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各级渔业主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创新驱动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围绕建设现代渔业强省目标,坚持以提升渔业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以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科技服务,渔业科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科技支撑和引领产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
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营造科技工作支撑保障环境
江苏渔业主管部门一直将渔业科技工作放在重要位置。2011年召开了全省海洋与渔业科技工作会议,2013年省政府专门召开全省推进现代渔业建设工作会议,2014年印发了《关于推进现代渔业建设的意见》,以及历年召开的全省渔业工作会议,都对渔业科技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围绕现代渔业重大科技需求统筹安排水产三新工程、渔业科技入户、挂县强渔富民工程及基层推广体系改革建设项目,系统发挥各专项在科研链条、应用领域及覆盖对象上的互补效益。科研经费重点支持省级及以上认定的渔业科研与转化平台与现代渔业产业技术体系,优先扶持能够获得自主知识产权项目或以产学研合作方式开展的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推广经费重点向渔业重点及潜力县(市、区)倾斜。
着力推进科研平台发展,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围绕全省渔业主导品种、新兴品种和共性关键技术,江苏建成了一批以科研院所、高校及推广机构为核心的技术研发应用平台。“国家级紫菜种质库”“农业部斑点叉尾鮰遗传育种中心”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江苏先后建设了以单品种及配套技术为主攻目标的23个省级渔业科技创新重点实验室、24个省级渔业科技研发中心,涵盖了全省主导品种、潜力品种和育种技术等目前国内先进的渔业技术领域。
2018年江苏启动河蟹、小龙虾、青虾、紫菜、斑点叉尾鮰等5个现代农业(渔业)产业技术体系,立足构建适应现代渔业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以品种为单元,以产业技术集成创新与推广应用为主线,统筹集聚渔业科技资源,着力构建全省渔业科技大联合、大协作、大推广机制,推进科技创新从单一环节创新向涵盖全产业链的系统创新转变,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解决现代渔业产业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的科技难题,提升现代渔业产业发展核心竞争能力。当前,5个现代农业(渔业)产业技术体系陆续形成了一批具有江苏特色的渔业科技成果,已成为推动全省渔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
近年来,江苏国家级、省级渔业科技创新体系与团队累计新增项目350项,获得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210件,发表SCI论文193篇。
不断拓展科技攻关的深度和广度,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
种质资源保护。围绕长江江豚保护启动了江豚繁育研究工作,组建了科研团队,拟定了“江苏省长江江豚繁育可行性报告”,启动了相关研究工作。围绕影响江苏渔业发展的大宗、特色水产种质需求,有针对性地引进、保存和开发利用了一批重要经济水产种质资源;成功冷冻保存了14种鱼类、2种甲壳类和3种贝类的精液,建立了淡水鱼类精液冷冻保存技术体系;开展了江苏主要海水养殖品种的种质鉴定、种质资源保护与应用技术研究,参与起草了一批水产种质标准。与相关产学研单位在水生生物种质资源保护、遗传育种新技术等领域开展战略合作,有力推动了全省区域水生动物资源保护、水域生态环境修复及渔业良种化建设。
新品种选育。启动河蟹、青虾、黄颡鱼、海水鲷等9项重大水产品种种质创制工作。集聚了相关领域专家组建攻关团队,完善了实施方案,相关研究工作有序推进。在河蟹、青虾、斑点叉尾鮰、紫菜、文蛤等品种选育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先后有中华绒螯蟹“长江1号”“长江2号”“诺亚1号”等多个河蟹新品种通过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省内推广面积超过100万亩,促进了江苏省乃至全国河蟹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在“太湖1号”青虾选育基础上,综合应用群体选育、家系选育、分子辅助选育,建立了青虾多性状聚合选育技术,获得“太湖2号”新品种青虾,生长速度比“太湖1号”青虾平均提高17.73%,亩产量平均提高20.2%,目前“太湖1号”“太湖2号”青虾在省内累计推广面积超过200万亩。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结合群体选育、杂交育种技术手段培育出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肉质细腻、营养丰富的海水鲷鱼新品系杂交鲷“苏鲷1号”,比传统黑鲷生长速度提高15%以上。选育出我国首个鮰鱼新品种“江丰1号”,生长优势明显,建立鮰鱼良种育繁推体系,提升了我国鮰鱼产业创新与竞争能力。紫菜新品种“苏通1号”及“苏通2号”适应性强,品质优良,增产10%-20%,当前已实现良种稳定化、集约化供应,在江苏南通、盐城、连云港条斑紫菜主产区累计推广面积达60万亩。建立贝类育种技术体系,获得“苏海红1号”红色文蛤新种质,红壳色稳定遗传率98%以上,亩增产42.55%。
技术模式创新。熟化了一批规模化苗种繁育技术。建立了小龙虾“异地选种、专池繁育、生态调控、科学投喂、分批捕捞”的优质苗种生产技术,并获国家发明专利;突破了青虾早繁技术,亩繁苗77万尾;黄颡鱼夏花成活率从不足30%提高到接近70%,解决了江苏苗种长期供应不足的问题;突破了沙塘鳢规模化繁育技术,年供苗量超1000万尾,推动了产业快速发展;在大竹蛏、刀鱼、河鲀、松江鲈人工繁育与养成等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江苏集成创新了一批健康养殖新技术、新模式,有力促进了全省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如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技术较好地破解了传统池塘养殖存在的劳动强度大、鱼病频发、渔药残留、尾水污染、养殖效益和环境容量难有提升空间等问题,全省建立核心示范面积1.5万平方米,专题开展系统建设模式、高密度健康养殖、生态环境营造、智能化管理等关键技术研究,同步加大示范推广力度,全省已建、在建的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水槽面积达30.7万平方米,较传统池塘养殖亩增效2000元-3000元。2015年9月10日,农业部于康震副部长视察建湖县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基地时用“三高一大”(高密度、高效率、高收益,大循环)给予充分肯定。
着重加强稻渔综合种养示范推广工作,在全省11个设区市建立22个项目点,示范面积达5378亩,开展适宜稻渔综合种养的不同品种、不同模式研究与应用,充分发挥了“一水两用、提质增效”的示范效果,江苏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超过170万亩,较传统稻麦种植亩均增效1500元以上。
此外,多品种主养技术较好地提高饲料利用效率、改善养殖水体环境、降低病害发生、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和抗市场风险能力。条斑紫菜健康栽培技术通过冷藏网技术的应用,从根本上改进了条斑紫菜苗期管理技术,已成为我国条斑紫菜的主要生产方式。“太湖1号”青虾在养殖模式上形成了双季主养、虾蟹双主养、鱼种池套养等十余种养殖模式,获得发明专利3件。蟹池多品种生态高效养殖模式依据池塘生态位原理,通过营造养殖环境、合理搭配放养品种与密度,提高了蟹池的物资和能量转化效率与蟹池综合生产能力,累计推广面积达265万亩,实现总产值253.5亿元,总利润125.8亿元。
水产品加工。形成了条斑紫菜系列化加工技术与工艺,加工设备国产化率达100%,年加工量45亿张以上,加工业产值近20亿元,完整、优质的产业链条促成了条斑紫菜产业成为江苏特色与品牌产业。开展“淡水鱼加工”系列项目研究,针对鮰鱼脂肪含量高、土腥味大、干燥脱水困难、冻结后品质劣化等加工难题,开发了鮰鱼二次冻结工艺、降脂增香技术、烤制入味技术、鱼肉蛋白重组与质构改善技术等,开发了适合国内消费需求的调理鮰鱼片(段)、醉鮰鱼、豆豉鮰鱼、烤鮰鱼等4个鮰鱼调理产品。
病害防治与质量安全。积极开展病害防控研究,取得了可喜成绩。针对河蟹养殖过程中发生的颤抖病开展了流行病学、病理学以及病原学研究,首次发现了水生动物致病生物——螺原体,并从药物防治、生态调控等方面开展了研究,相关成果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省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针对省内水产养殖主要病害开展了广泛研究,完成了省水产养殖动物主要病原菌的收集与鉴定,建立了10种鱼虾病毒的综合检测技术;全面调查了全省的渔药销售及使用情况,开展了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测定及规范用药、精确用药研究与应用,编制了全省药物敏感性公报初稿,对指导渔民正确用药及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意义重大;针对异育银鲫重大疾病,通过苗种检疫、免疫预防、精准用药、科学混养、水环境调控策略等综合运用,6.5万亩示范区发病率低于15%。
进行了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及生产过程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的系统研究,建立了水产品药物残留检测方法10余个;完成了恩诺沙星药物代谢动力学、重金属分布及富集规律、鱼类免疫增强剂试验等研究,对全面提升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二五”以来,江苏各涉渔科研教学推广单位共获省科技一等奖3项,部省级农业科技、推广一等奖10余项。水科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完成的“青虾良种的培育及规模化繁育与产业化示范推广”项目荣获2010-2011年度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2011年度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南京师范大学、宝应县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单位共同完成的“虾蟹新型疫病——螺原体病的研究及防控关键技术”项目荣获2013年度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水科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苏中洋集团等单位共同完成的“长江刀鲚全人工繁养技术的创建与应用”项目荣获2015年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等单位共同完成的“池塘养殖物联网智能监控系统集成与示范推广”项目荣获2014-2016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成果奖一等奖;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牵头完成的“基于微孔增氧河蟹生态养殖技术集成与推广”“青虾池塘生态高效养殖关键技术集成与推广”“蟹池多品种生态高效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等项目先后荣获第六、第七、第八届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
坚持现代渔业需求导向,成果转化应用及产业化发展成果丰硕
近年来,全省渔业新品种、新技术及新模式累计推广面积超过600万亩。“长江1号”“长江2号”河蟹,“太湖1号”“太湖2号”青虾,“苏通1号”“苏通2号”条斑紫菜等新品种的推广力度不断加大。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池塘循环水、病害防控研究等一批新技术及稻渔综合种养、蟹池多品种生态高效养殖等一批新模式得到广泛应用,促进了河蟹、青虾、小龙虾等一批主导品种持续健康发展,推动了黄颡鱼、沙塘鳢、河鲀、泥鳅等一批优势品种形成产业规模,刀鱼、河鲀、松江鲈、大竹蛏等一批地方特色品种的示范与推广成效初步显现。
扎实推进科技服务与人才团队建设,渔业科技服务能力取得长足进步
着力做好科技服务工作。渔业科技入户工程持续对江苏水产主要养殖区域实施全覆盖,创建“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塘、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新机制,有力促进了渔业技术成果的转化和推广。累计培育示范户16.6万户,示范面积超650万亩,渔技人员入户指导服务近200万次,示范户平均亩效益较周边养殖户增长10%以上。连续多年随机调查,渔民满意率均在97%以上。2013年起,创新开展挂县强渔富民工程,组织了省内涉渔科研教学推广单位与渔业重点县(市、区)挂钩对接,提升了挂县单位科技服务能力和成果转化水平,显著增强了对接县的产业特色及优势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
努力推进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通过科研平台建设与项目支持,遴选组建了多个科技创新团队。组织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渔业行”活动,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签署了渔业科技合作备忘录,为加强高端人才培养与交流,促进产业与技术合作提供平台。先后派遣数十人次出国考察学习、研修等,与澳大利亚、美国、日本、挪威等国科研教育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制定出台《江苏省渔业教育与培训定点机构认定管理办法(暂行)》,进一步规范了全省渔业教育培训工作。近年来,江苏累计培训各级各类渔业科技人员1.68万人次,培训从业渔民178万人次,培训职业渔民超过2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