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赵阿卫
1982年出生 黄岩头陀人
黄岩鑫旺农产品有限公司 台州市黄岩阿卫果蔬专业合作社 总经理
在创业界有一句经典的语录:“对所有创业者来说,永远告诉自己一句话:从创业的第一天起,你每天要面对的是困难和失败,而不是成功。”可见创业之难。本期创业人物赵阿卫,在第一次创业成功后,竟放弃原本安逸的生活,选择了二次创业。
一次创业:带领乡亲们种西瓜致富
1997年,赵阿卫初中毕业,做起了水果批发零售的生意,专门销售西瓜、黄岩蜜桔等本地特色蔬果。然而,批发生意并不好做。1998年,凭借多年批发蔬果的经验,赵阿卫将眼光瞄准了西瓜种植,跟随父亲一起前往上海,种起了西瓜。
“深耕、碎土、起畦、播种、施肥,还要担心病虫灾害,种西瓜就像养孩子一样。”赵阿卫说,“很幸运,虽然辛苦,但我收获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赚了20多万元。”
那时候,赵阿卫的家乡汇头村,并不像如今这般富裕。“过年回家的时候,村里人听说我种西瓜赚了钱,都来向我讨教方法,我就带着他们去外地种西瓜。”赵阿卫说。
承包西瓜地、帮忙销售西瓜,就这样,赵阿卫带领着乡亲们走上了种西瓜致富的道路。“2002年的时候,全村一半人都出门种西瓜了,到了2005年,比例上升到80%,我们黄岩人种西瓜的足迹遍布了全国各地。”赵阿卫表示,“现在我们村里都盖起了小别墅、小洋楼,我也不自己种西瓜了,都交给小工去做,每天十点多起床,钓钓鱼,生活过得是非常舒服。”
放弃安逸生活,进行二次创业
慢慢的,种西瓜的效益没有一开始那么好了。
“以前都是传统的销售模式,到了瓜熟的季节,经销商就到田头采购,传统的批发市场也比较混乱,信息不畅,老百姓今年西瓜价格卖得好就会多种一点,但是到了第二年又没有这个销路,卖不出去就只能烂在地里,这种滋味是非常难受的。”赵阿卫说因为自己体验过种西瓜的辛苦,所以特别能理解农户的辛酸,“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其实也是很激烈的。”
赵阿卫说,为了让西瓜抢先上市能卖个好价钱,有些瓜农没等西瓜成熟就摘瓜上市,有些人使用了催红素,后面自然也会有人跟风去做,农产品的质量越来越差,这让老老实实种西瓜的人非常吃亏。
“我自己也是农民出身,看到这种现象我心里是非常难受的,既然按照以前种植西瓜卖西瓜的这种模式已经很难赚到钱了,想来想去,我想到了现在的互联网。”赵阿卫说,其实他每年还能稳稳地赚几十万,但是他想试试,看能不能找出一条农产品销售的路子来,为农户们谋个发展。
2012年,带着多年积攒的积蓄,赵阿卫毅然放弃了在上海打拼多年的基础,在黄岩区农业局工作人员的鼓励下,决心回到黄岩,开创自己的农业电商之路。
首次尝试互联网+农业,赵阿卫碰了壁
油、南北干货,当然还有台州本地特产。如何保障这些产品的质量?他认为要保障种植户的利益。
“种植户都不容易,也很注重眼前的利益。我会给他们一个比较高的收购价,然后让他们按照我的方法去种植、用药、采摘。只有种植户的利益得到了保障,赚到了钱,他们的思想才会慢慢改变过来,才不会为了利益而损害产品的质量。”赵阿卫说,区农业局还给他配备了全程监控质量的机器设备,用来检测农药残留有没有超标等问题。每个产品只有经过检测后,才能在网络平台上销售。
但因为农产品销售周期短,市场培育周期长,农户接受和认可程度低,经过几年的努力,赵阿卫的网络销售平台一直没有取得重大突破,农民朋友纷纷离他而去,团队的伙伴也都另谋高就,多年的积蓄花去了大半,赵阿卫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茫。
“这真的是从零开始,当时就不知道怎么开展,也开了实体店,想从传统模式开始,但发现不行,这不是真正的转型模式。”赵阿卫说,他也曾找过一些做代运营的公司,但是并没有效果,而且因为自己不懂互联网,在尝试过程中花了不少冤枉钱。
不懂那就要学。在黄岩区农业局的推荐下,赵阿卫开始去杭州接受培训。“2014年那时候,我每个月都要去一次,还都是带着问题去的,也拜访了很多互联网大咖,努力地去学习。”赵阿卫说。
赵阿卫的网站上有不少产品,蔬果、粮
开启农业电商发展新模式
“是回上海还是继续坚持下去,那个时候真的想了很多很多。”赵阿卫说,那段时候,家人、朋友都劝他放弃,但是他却选择坚持下去。
初次尝试的失败,让赵阿卫意识到了核心团队的重要性。他想到了另外一种模式,那就是通过互联网,将帮助大学生创业就业和解决农产品销售这两个问题相结合。
“我当时就想能不能和学校合作,培养一批对农业电商感兴趣的大学生,这既解决了农业电商人才匮乏的问题,还能够帮助指导学生创业和就业。”
很快的,赵阿卫的想法就得到了黄岩区农业局、团区委、教育局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2015年11月,“黄岩区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和“黄岩区电商孵化基地”在黄岩第一职校挂牌成立,赵阿卫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引进了多名企业高管和社会电商专家进入到团队中来,开始开展在校农业电商人才培育和电商销售。
2016年8月,赵阿卫的鑫旺农产品公司又和台州科技职业学院进行校企合作,利用台科院优良的师资力量和良好的学生基础,创立了“大学生电商创业协会”,积极培育各类农业电商人才。
如今,赵阿卫的两个农业电商基地已经初具规模。“现在我们有8个专职指导老师,10多个兼职老师,培养了120多个学生,开了一百多家网店,和我们合作的合作社也有将近五十家,除了在阿里巴巴、淘宝、微店上做直销,我们还和一些银行商城达成了合作,销售一直呈现上涨的趋势。”赵阿卫说。
“如果这个模式可行,未来我想把这样的模式搬到更多的地方去,将这个模式做大做强,完成最后一公里的配送。”赵阿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