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兴镇池花村加后屯贫困户蒙冬梅在加后养蜂场管理蜜蜂图。周雯摄_副本.jpg

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兴镇池花村加后屯贫困户蒙冬梅在加后养蜂场管理蜜蜂。通讯员 周雯 摄

③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兴镇池花村(0012号)蜂场图。覃泉榕摄_副本.jpg

蜂箱中的蜜蜂。通讯员 覃泉榕 摄

都安位于桂西北,地处滇黔桂石漠化重点治理片区,石山巍巍,素有“九分石头一分土”之称。都安森林资源丰富,花草树木繁多,蜜蜂养殖条件得天独厚。

今年3月份,都安瑶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联合都安神瑶蜂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大兴镇池花村建立中华蜜蜂养殖示范基地,拉开了都安发展村集体生态养蜂产业的序幕。基地由池花村党支部牵头,采取“党建+合作社+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利用自治区统计局赞助村集体经济的50万元投资购买蜂箱、蜜蜂,建设蜂场。都安神瑶蜂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技术支撑、培训和巡场指导,在蜂场所在村屯培训、指定贫困户作为蜂场管理人,负责日常管理看护。蜂场管理人、公司、合作社按4:2:4的比例分成。当前,池花村及周边村屯建设了10个标准化生态蜂场,每个蜂场集中养殖30箱中华蜜蜂,加上基地的120箱,养蜂规模达420箱,预计今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4至5万元,带动蜂场管理人每户增收4000至6000元。

“池花村通过发展甜蜜事业助力脱贫攻坚,下一步将投资35万元在村里建设养蜂示范基地,把村子打造成集蜜蜂养殖、生态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蜜蜂产业村。”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兴镇池花村党支部书记蒙汉泼说。

禁养产业向“规模化、生态化、可持续化”的甜蜜事业转型升级,是都安做出的重要举措。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永顺村以往依赖竹鼠养殖脱贫致富的转产难题摆在眼前。永顺村委利用东西部协作10万元资金和第一书记5万元经费因地制宜投入“甜蜜事业”,引领村民大力发展蜜蜂产业。村委副主任邱祥稳抓住时机成立了广西都安桂源种养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村民走上科学化养蜂致富之路。

“每个星期都要观察,如果发现蜂王飞走要马上报告,及时对接神瑶公司进行补蜂。”合作社负责人邱祥稳耐心地和社员交流,“这一箱按照这个进度,下半年能收8至10斤蜂蜜。”

邱祥稳是一名党员也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他拥有丰富的蜜蜂养殖经验。农户往年养蜂基本上都是散养,没有科学技术支撑,蜜蜂集体“出走”现象时有发生,现在有了技术指导,村民对养蜂信心满满。

“邱祥稳上门指导养殖蜜蜂,我对今年脱贫的信心又增加了不少。”永顺村龙马一队贫困户顾建坤养蜂多年,但苦于蜂王出走,在通过科学养殖后,现已发展蜂群10多箱,成了村里的养蜂大户。“养蜂投入的资金和时间少,见效快,一箱蜂的蜂蜜一年可卖800至1200元。有时间我也上山抓蜂王,每次也能得到两百元左右的收入。”顾建坤说。去年他家仅蜜蜂养殖收入就达到1.5万元。

“养蜂致富带头人村里就有5位,是我们村今年脱贫摘帽的主要力量之一。”邱祥稳介绍说,全村已发展蜜蜂250箱,预计年销售额将达到20万元,蜂农人均增收6200元。

据悉,都安瑶族自治县已建设了152个蜂场3700个蜂箱,带动广大贫困户参与蜜蜂养殖,激活了贫困家庭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吹响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号角。(通讯员韦青锐)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