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时节,行走在渤海新区黄骅市旧城镇仙庄片区旱碱地麦田,一望无垠的绿色麦田里,一株株颀秀的麦苗拔节向上,焕发盎然生机。
去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来到沧州,深入仙庄片区旱碱地麦田,了解盐碱地整治、旱碱麦种植推广及产业化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战略问题,必须摆上重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重要指示,为沧州盐碱地综合利用和特色农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沧州是全省盐碱地面积最大的地级市,如何唤醒这一笔“沉睡的”宝贵财富,是沧州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但盐碱的土地、偏少的降水、较低的产量,长期困扰着渤海新区黄骅市乃至沧州东部地区农业生产。如何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科技人员把目光投向了种子。
来到沧州市农林科学院人工气候室,一片鲜绿出现在眼前。不大的地面上,有序地摆满了一盆盆长势旺盛的小麦。
“有了人工气候室,我们的育种工作就能大大提速了。”沧州市农林科学院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负责人王伟伟说,良种要靠时间来“沉淀”。以小麦育种为例,从父本、母本材料筛选后杂交,至少要经过6代繁育,遗传因子才能稳定下来,然后开始大田选育,最后才能接受国家或省有关部门组织的新品种审定考验。整个过程下来,一个小麦良种的诞生,在以前,没有10年以上的时间是完不成的。而人工气候室能够采用人工的方式,在室内模拟出与作物密切相关的各种自然界气候条件,通过对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子进行控制和调节,满足作物生长需求。应用这一技术,培育一个良种的时间,可以提前两到三年。
目前,沧州市农林科学院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利用人工气候室,对旱碱麦及特色小麦育种进行“加代”及群体构建,“沧麦202233”“沧麦6002”“沧麦6005”正参加运东盐碱组试验,“沧麦202112”“沧麦202114”正参加河北省旱地组区域试验。
走进中捷产业园区农科所旱碱麦育种田,农技人员正深入田间,查看麦情,记录数据。“农民种田,为的是收成;我们种田,为的是试验;试验目的,是为了培育筛选出更好的小麦品种。”中捷产业园区农科所负责人郭楠说,为了克服盐碱地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中捷产业园区不断进行良种选育,经过40多年不懈努力,先后育成“冀麦32”“捷麦19”“捷麦20”3个品种。其中,“捷麦19”作为目前旱碱麦项目主要种植品种,在沧州运东、天津南部和山东北部的盐碱地区备受欢迎,年播种面积达100万亩至150万亩左右。
为解决瘠薄盐碱地的产粮难题,我市紧紧围绕“粮食安全”这一主线,全面启动种业振兴行动,组建了旱碱麦种质资源收集、种质资源精准鉴定、新品种培育、配套栽培技术和三圃制繁育专家团队,扎实推进现代种业创新发展。同时,立足盐碱地特点,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作用,依托中国科学院南皮生态农业试验站、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与营养健康研究院(沧州)、市农科院等平台,加快培育抗旱耐盐新品种,持续推动品种的改良与更新。今年2月,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旱碱麦特色产业创新基地落户沧州,为进一步汇聚京津冀科技创新资源,提升沧州盐碱地综合利用水平注入新动能。
目前,全市旱碱麦繁育基地已达6.15万亩,年繁种能力达到1.8万吨。历经各级农技人员反复选种与改良,“沧麦6002”“沧麦6005”“捷麦19”“捷麦20”“小偃60”和“小偃155”等耐盐碱、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脱颖而出。近一年来,又有10多个新培育的旱碱麦新品系进入审定程序,新审定了“沧麦18”“泊麦20”“吴麦015”3个旱碱麦新品种。
此外,我市还积极践行“大食物观”,推动土地与种子“双向奔赴”。在轻度盐碱区,重点推广旱碱麦等耐盐粮油作物,利用冬春闲田发展牧草绿肥;在中度盐碱区,推广苜蓿、碱梨、油葵等耐盐经济作物,示范推广苜蓿+旱碱麦粮草轮作,设施蔬菜咸水淡化等技术模式,提高耕地地力和产出水平;在重度盐碱区,种植翻压绿肥,推广设施渔业,生产高品质水产品,保障每一寸盐碱地都得到合理利用。
如今,保护、发展、繁育好良种,也已成为全市各级农业工作者的共识。
在渤海新区黄骅市李子札村,友和种植专业合作社4000亩旱碱麦长势喜人。风吹麦浪,田野上泛起绿色的涟漪。“再有一个多月就开镰了,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合作社负责人张志清望着一片片麦田,满脸喜悦地说。
“我们的旱碱麦是做种子用的,为了推广旱碱麦,面粉厂出价再高我们也不卖。”面对外地客商打来的高价收购小麦的电话,张志清一一婉拒。“这几年,旱碱麦在小麦市场愈加‘受宠’,有人给我算过,如果卖给面粉厂,去年就能多赚200多万元。但看到周边五六万亩盐碱地都用上了咱提供的良种,我觉得一切都值!”张志清笑着说。
再过一个多月,一粒粒小麦通过风选、比重选等环节,将掺杂的尘土、麦糠等杂质去除,同时淘汰破损、干瘪的麦粒,留下饱满优质的麦种进行包衣,再由工人们操作机器将麦种进行计量包装……经过多道关卡考验后,优质的种子将走向百万亩盐碱地。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良种为支撑,我市正加速推进“一基地、一园区、四体系、多样板”建设,加大盐碱地改造提升力度,广袤的盐碱地上涌动着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希望”。2023年,全市100.2万亩旱碱麦获得丰收,亩产达到245.4公斤、总产达到24.5万吨,较上年分别增长22.1公斤和2.13万吨,秋播旱碱麦达到154.7万亩,种植面积扩大了54%。
昔日的荒碱滩,正变成“米粮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