增收渠道。即由企业送订单下乡,统一配送原料、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上门回收、统一配套机器和设备,支持有条件的群众进行家庭作坊代工。同时,按照一村一户的原则,每个村推选1户农户为中心户,负责原材料发放、成品回收等工作,以及手工技术指导,实现了“送项目到村、送就业到户、送技能到人、送政策到家”,真正做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实现企业与贫困户互利共赢。
●村民笑了●
在以往,忻城县遂意乡南康村的村委还是一栋破破烂烂的房子,办公条件极为不便。这两年来,随着新建的综合服务中心投用,村民们前来办事更加方便快捷。
●孩子们笑了●
忻城县城关镇民族小学是粤桂扶贫合作项目之一。该校于2019年8月31日建成投用,设计办学规模1500人,优先接收建档立卡贫困搬迁户子女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
同时,来宾市积极推进农村教育精准扶贫,坚持用好用活国家资金,强力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一所所乡村学校少年宫不仅成为孩子们的乐园,成为素质教育的好载体,更为推进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图为忻城县红渡镇中心小学的学生们正在欢乐地开展活动。
●电商笑了●
农产品“买难卖难”是农村脱贫致富路上“绊脚石”。近年来,在中央大力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建设的背景下,来宾部分县(市、区)探索出电子商务与精准扶贫融合的新模式,不仅推动地方加快脱贫攻坚,也促进了地方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图为忻城县马泗乡高龙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工人开心地接着网络订单。
●种枇杷的果农笑了●
枇杷产业是武宣县黄茆镇党委政府抓脱贫攻坚工作中发展的特色产业之一。据了解,1亩大果枇杷的纯收入,几乎相当于5亩甘蔗的纯收入。目前黄茆镇已经把大果枇杷产业带动特色水果发展作为全镇抓脱贫攻坚方向性产业。今年,该镇以麻爪屯为特色水果种植基地,以“三会组织+合作社+种植大户+贫困户”的模式,做强做大特色水果产业。
漫步在枇杷果园,黄灿灿的大果枇杷硕果累累,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党的扶贫好政策让群众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宽。
●种哈密瓜的果农笑了●
武宣县桐岭镇和律村的哈密瓜因品质优良而驰名全国,深受消费者青睐,也让该村村民喜上眉梢。走进种植大棚,一个个哈密瓜用红绳子吊着,高高垂挂,像灯笼似的依序排开。
据悉,和律村两委创新采取股份制合作模式,实施“合作社+村集体+党员+贫困户”等3种产业发展模式,通过招商引资,发动经济能人、返乡人才创业带富,目前初步建成“千亩哈密瓜扶贫产业园”、“千亩返乡人才创业扶贫产业园”、“万头生猪扶贫产业园”,吸收150户贫困户入股参与经营分红。
●种葡萄的果农也笑了●
自实施精准扶贫以来,象州县寺村镇以产业扶贫为抓手,增强村级集体及农户经济收入,紧紧围绕葡萄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确定了“发挥优势,打造精品,构筑集葡萄采摘、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发展新思路。初步形成了以葡萄产业带动全村各项事业发展,即一业促多业的发展态势,引导带领更多的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让他们走出传统种植模式,发展现代农业。以下组图为寺村镇桥塘村葡萄种植基地喜获丰收。
●养山羊的农户笑了●
成立于2016年的合山市广昌隆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位于岭南镇里仰村,是合山市山羊圈养示范基地。该合作社以圈养模式和先进的养羊理念,采用先进的养殖技术,通过人工授精改良、培育、繁殖达到自治区种用标准的种羊。
合作社积极响应党委、政府坚决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略决策,实行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经营方式,先后带动了36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贫困户以扶贫资金入股,合作社每年以入股资金的10%分红。该合作社以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为宗旨,开展山羊圈养新型养殖模式,通过本地区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着重开展无公害养殖、种植的绿色农业,以优质高效的养殖业和种植业开发经营及科技示范推广、农民培训等,推动本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患者和家属都笑了●
6月20日,在来宾市合山市河里镇,该镇卫生院“家庭医生”服务队带着血压检测仪和药物,上门为村民测量血压等保健服务。
近年来,来宾市不断完善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各地启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让居民(村民)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方便、快捷、优质的定制化医疗卫生服务。
上图为合山市河里镇卫生院“家庭医生”服务队上门为村民服务
上图为合山市河里镇卫生院“家庭医生”服务队上门为村民服务。
上图为忻城县遂意乡南康村“家庭医生”为村民服务。
以上图文均来自 来宾日报记者 李冠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