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种植面积近4万亩,种植品种20余个,其中赤芍、桔梗人工种植面积居全省首位。”这是记者在依兰县召开的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了解到的。
2019年,依兰县依然把发展北药产业作为“调整种植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壮大农业经济”的重要抓手,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投入、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模式,全力把“关东药都”的美誉越叫越响。
夯实“根基” 标准化种植基地迅速兴起
这几天,依兰县江湾镇土城子村依兰大市场北药种植基地格外热闹,伴着拖拉机的轰鸣声,农户们正在田间忙着播种赤芍、桔梗、白术等药材,这片田地前年种植的还是玉米。“种玉米增产不增收,种中药材收入是种植玉米的3到5倍。”村民兴奋地说。如今中药种植成了村里的支柱产业,而且还成了农民增收最大的“摇钱树”,村民实实在在发了“药财”。
中药材产业要发展、要振兴,基地建设是源头,是根本。为此,近年来,依兰县成立了北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建立北药产业开发协会,在项目和资金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好政策恰似春雨润物,促使种药大户、药材专业合作社、药农经纪人大批涌现,规模化、标准化的药材基地在依兰县迅速兴起。
截止到2018 年末,依兰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近4万亩,其中规模化、标准化种植面积超过3.5万亩。种植品种包括赤芍、桔梗、板蓝根、防风、苍术、白鲜皮、黑枸杞、黄芪、黄芩、人参、党参、苦参、沙参、灵芝、五味子、玉竹、月见草、薏苡仁、菟丝子等20余个品种。特别是赤芍、桔梗的种植面积均处于全省首位。通过示范基地(园区)建设,起到了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依兰县内种植的中药材有20多种,图为合作社种植的苍术
挺起“脊梁” 多个道地药材品牌在成长
“道地药材可是个宝,它是中药材中的精品。它的价值不仅在于品质佳、疗效好,更因为它是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产物,具有唯一性和稀缺性,因而它是发展中药材产业的首选对象。”据依兰县农业局负责中药材的工作人员介绍,一个地方的道地药材,凭借它的天然品质优势,最有条件成为当地药材的龙头,产业的脊梁。
近年来,依兰县在振兴中药材产业过程中,优先在具有品质优势的药材上下功夫,2018年申请完成“依兰赤芍”、“依兰苍术”、“依兰桔梗”、“依兰红菇娘”等国家地理标志商标产品认证;申请完成“依八味”、“三姓庄”、“三姓府”、“三姓堂”、“三姓药业”、“五国头城”等药材登记商标注册,共计30件商标类别;完成“关东药都”、“情药谷”、“芍药花海”域名注册。通过实施依兰道地北药知识产权保护,为提高市场知名度和产品竞争力打下了坚实基础,对北药产业不断做大做强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依兰县北药种植基地
打造“引擎” 北药加工销售提档升级
中药材加工能力差,一直是制约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短板”。为了改变长期以来卖原料很少卖成药、产业链条短、市场空间小、始终处在产业链和价值链低端的被动局面,近年来,依兰县把振兴中药材加工业作为振兴整个产业的重要抓手,通过加工能力的增强和加工水平的提档升级,为整个产业腾飞打造引擎。
去年,依兰县从北京和心诺泰药业引进巴布剂、退热贴等4条生产线新建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9亿元,分三期建设。主要包括:新建8565平方米现代化车间,设置橡胶膏剂、黑膏药、中药巴布剂、退热贴4条生产线。目前,新生产线已经投产使用。
依兰县良好的发展环境与项目基础是企业选择入驻该县的重要原因,北京和心诺泰药业董事长龙本威说:“依兰有全国中药深加工的明星企业,有一定的产业基础。更重要的是依兰县委、县政府对于北药产业发展具有创新意识,我们认为依兰有良好的发展外用药的产业环境,这就是我们的来依兰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