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是一个重要的优异油料和青绿饲料作物。目前全球油菜种植面积达4.875亿亩,2012年产量超过6060万吨。中国年种植面积超过1亿亩,菜籽产量超过1,000万吨,面积和总产均居世界首位。我国的植物油生产总量仅能满足国内1/2-2/3的消费市场,每年油菜籽进口量保持在200万吨,是世界上主要的油菜籽进口国。贵州省2012年夏收油菜面积745.44万亩,油菜籽产量78.18万吨,但菜籽油仍还有一半的缺口需要从外省调进。

一、油菜的主要种类

1.白菜型油菜:有北方小油菜和南方油白菜(甜油菜)两种。分布在中国西北,华北和南方各省。植株矮小,分枝少,结角少,种子有褐色、黄色或五花子色,千粒重2-3g,产量70~120公斤/亩;含油量一般在35%~38%,营养低,品质低,抗病力弱。代表品种为浠水白。

2.芥菜型油菜:通称高油菜、苦油菜、辣油菜或大油菜,以云贵高原区和蒙新内陆区分布最多。植株高大,株型松散,角果细而短,种子有辣味,呈黄、红、褐色或黑色,千粒重1.5~2.5g左右,产量50~100公斤/亩;含油量一般在30%~40%,营养低,品质低;抗旱、耐瘠性较强。代表品种有金油菜、朱砂油菜等。

3.甘蓝型油菜:又称洋油菜,是目前我国种植面积最多的一种。植株高大或中等,角果较长,种子黑或黑褐色,粒大饱满,千粒重4~6g,产量125~300公斤/亩;含油量一般在42~55%左右,营养高,品质好;抗病力强,耐寒、耐湿、耐肥。代表品种有油研系列、宝油系列和中油系列。

二、油菜区域分布与特点

我国分为冬油菜(9月底种植,5月底收获)和春油菜(4月底种植,9月底收获)两大产区。冬油菜面积和产量均占90%以上,主要集中于长江流域。划分为上、中、下游三个区:

1、长江上游优势区:该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面积、产量分别占长江流域的27%和27%。贵州省油菜生产在全国排名第7位。在长江上游36个优先发展县市中,贵州有10个县市,2008年以来,被列为全国17个油菜籽重要收购产区之一。

2、长江中游优势区:该区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和河南信阳地区。种植面积、产量分别占长江流域的59%和56%。

3、长江下游地区:该区包括江苏、浙江、上海。面积、产量分别占长江流域的14%和18%,是长江流域菜籽单产水平最高的产区。

由于气候土壤等原因,长江上游地区油菜成熟要早于中游地区约15天左右,中游地区比下游地区要早20天左右。油菜的生产由于和水稻种植存在季节矛盾,需要培育早熟品种。

三、“双低”甘蓝型油菜

双低油菜是指油菜籽中芥酸含量小于1%,饼粕中硫甙含量小于30umol/g•饼。芥酸含量高,就会导致油酸、亚油酸含量偏低,硫甙本身并无毒,但在酶的作用下会生成有毒物质。菜油的营养价值取决于其中油酸、亚油酸、芥酸、亚麻酸等各种脂肪酸含量。油酸与亚油酸均属人体必须脂肪酸,脂肪酸碳链变短,在人体内更易消化吸收。可降低人体内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软化血管壁,阻止血栓形成,因而对防止心脏及多种心血管疾病有显著作用。双低菜籽油的油酸含量达60%以上,脂肪酸组成是植物油中最合适的,因而被称为“东方橄榄油”。

过去10年,我国大力推广的“双低”油菜主要是甘蓝型油菜,目前种植面积已经超过总面积的80%。白菜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因芥酸和硫甙含量高,导致营养低,品质差,同时产量低,目前主要在云贵高原和西北部有少量种植面积。

四、贵州省油菜种植现状

毕节、安顺、黔西南和六枝地区位于贵州中西部,是贵州省油菜主要生产区域。其中安顺地区油菜年种植面积约85万亩,毕节地区约80万亩,黔西南约为62万亩,六枝约为8万亩,占全省油菜种植面积的31.5%。境内气候适宜于油菜种植,菜籽商品率高,且又是用养地作物,是农户种植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历史等诸多原因,整个地区油菜品种原始,生产水平还不高。

2012年贵州省油菜研究所对我省安顺市、毕节地区、黔西南州和六枝特区的油菜种植情况进行了调查,涉及9县(市),覆盖42个乡镇中的86个行政村,共走访了53家农户。随机收取样品167份,其中芥菜型油菜(苦油菜、金油菜、朱砂油菜)占162份(占总数的97%),白菜型油菜(浠水白)占2份,甘蓝型油菜仅占3份。品质分析显示,芥酸含量分布为0.13~44.13%,其中165份材料芥酸含量高于1%(占98.8%),芥菜型油菜的芥酸含量普遍在20%以上;硫甙含量分布为24.39~168.43umol/g•饼,其中166份材料芥酸含量高于30umol/g•饼(占99.4%),芥菜型油菜的硫甙含量普遍在100umol/g•饼以上。167份样品中只有1份是目前推广的双低甘蓝型油菜,其它样品全部是双高或单高材料。

安顺地区在调查中涉及西秀区、镇宁县、普定县和平坝县,共走访了12个乡镇中的31个行政村,随机取样52份,其中除了在西秀区取样获得2份甘蓝型油菜,其余50份全是芥菜型双高油菜材料。毕节地区在调查中涉及织金县和黔西,共走访了9个乡镇中的14个行政村,随机取样18份,全是芥菜型双高油菜材料。黔西南地区在调查中涉及普安县、安龙县和贞丰县,共走访了19个乡镇中的38个行政村,随机取样89份,其中白菜型油菜2份,其余87份全是芥菜型油菜。89份材料全是双高材料。六枝地区在调查中走访了2个乡镇中的3个行政村,随机取样8份,除了1份甘蓝型油菜外,全是芥菜型双高油菜材料。

五、油菜的轻简化栽培技术

(一)撒播栽培技术

油菜撒播是油菜种植的一种方式,如能按其配套的栽培技术进行栽培,不仅能获得高产,而且能较大程度地节约生产成本,特别是劳动力的投入,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上的纯收入和单位劳动生产率。其配套技术的主要环节应做到:

1、撒播前准备

(1)翻犁:水稻及其它前茬作物收获后,利用收获后的土壤湿度,及时翻耕,耕深20厘米,细犁不漏犁,保证耕翻的质量。

(2)施基肥:亩施有机肥1500公斤加普钙25公斤,或亩施复合肥25公斤,将上述肥料均匀撒施于耕翻后的土面,有机肥也在耕翻前先撒施再耕翻。

(3)开厢碎土:施肥后进行开厢碎土工作。厢宽应根据土壤和地势的排水性能而定,一般厢宽3米左右,沟深15-20厘米,地势平坦,地下水位高,排水差的土壤,厢面1.5-2米,厢深25-30厘米。结合开厢进行碎土平厢工作,做到厢面平整,土粒粗细适度(粘重土壤块直径5-8厘米;沙地土壤结构较差的细砂地田块,要求土面不过平、过细,有明显的土壤缝隙以利于撒播种时种子落入土壤缝隙内)。土壤和施用肥料充分混合相融。

2、播种:

(1)选用良种:选用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这些品种不但高产,且营养品质好,含油量高,有利于从高产和加工增效中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我省育成的油研系列、宝油系列以及黔油系列等杂交油菜,都是首选品种。

(2)用种量:撒播油菜的用种量视播种时的天气状况、土壤湿度、整地好坏以及耕作管理水平而定。根据有关研究和生产实践经验,一般每亩用种量掌握300—400克为宜。天气适宜、土壤湿度好、耕作管理水平较高可适当少些;天气炕阳、土壤墒情差、耕作管理粗放播种量则宜适当多些。

(3)种子处理:为了使种子撒播均匀,减少匀苗、补苗的工作量,要求种子中掺入一定数量的细土(或煤灰拌磷肥等)混合反复拌匀,以利撒种。加入量每亩可用细土15—20公斤,拌种时如拌种材料较干燥,可少量加水使其湿度合适,使撒种时既疏散又不扬灰。

(4)撒种:选择雨前和雨后及时撒种,也可利用稻田和旱作前茬收获后的土壤湿度及时翻犁及时撒种。将一定面积上拌好填充材料的种子按该面积田块厢数(或面积)分成若干份,每份均匀撒播于相应面积的厢内,撒种时每次出手种了量要少,并尽量让种落入厢面上,可反复进行1-2次撒完,使其落种更加均匀。

3、匀苗、定苗

(1)留苗密度:撒播油菜相对于育苗移栽而言是以密度取胜。但不同条件要求留苗的变幅也较大,土壤肥力较好,耕作管理水平和施肥水平较高,栽培品种丰产潜力大,播种期较早等,一般每亩留苗3-4万株即可。

(2)匀苗时间:3-4片真叶是进行第一次匀苗,5-6叶时进行第二次匀苗,按上述留苗标准留足苗数。

4、追肥

除施用基肥外、追肥是获得撒播油菜高产的关键。必须严格落实和实施。

(1)第一次追肥:在2-3片真叶时进行,亩用尿素5-6公斤在雨前或雨后叶片无露水时均匀撒施于油菜田内。

(2)第二追肥:在7-8片真叶时,亩用尿素9-10公斤,同样利用雨前或雨后无露水时均匀撒施于油菜田内。此次施肥是建立撒播油菜的关键所在,施用量视下列情况而定:前期施基肥或土壤本身肥力好可适当少施;整地时未施基肥,土壤肥力差,播种迟,苗势差则适当多施。

(3)增施硼肥:为防止花而不实,提高油菜结实率,要求每亩增施硼砂0.5-0.8公斤。施用方法是结合第一次或第二次追肥时,将硼砂均匀混合于尿素内,随着追施肥料撒入土内。

5、防治虫害:蚜虫严重时,用氧化乐果或其它有效农药防治1-2次。

6、收获:成熟后按当地收获方式及时收获脱粒。

(二)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

1、播栽前准备

(1)选用良种

(2)种子处理。必须选用高质量的种子,要求种子水分不高于9%,纯度不低于95%,净度不低于97%,发芽率90%以上。播种前,应晒种4-6小时,提高发芽率。针对当地各种病虫害可能发生的程度,应选择相应防治药剂进行拌种,及时灭杀种子表面的病菌,提高播种后的抗病虫害能力。

2、播栽

(1)机械选择。在播种机具选择上,应根据土壤墒情、前茬作物品种以及当地播种机使用情况,优先选择具有一次完成浅耕灭茬、开沟作畦、播种、施肥(复合肥50公斤每亩)等多种工序的联合直播机,或少、免耕油菜精量播种机。按照机具使用说明书要求进行作业。

(2)播种。播种期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上、中旬,提倡早播。播种量0.2kg~0.5kg/亩,播种深度5mm~25mm,油菜出苗株数应不少于3万株/亩。播种期推迟时应适当加大播种量。

用联合直播机将前茬秸秆粉碎灭茬还田,同时进行旋耕开沟、播种和施肥一次性完成播种工作。必须指出,开沟深度、宽度各地应根据当地土壤类型、气候条件、作业习惯在此基础上适当调整。在有灌排条件地方,要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排灌,以保证顺利播种。

3、田间管理

(1)苗期除草。苗后喷施除草剂在油菜4~5叶期进行,选用选择性除草剂防除油菜中的单、双子叶杂草。

(2)后期病虫害防治。苗期主要防治蚜虫,苔花期主要防治菌核病,在油菜初花期主要防治菌核病、霜毒病。

4、收获

(1)收获方式与机具选择。油菜机械化收获分为联合收获和分段收获两种方式。各地应根据油菜种植方式、气候条件、种植规模、田块大小等因素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收获方式。

(2)收获时机选择。采用联合收获方式时,应在全田90%以上油菜角果外观颜色全部变黄色或褐色,成熟度基本一致的条件下进行。采用分段收获方式时,应在全田油菜70~80%角果外观颜色呈黄绿或淡黄,种皮也由绿色转为红褐色,采用割晒机进行割晒作业;将割倒的油菜就地晾晒后熟5天~7天(根据天气,晾晒时间可以再延长),成熟度达到95%后,用捡拾收获机进行捡拾、脱粒及清选作业。

5、收后菜籽处理与保存

联合收获后的油菜籽含水率高,极易发生霉变,应采用烘干机及时烘干,没有条件的地区应及时晾晒,以防霉变。分段收获的菜籽含水率普遍比联合收获的低,对于田间晾晒充分菜籽含水率低于10%的,可以不再烘干和晾晒,否则应及时烘干或晾晒。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