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村民致富增收吃下“定心丸”(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王晓颖 通讯员 吴维刚
鱼塘清澈的水面倒映着蓝天白云,山间的绿草地上一群群毛茸茸的雁鹅正在欢快地觅食青草,四周青山连绵,绿树成荫……立夏后,杨绍良的养殖基地里一片生机勃勃。回乡创业3年时间,他就成功创办了一个占地100多亩、年产值达100多万元的生态养殖园。
今年49岁的杨绍良出生于江西抚州市黎川县农村,中学毕业后,便外出打工创业。虽然在外漂泊了多年,他始终挂念家乡的这片青山绿水,2018年春节前夕,杨绍良毅然决定返回家乡创业,和家人团聚在一起。
创业初期,他经历了艰难的摸爬滚打。刚回到家里,经过一番实地考察,杨绍良决定养殖黑鱼。2019年养殖场开工建设,他便整天泡在工地,很快50多亩鱼塘开挖出来了,一栋两层的生产生活用房盖起来了。随后,他从外地买来了20多万尾黑鱼鱼苗,每天用新鲜的小鱼投喂,就这样拉开了返乡创业的序幕。
可是万万没有想到,鱼苗刚放下去不久,一场特大的春雨一夜之间将他的鱼塘全部冲毁,鱼苗也大部分冲走,一下子便损失了几十万元,让他在返乡创业路上遭遇了当头一棒。
这次惨痛的失败,并没有让杨绍良灰心丧气。他打听到临近南丰县有一家雁鹅养殖公司,不仅提供养殖技术,赊养饲料,还负责回收商品鹅和种蛋,这种订单养殖业不仅回报快,而且风险小,让他重新树立起了信心。
杨绍良又重整旗鼓,一边修复鱼塘,放养田螺;一边种植象草,开始养殖商品雁鹅。鹅粪不仅可以作为田螺的饲料,还能作为象草的肥料,这样既不污染环境,还能达到循环综合利用的效果。
由于及时调整了养殖品种,通过出售田螺和商品雁鹅,当年杨绍良便挽回了养殖黑鱼造成的损失。
“经过3年的努力,我的养殖场已经初具规模,今年产值便可以达100万元以上。”杨绍良充满信心地说,今后,他要进一步完善养殖场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养殖规模,将雁鹅养殖业做成品种齐全、集养殖和加工为一体的一条龙产业链。
无独有偶,在黎川县日峰镇返乡创业者王海辉创办的葡萄基地里,一串串又大又圆的葡萄挂满了枝头,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采摘。
“日峰镇是县城所在地,在这里种植葡萄方便了县城居民的采摘,不仅不愁销路,而且可以卖到一个好价钱。今年我的葡萄产量达到3万公斤,产值达到50多万元。” 王海辉是该县龙安镇人,几年前从福建省石狮市返回家乡,创办了这个葡萄园。为掌握种植技术,他到处虚心请教,边干边学,终于掌握了施肥、防虫、剪枝等葡萄种植的关键技术。
杨绍良和王海辉返乡创业的成功,并不是个例和偶然。近年来,黎川县出台了多项优惠政策,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先后吸引了500多名务工人员返乡,他们在农村创办家庭农场和合作社50多家,从事胭脂柚、洋芋、葡萄和黄牛、雁鹅等特色农产品的种养殖业,开发出了黎川洋芋粉丝、胭脂柚和黎川黎米等特色品牌农产品,推动了该县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生产,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此外,黎川县围绕陶瓷、新型材料、香榧、油画、旅游、现代物流六大重点支持产业优势,结合“双返双创”“三请三回”、产学研合作等活动,不断积极探索创新以情招商、以商招商新模式,激发一批赣籍在外优秀人士纷纷返乡投资兴业,掀起了返乡创业的热潮。
在大力吸引赣籍人才回乡投资创业的同时,黎川县也在不断加大扶贫产业建设力度,帮助农户脱贫增收。依托生态优势,该县有序推进胭脂柚品牌化、产业化发展,投入胭脂柚资产收益资金544万元,物化了3个胭脂柚经营主体共800余亩,每年可促进28个村集体经济共增收55万元,其中的70%以分红、脱贫专岗等形式用于农户,带动800余户困难农户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