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遵化市平安城镇孙庄子村的村南,有6座100米长、10米宽的大棚,大棚里是长势喜人的香菇。这些大棚的主人,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女,名叫代红岩。代红岩的丈夫叫孙增志,人实在也踏实肯干,但因父母体弱多病,他的家境不是很好。红岩嫁到婆家后,天天琢磨发家致富的门路,想尽快把日子过起来。

菌菇种植大棚设备_菌菇大棚种植技术与管理_大棚菌菇种植技术

遵化地处半山区,农户种植花生,平时有几个外地的商贩在村里设点收购。看到有时候商贩为货源发愁,代红岩觉得赚钱的机会来了。她主动和其中一个商贩联系,并且买了三马车和丈夫走村串户去收花生,然后加工成花生米再出售给商贩,赚取差价。

几年后,一些人看到代红岩靠收购花生挣了钱,也都纷纷效仿。由于货源充裕,外地商贩开始压价收购。竞争导致利润很低,代红岩一边干,一边开始考虑转行。一天,代红岩到遵化某地办事,发现一个村的大棚很多,种的全是香菇。后来她专门去了这个村子进行考察,得知种植香菇效益很好,最终决定自己也要种植。

代红岩先是到娘家找亲戚借钱,然后又跑到银行争取贷款。一年后,投资20多万元的两座大棚拔地而起,里面装进了满满的菌棒,代红岩和丈夫也开始没日没夜地忙活起来了。开始,因为技术掌握得不够全面,她连续两年都没挣到多少钱。后来,她买来很多种植香菇的书籍,边学边干,还到百里外的村子拜师学艺。终于,她成了香菇种植的行家里手,每年的效益都在20万元以上。

2016年冬,她又投资了50多万元,建起了4座高标准的大棚。村里很多乡亲也有了种香菇的念头,代红岩在资金和技术上给予了很多的帮助和支持。如今,孙庄子村有10多户建棚搞起了香菇种植。代红岩说:“规模大了是好事,可以引来更多的客商,我愿意带领大伙儿一起干,乡亲们都富了,我更高兴!”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