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辉越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办于2016年,是由5户农民在生产互助合作中,为解决技术资金不足问题,自发建立起来的。合作社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吸纳社员11人,种植平地西洋参100亩,玉米200亩,高粱100亩,牛存栏数50头,带动农户30余户。合作社自成立以来,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增加社员收入为目标,通过规范内部管理,统一生产指导,统一生产服务,为市场提供质优价廉的绿色无公害中草药、粗粮、肉牛等产品。

合作社发起人于业荣,是二道江区鸭园镇鸭园村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社员之所以信任她,是因为她责任心强,有很强的驾驭和拓展市场能力。靠着勤劳的双手,她自己创造了家境殷实、衣食无忧的生活,可是她内心一直都有个心愿,那就是带动更多的村民发家致富。偶然得知村里的土地要停耕修整,她认为这是发展绿色农业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她说服家里人,便开始租用农户的土地。春天刚刚埋种的高粱遭遇冰雹粉种,100多亩全部毁掉重种。重种的高粱刚刚出苗,又赶上了第二场冰雹,为抢农时不得不高价雇人补苗。仅这一块就损失达数万元。乳牛产崽后,10多头幼崽不明原因地拉痢疾陆续死亡。先是上网查找原因,后又请来了通化市区、通化县、二道江区及白山等地的兽医,共同研究对策,最终确定了在乳牛母体内开始预防的治疗方案,化解了这场危机,从此合作社慢慢步入正轨。

合作社成立后,建立了科学民主的组织机构,通过全体社员大会选举产生了理事会和监事会两个常设机构,经营管理层设生产技术部、市场营销部、财务管理部,简称“两会一层”。合作社把从事相关生产经营的农户有序组织起来,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实现了劳动力、资金、技术等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同时,紧紧围绕提高生产效率和创新经营模式上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社员增加收益。目前合作社主要在三个方向上发展。一是中药材种植。该项目的主要产品是人参中药材,采用“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入股经营模式。合作社租赁有意愿在当地或外出务工农户的土地,将他们解放出来从事其他行业,让土地产生收益,增加他们的家庭收入,同时实现合作社更快更好地发展。整合后合作社向土地灌溉有机肥,使土质肥沃,种植平地西洋参,种植周期为四年,亩产约为1000斤。二是粮食作物种植。在当地,玉米、高粱等传统粮食作物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合作社积极为社员提供各项服务,在保证玉米亩产2000斤,高粱亩产1300斤以上的前提下,按照优质、绿色无公害的原则,大量使用农家肥,提升粮食作物的品质。三是肉牛养殖及繁育。合作社改变单一的经营模式,采用多种经营模式,2016年12月合作社开始在肉牛养殖及繁育方面下功夫,经过不懈努力,目前牛场牛存栏数达50头,牛的种类为西门达尔和黄牛改良品种,以繁殖牛为主,育肥牛为辅,饲养材料为秸秆、玉米、豆粕。建立优质有机饲料玉米、高粱种植基地,将饲养材料真正达到绿色标准,保证牛肉品质。

如今,合作社春秋农忙季节,雇佣五十多人,每人每天收入一百多元。长期雇用工人20多人,人均工资2000多元。在雇佣工人时还特别向生活困难的村民以及因事、因病无法外出的困难家庭倾斜,许多过去外出打工找活干的农民,也纷纷回乡加入到合作社中务工,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未来的两年内,合作社将结合实际,大胆探索,集聚团队力量共谋发展之路。一是将所有项目进行全新整合。以“种植+饲牛+有机肥+种植”的产业链进行生产经营,使合作社成为实力强大的经济实体,发挥纽带作用,让村民和消费者的桥梁紧密相连,互惠共赢,共同受益。二是进一步健全合作社组织机构。规范各项制度,细化相关责任,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在现有基础上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对合作社种、养殖技术的措施和培训。三是进一步优化产品质量。实现绿色种植,绿色生产,从产品质量出发,真正做到为百姓健康着想。四是全力推进自有品牌建设。注册自己的商标,运用互联网思维,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扩大生产销售渠道,使植根于农村沃土的辉越合作社实现更快发展,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更多乡亲致富,努力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