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蚂蟥,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吸血虫”,而这种昔日让农民害怕的小虫子,如今却成为了下渔口镇和丰村村民们口中的“蛭”富“软黄金”。

走进蔡爱军的养殖基地,记者看见三个水塘里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网箱,而这些网箱内还种植了水葫芦。据基地负责人蔡爱军介绍,蚂蟥在快速生长期会蜕皮,在此期间非常怕光,漂浮的水葫芦不仅能够为蚂蟥遮光,还能为蚂蟥活动提供歇脚的场所,有利于蚂蟥的生长。

2S0A2748[00-00-07][20210914-120214302].jpg

蔡爱军(左)查看蚂蟥生产情况

蚂蟥养殖户 蔡爱军:我这个(蚂蟥)不吸血,主要是吃螺蛳。

蚂蟥学名水蛭,干燥后可全体入药,含水蛭素和蛋白质,具有活血、散瘀、通经的功效,特别是水蛭制剂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抗癌方面具有特效。此外,蚂蟥在养殖市场非常少见,其产品稀缺,利润是传统养殖的好几倍。正是看中了蚂蟥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蔡爱军开始琢磨、学习养殖蚂蟥的技术和方法。

蚂蟥养殖户 蔡爱军:我(以前)是养鳝鱼的,从2012年我开始试养蚂蟥,2015年到汉寿一个基地4个人投了几百万养了几十亩(蚂蟥),2016年我就自己回来养了,自己孵化进种、自己扶苗自己养。

蔡爱军所养殖的蚂蟥名叫金体宽线蛭,与普通蚂蟥不一样的是,这种蚂蟥不吸血只吸“金”。蔡爱军说,蚂蟥养殖成本低,每个网箱养殖成本在300元左右,且养殖周期短、见效快,养殖七个月即可上市销售,每个网箱的产出量在10至14斤左右,鲜货售卖价格大约是每公斤280元,而如果把蚂蟥活体串起来晒干后再进行售卖,其售价可达上千元。

蚂蟥养殖户 蔡爱军:今年的价格比较高,达到了1700左右一公斤,我一共是500多个网箱,(年)均收入的话大概是30多万的样子。

2S0A2717[00-00-00][20210914-120333592].jpg

晒干后的蚂蟥

据了解,下渔口镇近年来大力培育特色产业,鼓励村民发挥技术专长,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因地制宜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助推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全覆盖带动。目前,该镇有蚂蟥养殖基地100多亩,年产量3万多斤,年产值达千万元,并新增了相关就业岗位50多个。

下渔口镇镇长 张伟:(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产业调整,形成以水稻为主、中草药产业为辅的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格局,切实提升亩产经济价值,帮功老百姓增产增收。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