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头野鸭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禽类,在养殖中具有广泛的价值。饲养作为养殖绿头野鸭过程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所以在养殖的过程中需要从饲料供应、鸭舍环境等多方面进行考虑。基于这些问题,总结了一些在养殖过程中的管理方法。
育雏鸭管理
鸭苗选择
应该选择健康强壮的鸭苗,健康的鸭苗有着活泼的体态和光泽的绒毛等特点。并且在鸭苗引入的时候,需要对鸭舌进行彻底的消毒和处理。雏鸭对温度较为敏感,因此,在将它们放入育雏舍之前,需要提供保温措施。保持适宜的温度是成功育雏的关键技术,也是提高成活率的重要因素。
保温标准
在孵化后的前两天,野鸭雏鸭应在保温箱或保温室内进行均匀分布的睡眠。两天后,它们应该能在箱子或室内自由活动,并表现出非常活泼的状态。在饲养过程中,所有保温工作都必须以此标准为中心。如果温度太低,野鸭雏鸭会轻轻地啼叫,或者严重时会聚集在热源下堆积,导致压死或扎死其他雏鸭。如果长时间不纠正,它们可能会出现下痢、冻死或病死的情况。初生雏鸭的适宜温度为31℃,之后每天降低0.5℃,一周后每天降温1℃,两周后保持在21℃,通常在三周后可以按常温饲养。
并且在不影响温度的环境下,育雏室尽量多通风换气,确保人在室内不会感到闷热或有氨味,以此作为标准。在13天龄时,育雏室应保持24小时光照,以确保雏鸭有足够的采食时间,满足它们的生长发育需求。从4天龄开始,可以采用18小时光照和6小时黑暗的光照方式。此外,需要合理控制饲养密度,并在夜间安排专人看守,以防止雏鸭堆积和挤压。
饮水开食
雏鸭进入雏舍后,约半小时后应给予0.1%的高锰酸钾水,以帮助清除胎粪。水的温度应保持在20~23℃,并添加适量的维生素C。一周后,可以给雏鸭饮用温开水,之后使用常温水。饮用水的质量要求清洁,可以在水中添加B族维生素,并使用小型饮水器。
并且,在首次饮水后,雏鸭即可开始进食。可以使用蒸煮熟透的小米、碎米或用开水浸泡的雏鸭全价饲料,将其撒在塑料布上,引诱雏鸭进食。根据野鸭喜欢吃流食的习性,从7天龄开始,可以将饲料与水拌合,形成湿糊状供给。在12周龄时,每天喂食6次;在34周龄时,每天喂食4次。
根据不同的日龄,雏鸭的日采食量如下:1-4日龄为8克,5-14日龄为20克,15-29日龄为50克,30日龄以上为90克。
饲养要求
绿头野鸭的饲料主要成分包括玉米粉、小麦粉、豆饼、米糠、鱼粉、骨粉和食盐等。为了满足野鸭野生食性的需求,还会在雏鸭进食的时候添加适量的鱼粉,并且在之后的饲养过程中,要在饲料中天啊及少量的小鱼、小虾、田螺肉、蚌肉、蚯蚓等动物性鲜活饲料。在一个月后,应逐渐减少蛋白质饲料的比例,增加粗饲料的含量,并逐渐增加青绿饲料的饲喂量。
放水训练
放水对野鸭的生长发育和卫生清洁好处非常多。然而,绿头野鸭有可能会害怕下水,从而导致羽毛干燥、无光泽,甚至出现背部羽毛生长困难的情况。因此在饲养的过程中,需要对它们进行下水训练。
雏野鸭的下水训练应从5天龄开始,选择晴朗的天气进行。在第一次让雏鸭下水时,可以让它们在水池中的水深约为10厘米左右行走2-3分钟,等毛稍微干透的时候,将其赶回到室内保温区。
在第一天进行两次放水训练,在第二天增加到3-4次,第三天仍然进行3-4次放水,时间可依次递增,每次10分钟左右最好。随着雏鸭的日龄增加,放水的次数也逐渐增加,放水的时间也不断延长,水的深度也逐渐加深,直到雏鸭适应戏水活动为止。在进行防水训练时,还需要注意这些问题。
防止淹死或受寒而死:确保雏鸭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在训练过程中要密切观察雏鸭的状态,防止它们被水淹过多或过深,同时也要确保水温适宜,避免雏鸭受寒而导致死亡的情况发生。
循序渐进:放水训练应该是渐进的过程,不要等到雏鸭长大后再进行。同时,要明确不可妄想一次或几次就能成功让雏鸭适应水中活动,需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和训练次数。
使用青饲料诱导活动:在训练过程中,可以在水中添加少量切碎的青饲料,以诱导雏鸭增加在水中活动的欲望。这样可以帮助它们更快适应水的环境。
育成鸭的饲养管理
野鸭的育成期为31~90日龄,这一阶段是它们生长最快的时期。通常在90日龄时,野鸭的体型和体重已接近种鸭水平。此后,它们的体重增长速度会变得很慢。在育成鸭的过程中,需要从鸭舍、设网、饲喂以及管理这四个方面分析。
鸭舍
选择建造鸭舍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地势较高、背风向阳、无污染源、交通便利的地点是理想选择。建议多采用半露式鸭舍,这样可以为鸭子提供室外充足的活动场地和水面。水面最好选择河流、水库等活水源,以便于水质的净化。在设计鸭舍、活动场地和水面时,它们的面积之比宜为1:2:3。鸭舍的密度最好控制在每平方米10~15只之间。
设网
野鸭在约50日龄左右,翼羽已经基本长齐,开始学习飞翔。为了防止野鸭飞走,应在活动场地和水面的周围设置逃逸防护网。这种网可以使用尼龙绳编织而成,网目大小适宜为2厘米 x 2厘米。网的高度应与鸭舍相同,并且水面周围的网应该延伸至水底,以防止野鸭通过潜水逃离。
饲喂
喂养野鸭时,可采用全价饲料作为主要饲料,每天喂食3次,饲料的投喂量应为野鸭体重的5%。并且,还应适量添加蔬菜等食物,以补充维生素的需求。
管理
育成野鸭的排泄物较多,容易导致鸭舍的污染,因此需要每天清扫鸭舍并经常更换垫草,同时保持鸭舍的通风和干燥。如果只能提供小池塘作为活动水面,应定期换水以保持水质清洁,并经常检查防逃网的牢固性。
产蛋种鸭的饲养管理
选种
在野鸭70日龄后,需要选择留下公鸭和母鸭。对于留下的母鸭,应注意选择头部较小、颈部较长、眼睛较大的特征。而对于公鸭,则应选择体型较大、健壮且灵活的个体。在饲养方面,可以使用蛋鸭或蛋种鸭的全价饲料,同时要注意饲料中钙和磷的比例。在产蛋高峰期,要特别关注蛋白质含量和喂养次数,以满足母鸭的产蛋需求。
比例
在养殖野鸭时,适宜的密度为每平方米放养8~10只鸭子。公鸭和母鸭的比例应保持在1:5左右,这样可以确保种蛋的受精率达到85%以上。如果公鸭数量过多,会导致饲料浪费并影响母鸭的健康状况。而如果公鸭数量过少,会导致交配不均匀,进而降低种蛋的受精率。
光照
光照对于种鸭的生理活动具有刺激作用,能够促进脑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从而影响产蛋率。在产蛋期,每天的光照时间应保持在15~16小时左右。为了提供适当的光照,可以在每20平方米的鸭舍中安装一只30瓦的灯泡,并将其离地2米高。
拣蛋
产蛋区的墙壁四周应设立适当的产蛋窝,每4只母鸭配备一个窝,窝内要垫上松软干燥的垫草。由于母鸭的产蛋时间多集中在夜间的1:00~4:00之间,因此白天应给予鸭充分的洗浴、运动、晒太阳和交配的机会,以提高产蛋量、受精率和孵化率。为了防止蛋破损、污染和受冻,放鸭后应及时检查蛋的状态。
饲喂
饲养时应使用全价配合饲料,每日喂食3~4次,喂食量应根据产蛋率和气候情况进行调整。在整个产蛋期间,饲料的供应量和营养水平应相对稳定,不应出现剧烈的增减。
管理
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洗浴条件,因为交配主要在水中进行,水面的大小和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种蛋的受精率。交配旺盛期通常在每天早晚,此时应主动将种鸭引导下水,促进交配的进行。
种鸭虽然喜欢水,但不喜欢湿度过高的环境,每天应清扫鸭舍地面,清除湿垫草和粪便,保持舍内干燥。在夏季的闷热天气中,公鸭的性活动可能会减少,受精率也会下降。为应对这种情况,可以在鸭舍的顶部覆盖草席,及时开窗放水,以降低舍内温度。
在冬季,要注意防寒保温措施。放水之前应进行噪鸭,即通过驱赶鸭群在舍内进行圆圈运动,每次进行3~5圈,这样可以增加运动产生的热量,提高鸭群的御寒能力,以防止直接下水受凉而影响产蛋量。
环境
种鸭很胆小,容易受到惊扰,因此应保持鸭舍内的安静环境,尽量减少或避免环境的突然变化和惊吓,以减少应激反应。除此之外,成年鸭具有飞行能力,容易对青年鸭造成压伤。青年鸭活动性较高,可能会影响成年鸭的产蛋情况,因此在不同的日龄阶段,最好将它们分开饲养,以避免相互之间的影响。
关蛋
为了实现种鸭的全年均衡生产,当产蛋率因季节性饲料不足而自然下降时,可以采取人为措施来强制鸭群停产并促进换羽。通过将鸭群集中在短期内停产,并加强饲养管理,可以使其在整齐的时间内重新开始产蛋。关蛋的时间通常在夏季初期进行。
肉野鸭的饲养管理
年幼的公鸭和不用于繁殖的仔鸭可以进行短期育肥,以供应肉鸭市场的需求。
放牧育肥
这是一种经济有效的育肥方法。在放牧前,仔鸭需要逐渐适应生食,并进行脱温和断翅处理。通过逐渐增加外放时间,让仔鸭适应放牧的过程。通常在秋季稻谷收割后,将仔鸭放牧在田地中寻找落谷食物。选择合适的放牧路线、地点和水源,并逐渐扩大放牧范围。在河网地区,应充分利用河道放牧,以确保仔鸭能够采食和饮水而不耗费过多体力。同时要注意天气变化,防止农药中毒的发生。
圈养育肥
当放牧场地有限而饲料条件良好时,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这种饲养方法需要准备简易的棚舍,并确保舍外有水源和陆地运动场。主要使用各种饲料,如小麦、碎米、次稻、玉米、糠麸、块根块茎类和动物性饲料,并适量喂养青料。
此外,多喂养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以促进增加脂肪和肌肉。每次喂料后,应让鸭子进行5分钟的洗浴,然后在运动场上理顺羽毛,安静休息,并确保饮水,以促进肥育。在养育肉鸭时,并不推荐追求"羽毛齐全",不能以"羽毛齐全"作为出售标准。
所以说,在绿头野鸭的饲养和管理时需要养殖者全面考虑饲料供应、水质管理、鸭舍设计等方面。只有通过合理的操作和持续的努力,才能确保绿头野鸭的健康生长和高品质产出。这将为养殖者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并满足消费者对安全、健康食品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