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让羊肚菌实现四季生产
同时,团队还创新了羊肚菌标准化大田生产关键技术,研发出了一系列“标准化栽培模式”和“幼菇标准化管护技术”,打破了传统的“冬播春收”模式,结合云南“十里不同天”的地理气候特点,提出了“春播夏收”“夏播秋收”和“秋播冬收”新模式,将种植周期由120~180天缩短至60~100天,实现了羊肚菌大田四季高效栽培。在采访中,赵琪还为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
抓住羊肚菌真菌性病害的“元凶”
自2012年以来,中国实现了羊肚菌的人工大田栽培,并在2021至2022年间发展为具有25万亩年种植规模的新兴食用菌种类。科研人员收集了中国18个省(直辖市)32个羊肚菌栽培基地的病害子囊果,结合ITS扩增子测序分析、显微镜检和病原物的分离鉴定对羊肚菌真菌性病害的流行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所有的子囊果病灶中均检出长孢卵隔孢的长椭圆形有隔无性孢子,长孢卵隔孢是丰度最高的假定病原物。...
是谁在祸害羊肚菌?羊肚菌病害核心种类基本摸清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及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研究人员近期的一项研究,揭示了引发羊肚菌真菌性病害的核心病原菌种类及其形态与显微特征,为羊肚菌真菌病害的进一步防控奠定了基础。自2012年以来,我国实现了羊肚菌的大田栽培,并在2021年至2022年间发展为年种植面积25万亩的新兴食用菌种类。...
羊肚菌高原设施高产栽培技术集成示范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项目组在省内主要羊肚菌分布林区开展了羊肚菌野生种质资源的搜集和驯化工作,结合ARTP现代育种技术,选育羊肚菌新品种5个,并获得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备案;探索出适合青藏高原的羊肚菌设施栽培技术,通过技术集成,实现了一年两季栽培,并制定《羊肚菌栽培技术规范》青海省地方标准,实现规范栽培;每亩鲜菇产量增加61.6公斤,病虫害防控率达90%以上;开展羊肚菌推广种植280亩,实现新增产值732万元;建立羊肚菌高产栽培基础数据与信息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