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养殖产量在我国淡水养殖鱼类中一直占据显著地位。到2022年,我国草鱼养殖产量达到了590.4万吨,成为产量最高的淡水养殖鱼类品种。传统池塘养殖模式下,草鱼从苗种到商品鱼出塘通常需要3年,养殖效益低。养殖周期过长存在以下弊端:
资金占用和经济效益下降
草鱼养殖周期长意味着资金需要长时间占用在养殖过程中,对于养殖者来说,资金流转速度减慢,可能会导致资金压力增大。同时,由于养殖周期长,养殖者在同样的时间内产出的草鱼数量减少,进而影响整体经济效益。
市场机会丧失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如果养殖周期过长,养殖者可能无法及时响应市场的变化,错过市场机会。特别是在市场需求旺盛的时期,由于养殖周期的限制,养殖者可能无法及时提供足够的草鱼满足市场需求,从而失去赚取更多利润的机会。
养殖风险增加
养殖周期越长,养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疾病、天气等风险因素就越多。长时间的养殖过程可能导致草鱼受到各种病原体的侵害,从而增加疾病发生的风险。此外,长时间的养殖还可能受到天气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如干旱、洪涝等,这些都可能对草鱼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不利影响。
养殖技术和管理难度加大
草鱼养殖周期长意味着养殖者需要更长时间进行饲养管理,这增加了养殖的难度和复杂性。长时间的养殖过程需要养殖者不断关注草鱼的生长情况、饲料投喂、水质管理等方面的问题,稍有疏忽就可能影响草鱼的生长和产量。
综合而言,草鱼养殖周期太长可能对经济效益、经营风险、产品质量、资源利用以及市场竞争力都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通过技术改造和科学管理来缩短养殖周期,是提升养殖业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草鱼作为宁夏地区传统的主要养殖品种,在当地渔业经济结构中占重要位置。近年来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银川综合试验站,通过技术改良,养殖试验,提早放苗,把当年苗种培育成150克左右大规格苗种,通过20个月养殖商品鱼上市,缩短半年养殖周期,显著增加了养殖效益。具体养殖技术如下:
草鱼大规格鱼种培育
引进草鱼水花→苗种分级培育技术→水质调控技术→病害监测及防治技术→越冬技术→技术操作规程。
当年3月放养水花,根据宁夏水土、气候等条件,利用封闭式人工控温温棚池塘,进行高密度草鱼水花苗种培育,采用人为控温技术、纳米增氧技术、高密度设施温棚水质调控技术培育体质健壮的草鱼乌仔,及时采取三级培育方法,选择合理养殖密度,5月可培育出150克/尾大规格鱼种;这是缩短养殖周期的关键。
商品鱼养殖技术路线
确定养殖模式→水质调控技术→病害防治技术→饲料选择→确定日投饵率→投喂技术→技术操作规程。
池塘:面积15亩,水深1.5-2.5米,淤泥深度20厘米左右。水源符合养殖鱼类水质要求。鱼种放养前对池塘进行彻底消毒。
放养模式:亩放养900尾规格150克/尾以上的苗种,搭配花白鲢鱼230尾,鲫鱼600尾(详见表1)。
表1放养密度与规格
投饵与管理
投喂配合颗粒饲料采用“四定”方法,投饲量根据天气、水温、饲料的营养标准、鱼摄食情况灵活掌握,控制在鱼体重的0.5%-5%;投饵次数最高4次/天;每次投饵时间30-45分钟。在一个生长周期内比照“早开食、晚停食、抓中间、带两头”的方法投喂。全年饲料的60%-70%集中在6月到8月投喂,而且投喂含粗蛋白28%-34%的全价饲料,以促使鱼类快速生长。
水质调控
5月水温较低,水深保持1米左右,以利于提高水温,随着水温升高和池塘载鱼量的增长,每隔7-15天注(换)水10-15厘米,保持水质“肥、活、嫩、爽”。在高温的7-8月,每隔半个月用20克/米3生石灰全池泼洒,以改善水质环境,根据需要适时开启增氧机。
病害防治
病害检测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着重做好池塘消毒、鱼种消毒、工网具消毒、水体消毒和饵料消毒或清洁卫生等预防工作,发生病害用无公害准用药物对症治疗。
日常管理
坚持“早、中、晚”巡塘,观察鱼的吃食、活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管理日志。
收获
次年9月出塘共获草鱼26730斤,平均规格1100克/尾;鲫鱼5130斤,平均规格300克/尾;白鲢4455斤,平均规格1100克/尾;花鲢3420斤,平均规格1500克/尾。共投喂饲料52500斤,饵料系数1.8。经过2年养殖周期达到1100克/尾的商品鱼规格。总结经验形成了适合本地区的草鱼两年养成技术,为宁夏地区草鱼养殖提供了可借鉴的资料。
缩短草鱼养殖周期的意义
提高经济效益
缩短养殖周期意味着单位时间内可以产出更多的草鱼,从而增加养殖者的收入。对于养殖企业来说,这有助于提升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更快的资本回收和利润增长。
适应市场需求
随着人们对草鱼等水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缩短养殖周期有助于养殖者更快速地响应市场需求。在市场需求旺盛的时期,养殖者可以通过缩短养殖周期,提高产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节约资源
缩短养殖周期意味着养殖者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草鱼的生长周期,从而减少了对土地、水源、饲料等资源的使用。这有助于降低养殖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降低养殖风险
养殖周期缩短可以减少养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疾病、天气等风险因素的影响。因为养殖时间较短,疾病等问题的发生概率相对较低,养殖者的损失也会相应减少。
总之,缩短草鱼养殖周期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适应市场需求、节约资源和降低养殖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