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收录于《农业信息化》2022年第12期,目次36
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方针的全面落实,河蟹养殖成为了水产行业的支柱产业。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河蟹养殖对生态系统的作用与服务会产生一定的冲击。河蟹养殖将对水体生态环境有所损害,不利于对水源的保护;大规模的养殖造成了野生动物种群退化以及过度进行湖、海捕鱼,不利于促进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尽管河蟹养殖已是一个高投资高回报产业,但要实现河蟹养殖实现脱贫致富及获得更多利益,还需从种质、饲料、设备等方面进行规范,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发展保险扶持,确保农户利益;强化行业间的协作,才能促进河蟹产业的生态化持续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河蟹养殖;前景
在党的十九大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指出应当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推动乡村经济及文化的全面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大力发展河蟹养殖产业能够有效迎合乡村振兴相关要求,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方针的全面落地。
河蟹养殖中存在的问题
1.1 河蟹养殖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
一是对水体的主要生态环境造成损害。目前,河蟹养殖模式包括围网养殖、池塘养殖和水田养殖。这3种方法均与不同水域的生态环境有关。围网饲养对非围网区的底栖动物和生态环境造成了直接损害。目前,大部分地区在沿湖区进行了水塘的建设,造成了大片的湖泊生态环境损害。随着国家对湖区进行了严密的围网管理,多数的河蟹养殖都改为新建环湖区域或新建水塘,对生态和水资源造成的影响并不明显。但同时,还应进一步讨论水塘河蟹的生态养殖标准。稻田养殖河蟹增加了稻米和河蟹的产出,会降低其他动物的生存空间。此外,由于池塘中的虾塘混合饲养,使得水面始终处于一个特定的水平,烘烤后的稻田,沼气释放得较少。在池塘养殖的河蟹中,沼气的释放量是下降,还是上升,尚需进一步分析研究。在河蟹养殖的孵化过程中,由于河流两侧的浅水水体中存在着大量的喜旱莲,造成了当地河流的水生植物的损害。而蟹爱吃螺蛳,在饲养期间要投入大量的螺蛳,而螺蛳生活在浓密的海藻中,很难捕捉到,河流中的螺蛳是通过将海藻给切掉,然后将其分开方式来捕捉的,这对沉水中植物特别是螺蛳爱栖息的草本植物造成了严重的损害[1]。
二是释放养分导致对水体造成污染。在河蟹的池塘饲养中,为了达到良好的养殖效果,常常会投入较多的饲料。过量的鱼饵(主要是小杂鱼)和玉米、小麦为主的颗粒状的营养成分,以溶媒和非溶媒形式直接流入水中,后者主要是由于水中的环境因素而导致的,另外一些则是沉淀在淤泥中,随着淤积排出而流入水中,导致土壤养分元素N、P等在水中的浓度显著提高。在河蟹的池塘中,为了改善河蟹的生活环境和水质,大多采取了高密度的水生植物来进行生态化的饲养。夏季气温较高水生植物会消耗很多的氧,因此,在池塘中为确保足够的氧,往往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更换。特别是在天气炎热的时候,几乎每天晚上都要换水,所以很多养分会被排到养殖区域外的河水或者湖中。而对湖塘进行的围网饲养,则会对水体造成直接的污染,使网围区域内的泥沙沉积量不断增加。
1.2 河蟹养殖经济效益高开低走
河蟹产业有着较广的涉及面以及较强的带动性,在河蟹产业发展之初,江苏省泗洪县精心打造了“大闸蟹”这一特色农产品品牌,并借助螃蟹节活动开展带动了旅游、商贸以及物流等产业的高速发展。河蟹销量的不断提升也推动了当地经济效益的全面增加,提升了河蟹养殖户的收入,这也和乡村振兴战略方针中的“特色产业带动经济发展”不谋而合。同时当地政府部门也认识到了河蟹产业所具备的经济价值,因此不断进行媒体宣传推广,泗洪县大闸蟹在全国范围内有了较广的知名度,例如苏宁、京东、淘宝等电商平台也有相应的专卖店。但近三年来,泗洪县的河蟹经济收益却呈现出不断下滑的趋势,这主要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养殖户了解了河蟹养殖产业优势,不断增加养殖密度,市场竞争逐渐激烈,为了获得更高的销量,养殖户不得不大幅降低河蟹产品价格。与此同时当地政府部门未能对河蟹产业进行良好的管理,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河蟹养殖产业组织化程度较低,导致恶性竞争严重,导致河蟹产业的经济效益不断下滑,河蟹养殖户面临着较为严峻的经济压力[2]。
1.3 河蟹养殖发展的问题
河蟹养殖会对水体的主要环境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损害,造成物种多样性的显著下降,从而对环境的净化产生不利的作用。可以说,河蟹水产养殖发展严重损害了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的生态安全,因此,政府管理部门不应只注重发展本地的经济,而忽略了其生态环境问题。
河蟹养殖未来发展对策
2.1 规范河蟹养殖,降低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2.1.1 建设水塘。完善的河蟹品种质量规范,建立河蟹的苗圃,从亲代到幼;三大扣蟹繁育过程必须重视品种质量,仅注重一两项,无法形成一个合格的河蟹良种场[3]。
2.1.2 使用人造食物。为了河蟹水产养殖业真正实现生态化,必须加强人工配合饲料的使用,减少对湖、海自然鱼类的过分使用,在全国范围内加强对河蟹养殖、捕捞规范管理,对各类水体中的野生和杂鱼加以限制。调查显示,合理使用人工配合物可以有效地降低养蟹塘中的氮、磷负荷。对低档的鱼虾进行人工饲养,例如鲢鱼、贝类等,以取代野生鱼,实现真正的生态化。
2.1.3 改进饲养设施。除了增加优良的水生植物的栽培,还应采取改善水质、降低污水排放量或采取循环式生态养殖的措施,从而降低对周围水域的污染[4]。
2.2 加快河蟹产业组织创新建设,提升河蟹养殖产业组织化程度
要想有效遏制当前泗洪县河蟹产业经济效益高开低走这一问题,必须要加快河蟹产业行业组织建设,政府部门充分发挥自身的带头作用,引导河蟹养殖户以及养殖基地有序开展规模化生产。在生产过程中能够享受到信息、技术以及销售等方面的配套服务,养殖户和龙头企业之间进行直接的交流与沟通,这对于泗洪县河蟹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大有裨益。政府部门要积极探索河蟹专业组织的全新模式,对组织管理机制进行改良与优化。通过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与实施来充分保障河蟹产业链中各方的合法权益,可以引导养殖户成立并加入各级河蟹产业协会,利用规范运作以及强化服务等方式,让河蟹产业协会充分发挥出自身所具备的产销连接、出口价格协调等层面的作用,切实增强河蟹产业组织化程度。当地政府部门还要严格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方针中的基本要求,将河蟹养殖户的切身利益作为核心,充分发挥现代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并与各大电商平台达成良好的协同,共同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助农活动,为河蟹产品走出乡村,走向城市营造良好的环境[5]。
2.3 加强部门合作,合理发展河蟹养殖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夯实振兴乡村实现现代富裕的产业基础。贫困地区受生产环境条件差等约束,产业的发展本来就是一个难题,因而实现产业发展既是脱贫的基础,也是振兴乡村实现由脱贫向发达富裕的重大历史性转变的基础。就其本质而言,河蟹养殖业中存在的众多问题,也给人们一个启示,必须从整个生态系统考虑养殖产业的发展,同时考虑经济和社会的因素,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总之,需要在全国范围内控制河蟹养殖规模,各级水产职能部门,水利和环保部门应该要联合规范河蟹养殖,制订河蟹的生态养殖标准,限制粗放式的河蟹养殖业发展,避免发生对资源和环境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结语
综上所述,河蟹养殖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实现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新时期相关地区应当高度重视河蟹养殖产业建设与规范管理,认识到河蟹养殖产业所具备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问题,对现有的河蟹产业发展体系进行改良与优化,规范河蟹养殖,提升河蟹养殖产业组织化程度,强化部门合作,这样才能够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有效提升河蟹养殖户的收入水平,带动当地经济的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骆仁军,戴飞,庄红根,等.基于ERP系统的河蟹养殖模式及效益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22(15):174-180.
[2]邵梦亭,车斌.江苏省兴化县河蟹养殖成本收益分析[J].中国渔业经济,2021,39(4):77-88.
[3]张旭晖,张家宏,时冬头,等.江苏省河蟹养殖综合气候区划方法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42(9):130-135.
[4]张凤翔,许冬梅,高和俊,等.江苏兴化河蟹养殖产业形势分析[J].中国水产,2021(4):51-53.
[5]左大妮,黄赛斌.河蟹生态养殖模式经济效益对比分析——以上海崇明为例[J].中国渔业经济,2020,38(1):105-110+21.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洪县天岗湖乡人民政府农村工作局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