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秋的会东大地,满目葱茏,瓜果飘香。
近年来,该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不断创新产业发展模式、优化区域布局、培育壮大水果种植产业,推动水果种植产业向规模化发展、向优势特色区域集中,为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规模种植增效
时下正是芒果成熟的季节。在会东县铁柳镇可河村,沉甸甸的芒果缀满枝头、树梢。
“我们生产的芒果果大、味香、甘甜可口、营养丰富,在市场上走俏得很。”铁柳镇可河村贵飞芒果种销专业合作社社长王向科指着一枚黄里透红的芒果对记者说。
铁柳镇可河村地处金沙江畔干热河谷,土壤肥沃,日照充足,是种植芒果的黄金区域。近年来,地方政府因势利导,着力提高果农芒果种植的积极性,不断推动芒果产业发展壮大。
“‘先找婆家,后生闺女’,稳赚不赔。”王向科介绍说,合作社成员种植的芒果通过种销专业合作社和周边县市的经销商订立产销协议,不但避免了生产的盲目性,还有效解决了销售疑难。截至目前,仅可河村贵飞芒果种销专业合作社就有成员126户,标准化芒果园1200余亩,总产量达480万斤。
除了以销定产切实解除果农后顾之忧,会东县还积极推广连片种植、施用农家肥、及时进行品种改良、淘汰退化劣质品种,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激发群众水果种植的积极性。
通过一系列切实有效的举措,为水果规模化、产业化种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截至目前,会东县仅芒果种植面积就达4.01万亩、产量4.35万吨、产值2.12亿元。
特色产业增收
“我们种植生产的石榴个体大、颜色鲜艳,深受消费者青睐。”在占地近900亩的会东绿源软籽石榴专业合作社石榴园里,合作社经理马金中举着一个重约1市斤的石榴对记者说。
会东绿源软籽石榴专业合作社地处铁柳镇境内,2016年被评为“州级示范合作社”;2017年被评为“省级示范合作社”;2018年被评为“国家级示范合作社”;2018年合作社产品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并成功注册“鲹鱼河”商标。目前,该合作社已建成分拣车间1500平方米、办公楼400平方米、15条山地运输单轨等基础设施,种植、养殖、康养、旅游为一体的生态农庄初具雏形。
在分拣车间里,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忙碌着:有的在给石榴分级,有的在打包装箱,有的在为打包装箱后的石榴预冷……
“在这里做工,每天可收入100元左右。”前来打暑假工的当地在校大学生赵帮燕乐呵呵地对记者说。
据悉,该专业合作社的石榴全部采用人工除草、生物防治病虫害,每年石榴采摘季节,每天可就地解决劳动力100余人。
说起石榴种植,今年56岁的姜州镇山北村2社果农张志军喜滋滋地对记者说:“发展经果林,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生态效益,好得很。”采访中得知,他家种植石榴80余亩,2020年初产果60000余斤,收入15万元,仅此一项,人均纯收入3万余元。
群羊过河头羊带。在产业大户的带动下,会东县石榴种植产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截至目前,该县石榴种植面积已达6.12万亩。
”
好日子越过越甜
“我家每个季节都有水果成熟,错峰上市,这样既减轻了劳动强度,又降低了种植风险。”说起水果种植产业,正在果园里给冬桃套袋的姜州镇坝心村5社果农杨发军有自己的一本致富经。
走进杨发军家的果园,红彤彤的桃子娇艳欲滴;黄橙橙的梨子夺人眼球……杨发军的妻子正在蓊蓊郁郁的果树下林里清理杂草。她头顶的雪梨碗口般大小,把树枝压得垂下了腰。
采访中得知,杨发军家2016年成立种植家庭农场,种植雪桃50余亩,2020年产果80000余斤,收入20余万元,仅此一项,人均纯收入5万余元;2021年试种风味玫瑰(属李子类)10余亩,预计丰果期亩产4000斤,按目前市场价每年可产生经济效益约15万元。
像杨发军这样的水果种植大户,仅该镇就有10余户。据悉,近年来,会东县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截至目前,该县工商登记注册农民合作社520家,在县农业农村局登记备案314家;家庭农场及种养殖大户纳入全国家庭农场名录库管理2961户,工商登记注册1072户,在县农业农村局登记备案的家庭农场共计750户。
政府引导,大户带动,会东县掀起了一浪又一浪水果种植热潮。截至目前,该县水果种植面积15.84万亩,产量达11.6万吨,产值达8.36亿元。
果子熟了,果农笑了。会东县水果种植走出了一条“产业+环保”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群众的致富渠道越走越宽,好日子越过越甜。
记者 赵海华
编排 孔维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