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畜牧业大发展与环境大治理的矛盾碰撞中,怎样通过有效的综合利用,化畜粪污染之害为农业发展之利,既是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历史课题,更是畜牧业提质增效绕不开的紧迫难题。近些年来,湖南省津市市通过大力发展介于农牧之间的蚯蚓养殖新模式,逐渐走出了一条“化害为利、变粪为宝”的循环农牧产业发展新路,使畜牧污染由新农村建设之阻,变成了美丽乡村发展之助。
直面“三难”,克难求解
在畜牧粪便综合利用的治理实践中,津市市一直被“三难”藩篱所困。一是环境承载难。一方面,随着养殖业的体量增加和规模扩张,畜牧生产总产值撑起了农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其重要作用已不可替代。另一方面,养殖业规模的无限扩大,全市的粪便污水排放量达到了60多万吨,环境承载压力大。二是综合利用难。由于无共识、缺资金、少技术,大量养殖户习惯于将畜禽粪水直接还田的粗放利用,在循环综合利用方面举步维艰。加之不少养殖大户不断向城镇和郊区转移,造成农业和畜牧业脱节,导致种植与养殖分离,致使畜禽粪便不能及时还田消纳,形成了综合利用地域远、门槛高、消化难的情况。三是配套治理难。从治理的多维空间来看,主要表现为规划空间的布局不合理、政策空间的扶持不到位、服务空间的指导不落实、利用空间的技术不配套、治理空间的对策不契合、认识空间的思想不一致,导致综合治理总是追不上产业发展的步伐。
面对扑面而来的“三难”问题,津市按照“以主动作为换发展空间”的思路,开辟了“拔高、外借、内创、下拓”的破题求解路线图。一是“拔高”求进。通过将畜牧养殖业发展纳入市委、市政府工作重中之重,纳入全市农业发展规划,出台综合利用“以奖代投”扶持政策,在宏观上拓展了空间,在推动上凝聚了合力。二是“外借”求智。先后到中国农业大学引智,到武汉江夏区、湖南南县、河北深州、天津嘉沃取经,学习沼气工程、蚯蚓养殖、环境治理技术,通过借智补短板、引智谋发展,积聚了创新畜牧养殖发展的正能量。三是“内创”求新。在抓顶层、拓外层的基础上,津市进一步放大视野、创新思路,在强化畜牧养殖源头治理、沼气利用的基础上,重点推出了以蚯蚓养殖为核心的“厂养、水养、棚养、林养”的四种循环养殖新模式,力求通过变粪为宝的综合利用,为畜牧养殖业拼出一片成长新天地。四是“下拓”求实。在畜牧系统推行 “包联帮”工作法,即实行一名局班子成员包一个乡镇养殖工作、联一个示范产业基地、帮一个产业集群农户,并将“包联帮”任务分解到人,实行目标定量化、管理精细化、技术科普化、考核标准化、奖惩利益化,让班子成员带领畜牧干部服务团队工作在一线、示范在基地、帮扶在农户,在底层引领“蚯蚓养殖”产业发展。
创新“四式”,变废为宝
津市市紧紧围绕畜牧粪便综合利用的蚯蚓养殖发展课题,在实现形式上进行了“四式养蚯”的探索实践。
厂养模式。这一模式主要以农民企业家罗成喜领办的湖南仕林生物有限公司为依托,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和“秸秆-食用菌-废菌糠+猪粪+牛粪-蚯蚓-有机肥”的循环路径,以食用菌带动蚯蚓养殖,以蚯蚓养殖拉动水产养殖和绿色农业发展。一是大投入。公司累计投入资金8000万元,建有标准厂房16栋、生产车间60个、产业基地4个共500亩,年创产值过亿元、利润4000万元,现已成为农业部循环农业和节能减排示范基地。二是高引进。公司与湖南农业大学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并以百万年薪聘请2名教授常驻公司直接指导经营管理和科研生产。三是深开发。公司追加投资1000万元,利用食用菌生产产生的菌渣废弃物和周边农民生猪粪便,建成了占地15亩的现代化蚯蚓养殖钢结构大棚1栋,内建蚯蚓养殖床1380个,现已形成年产蚯蚓160吨、有机肥200吨的生产规模,每年可消纳猪粪、牛粪4000吨,菌渣3000吨。四是宽带动。通过蚯蚓养殖带动水产养殖,已发展黄鳝、泥鳅、甲鱼等下游特色水产专业户56个;通过有机肥产业联动,带动发展绿色大棚蔬菜基地18个,帮助周边500多农户走上了产业致富之路。
水养模式。这一模式以位于津市市涔澹农场第七大队的“在水一方泥鳅养殖专业合作社”为基地,通过生猪-红虫(蚯蚓)-水产的循环利用,以生猪粪便养红虫,用红虫喂养泥鳅等特种水产。该合作社产业的发展,主要按照三条路径推进。一是“引进”开发路径。每年投入近百万元从贵州聘请4名技术员长年驻基地负责红虫养殖,利用津市佳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猪粪开发水养红虫基地50亩,年产红虫32万斤,产值近150万元,每年可消纳猪粪5000多吨。二是“内张”养殖路径。利用充足的红虫资源,发挥其高蛋白饵料增产和减少病害的比较优势,发展泥鳅养殖基地300亩,现有养殖水面220亩,养殖池塘46口,苗种孵化基地1个,年产台湾泥鳅300多吨,孵化泥鳅苗种2亿尾,年创产值1000多万元,合作社被农业部授予全国水产养殖示范场。三是“外延”带动路径。就是以在水一方合作社为核心,按照“协会+基地+专业户”的合作形式,已带动周边发展泥鳅、黄鳝等特种水产养殖户8家,养殖面积已达到1200亩,带动养殖户年增收240万元。
棚养模式。这一模式以津市市保河堤镇大山村村民夏进秋生态养殖场为示范基地,按照“生猪+蚯蚓+水产”模式推进,夏进秋生态养殖场占地面积50亩,有猪舍两栋、栏舍800平方米,年出栏商品猪700头规模;有标准化鱼池2口,占地面积31亩,养殖方式为鱼鳖混养;同时还种植有大豆4亩,水稻7亩。棚养模式采用大棚堆肥养殖蚯蚓,将经充分发酵的牛粪、猪粪做成高0.3米、宽 2米、长53米的蚯蚓床,上面盖上稻草,按时加肥,让蚯蚓自然生长,每年可消纳猪粪、牛粪400多吨,产蚯蚓6吨,不仅每年可增加收入8万多元,而且有效解决了养猪场的粪便出路问题。
林养模式。主要以新洲镇沈善喜蚯蚓养殖户为代表,按照“林下饲养蚯蚓,蚯蚓改良土壤,增肥速生杨树”模式,第一期在杨树底下用牛粪饲养蚯蚓2亩,年可创收6万多元,可消牛粪400多吨。该模式充分利用林下废地和杨树树冠枝叶,夏季可为蚓床遮阳控温,落叶能为蚓床遮光保湿,腐枝烂叶还可成为蚯蚓食料。
注重“三效”,渐入佳境
津市市在畜禽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治理的夹缝中走出来的蚯蚓“四养模式”养殖探索,有效破解了畜禽粪污怎么消纳、如何利用、怎样转化等化害为利的瓶颈难题,在拉动产业发展、优化生态环保、普惠农民致富等方面,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并取得了初始阶段的三个显著成效。
扩大了美丽乡村的“环境效益”。由于蚯蚓养殖每年消纳利用畜粪数万吨,对美丽乡村建设发挥了三大功效。一是减排功效。通过蚯蚓养殖的转化消纳,每年可减少猪牛等动物粪尿直接排放5万多吨,对农业生态环保的直接贡献率达到5%以上。二是净化功效。蚯蚓养殖对畜禽粪便的有效利用,一改农村畜粪围村、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脏乱差现象,净化了农村环境。三是美化功效。蚯蚓养殖在源头上的治理、利用上的转化、延伸上的拓展,有效促进了美丽乡村建设,开创出了“村庄宜居环境美、村强民富生活美、村风文明行为美”的大美津市农村新气象。
提升了畜牧产业的“规模效益”。蚯蚓“四养模式”养殖开发,在初始阶段已直接消纳干畜粪1.5万余吨、间接消纳尿液3万多吨,在上游拉动了畜牧业的规模发展,下游推动了水产养殖和绿色农业的扩张增效。据统计,2014年,全市共出栏生猪47.43万头、家禽出笼417万羽,出笼肉兔65.9万只,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0.66%、4.51%、5.44%;禽蛋产量1.72万吨,肉类产量4.08万吨,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4.88%、9.68 %;水产品产量2.59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37.77%;养殖面积9.39千公顷,比上年同期增长41.4%;大棚蔬菜发展2万亩,共有大棚5000多个,同比增长30%。全市养殖业产值14.2亿元,同比增长5%,已占农业总产值的51.4%。
增强了产业富民的“社会效益”。津市市探索蚯蚓养殖模式,农民经历了一个由不自觉向自觉转变的过程。畜牧水产局在引领发展的实践中,针对农民对发展新产业在思想上的观望、犹豫,行动上的徘徊、等待等保守观念,采取基地示范做给农民看,让农民看了就相信、相信就行动,像滚雪球一样带动蚯蚓养殖产业做大做优做强。目前,在蚯蚓厂养、水养、棚养、林养等四种模式的带动下,共发展蚯蚓养殖基地15个、前端养猪基地26个、养牛基地8个、后端水产基地22个、绿色大棚蔬菜基地98个,延伸带动发展“蚯蚓+水产”、“蚯蚓+食用菌”、“蚯蚓+家禽”、“蚯蚓+蔬菜”等专业户870户,年度户均增收上万元,使“小蚯蚓”逐步变成了富民强农“大产业”。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津市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