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与环境科学 现代农业科技 2016 年第 22 期太湖地区大田浅水芡实套养泥鳅高效栽培技术罗 兵1孙惠娟2孙海燕1金伟祖3( 1 常熟理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江苏常熟 215500 ;2 苏州市吴江区科学技术局生产力促进中心; 3 常熟市虞山镇东青村专业合作社)摘要 芡实套养泥鳅的栽培模式是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途径之一。从芡实栽培管理技术和芡实套养泥鳅技术两方面进行了介绍,前者包括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留种等栽培技术,后者包括泥鳅选择、泥鳅消毒、泥鳅投放、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捕捞与上市等养殖技术,以期为芡实套养泥鳅提供技术支持。关键词 芡实;泥鳅;套养;太湖地区中图分类号 S966.4 ; S64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 ( 2016 ) 22-0234-02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Loach Intercropped in Gorgon′s Shallow Water Field in Taihu RegionLUO Bing1SUN Hui-juan2SUN Hai-yan1JIN Wei-zu3( 1 College of Biology and Food Engineering , 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Changshu Jiangsu 215500 ;2 Productivity Promotion Center , Wujiang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reau in Suzhou City ;3 Dongqing Village Specialized Cooperation of Yushan Town in Changshu City )Abstract The pattern of loach intercropped in gorgon′s field wa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Thepaper introduced the technique of gorgon cultivation and the loach intercropped in gorgon′s field.The former technology inclucled variety selection ,seeding , setting , field management , pest control , harvesting , seed reserving.The latter consisted of loach selection , disinfection , loach delivery , fieldmanagement , pest control , fishing and listing. This paper can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loach breeding in gorgon field in Taihu region.Key words gorgon ; loach ; intercroping ; Taihu region太湖位于长三角南缘,面积为 2 427.8 km 2 ,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太湖东侧主要为平原及水网,湖荡密布,为浅水型湖荡,太湖地区有大面积的适宜水生植物生长和水生动物生长的低洼田。芡实在太湖地区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是当地的“水八仙”之一。芡实俗名鸡头米,是大型一年生水生植物 [1] ,营养价值高,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淀粉、维生素、矿物子及其他微量元素,具有固肾、涩精、健脾、养胃、安神、养心、去湿、止泻、止带等功效 [2] ,被称为“水中人参”,是市民喜爱的蔬菜,也是中国传统的出口商品,长期以来一直处于热销之中,近年来市场价格不断上涨,种植经济效益非常好,前景十分广阔。水生蔬菜传统长期单一品种、单一模式的生产方式,致使水生系统食物链过于简单,生态平衡被破坏,易引起病虫害的泛滥。因此,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进一步提高产业效益,促进田间生态平衡,降低市场风险,已经成为发展生态高效水生蔬菜产业的重点。近年来已开始尝试发展水生蔬菜栽培套养一些水生经济动物,如泥鳅、黄鳝、花白鲢等 [3-5] ,逐步成为不少菜农新的致富路。利用生物学和生态学的共生互利原理将水生蔬菜栽培与水生经济动物养殖有机结合获得绿色食品,是属于生态循环农业,既保护生态环境,又提升产品品质、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地单位面积产出 [6] 。

水生蔬菜套养水生经济动物的立体生态种养模式将是未来水生蔬菜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2014 — 2015 年笔者在常熟市虞山镇东青村开展了芡实浅水栽培与套养泥鳅的立体种养试验,结果表明开展芡实与泥鳅立体种养是切实可行的。泥鳅的代谢物可以作为芡实生长的营养物质,可减少肥料的施用,而芡实生长过程中遇到的害虫,又可作为泥鳅的活性饵料,降低芡实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的使用,提升产品质量。在保证芡实正常栽培前提下,额外增加了养殖泥鳅的收入,使土地得到了充分利用,经济效益非常好,芡实套养泥鳅的立体生态种养模式的产业化前景十分广阔。本文对该模式关键技术进行总结,以期为太湖地区的水生蔬菜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1 芡实栽培管理技术1.1 品种选择太湖地区栽培面积最广的主要是苏芡,苏芡品种可分为早熟品种和晚熟品种 [7] 。太湖地区芡实主要以鲜芡米或“冻鲜米”进行市场销售,提早上市效益好。因此,太湖地区大多都选栽早熟品种,早熟品种有紫花芡实、红花芡、 15-2黄籽薄壳等品种。这些品种一般在 4 月中旬播种, 8 月中下旬开始采收第一批芡果,到 10 月中旬左右采收结束 [7] 。1.2 浸种催芽主要采用育苗移栽法。

3 月下旬至 4 月上旬,此时气温在 10 ℃ 左右,将种子用清水洗净,挑选种子饱满、色泽较深、无残缺的种子放入盆中,灌水淹没,然后放到太阳下曝晒,日落时将其移入房屋,每天重复。1.3 播种和分苗等到催芽的种子萌发率达到 30%~40% 时,就可将种子播种到苗床上。育苗床要求无太阳遮挡、避风、排灌方便。播种量为 0.8~1.0 kg/m 2 ( 350~400 粒 /m 2 ),保持浅水。要勤察看,防止种子腐烂。当植株长有 2~3 片真叶时,进行分苗移栽。分苗时,株行距一般为 40~50 cm ,移栽密度为 3.5 万株 /hm 2 。前期水位浅,后期随着苗的逐渐生长,要逐渐提高水位,一般要提高到 20 cm 以上,促进叶柄伸长。1.4 定植1.4.1 田地准备。选择小麦或油菜后茬田作为芡实栽培田,可避免芡实轮作障碍,且提高土地利用率。犁地翻土,将小麦根部或油菜根部埋入土壤里,既不影响芡实苗栽培,还可基金项目 常熟市科技计划项目( CN201409 );科技部星火项目( 2015GA690112 );苏州市吴江区科技计划项目( WN201311 , WN201317 )。作者简介 罗兵( 1975- ),男,四川达州人,博士,副教授,从事作物栽培工作。收稿日期 2016-09-23234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