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讨论了人身十二藏府的生理功能,指出了心的主宰作用。并说明了各个藏器的相互联系,从而证明人体是完整的统一体。
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藏之相使,贵贱何如?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校】
【1】中正:《五行大义》卷兰第四引作“中精”。
【2】脾胃:《五行大义》引无“胃”字。
【3】传道:《三因方》卷八《内所因论》引“道”作“送”。
【4】决渎:《五行大义》引“决”作“中”。
【5】气化:《云笈七签》卷五十七第七引作“化气”。
【6】鹦殃:《云笈七签》引“殃”作“殆”。
【7】天下者:明抄本“天下”下无“者”字。
【注】
①十二藏:张介宾说:“分言之,阳为府,阴为藏;合言之,皆可称藏。”
②相使:“相”副词。互相的意思。“使”役也,见《荀子·解蔽》杨注。“相使”即互相役使(联系)。
③贯贱:“贵”谓主(主要),“贱”谓从(次要)。
④悉:详尽的意思。
⑤遂言:“遂”作“竟”解。“遂言”有尽量说完的意思。
⑥君主之官:《灵枢·师传》“五藏六府,心为之主。”人之思想意识,精神活动及藏府功能之彼此协调,和气血通畅,全赖于心的功能,故以君主之官臂其重要。“官”作“职守”解。
⑦神明:包括思想智慧,精神活动等。
⑧相傅:肺有助于心,主治和调节其他内藏,以及营卫气血之作用。
⑨治节:孙鼎宜说。“肺与心同居膈上,犹之相傅也。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藏六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故曰治节出焉。‘治'谓监督其事。‘节'限节之。”
⑩将军:比喻肝性易动及刚强之意。
⑪谋虑:是说肝有主思想活动的功能。
⑫中正:“正”应作“精”。“中精”是说胆为清净之府,藏清汁。“精”作“清”解。
⑬决断:胆为清虚藏器,不偏不倚,故以能出决断喻之。
⑭膻中:《医宗金鉴》卷六十六“心包居隔上,经始胸中,正值膻(音谈)中之所位居,相火代君行事,实臣使也。”按膻中近于心,似君主之臣使,可代心宣令。心之志为喜,故曰喜乐出焉。
⑮仓廪:“廪”(音凛)贮藏粮食的仓库。
⑯五味:孙鼎宜说,“五味,谓水谷之五味。”
⑰变化:指饮食消化、吸收、排泄的过程。
⑱化物:张介宾说:“小肠居胃之下。受盛胃中水谷而分清浊,水液由此而渗于前,精粕由此而归后,脾气化而下升,小肠化而下降,故曰化物出焉。”
⑲作强:即精力,见《敬斋古今黈( tǒu )》卷六。
⑳伎巧:“伎”与“技”通。萧吉说:“水性是智,智必多能,故有伎巧。”
㉑三焦:姚止庵说:“三焦者,总括乎一身,宗、营、卫三气所生,水道所出。六府之中有三焦,虽无形而有气,虽无体而有用。”
㉒决渎:张介宾说:“决、通也,渎,水道也。三焦气治,则脉络通而水道利。”
㉓州都:孙鼎宜说,“膀胱者,津液所聚之处,犹人之所聚,曰州、曰都,放曰州都之官。”
㉔气化:饮水入胃后,经脾之输布,工归于肺,又经肺之气化作用,输入膀胱,再经膀胱气化,下出为溺。
㉕以为:“为”作治解,见《素问札记》。
㉖使道:是说十二宫相互联系之道。十二官危,使道闭塞与上“于十二官不得相失”相对
【译文】
黄帝说:我希望听你讲一下十二藏器在人体内的相互作用,有无主从的区别?岐伯答说:你问得真详细啊,我尽量说一下吧。在人体内,心的重要性就好比君主,人们的聪明智慧都是从心生出来的。肺好象是宰相,主一身之气,人体内外上下的活动,都需要它来调节。肝譬如将军,谋虑是从它那儿来的。胆是清虚的藏器,具有决断的能力。膻中象个内臣,君主的喜乐,都由它透露。脾胃受纳水谷,好象仓库,五味对人体的营养给用,是由它那儿产生的。大肠主管输送。食物的消化、吸收、排泄过程是在它那儿最后完成的。小肠的功能,是接受脾胃已消化的食物后,进一步起到分化作用。肾是精力的源泉,能产生出智慧和技巧来。三焦主疏通水液,周身行水的道路,是由它管理。膀胱是水液聚会的地方,经过气化作用,才能把溺排出体外。以上十二藏器的作用,不能失去协调。当然,君是最主要的。它如果得力,下边就能相安。这是根本的道理。如果依据这个道理来养生,就能长寿,终身不致有严重的疾病。如果根据这个道理来治天下,国家就会非常昌盛。反之,如果君不得力,那么十二宫就成问题了。而各个藏器的活动一旦失去联系,形体就会受到伤密。对于养生来说,这样是很不好的。对于治国来说,这样作,国家就有败亡的危险,实在值得瞥惕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