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创业养殖致富案例25岁失聪女创业当起鸽老板给鸽子建“相亲屋”严漫自己的客厅小黑板上写了一句话: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努家肉鸽养殖公司的老板。她的公司注册地在青山区,但占地百亩的养殖基地在黄陂。与其求人收留不如自己创业日前,记者来到她位于黄陂罗汉街农村周边的养鸽基地,4布在院子右侧。目前她已养殖了一万对鸽子,主要销售给农贸市场和洒店,月均销售额己达5万元。记者在一个鸽舍里找到了严漫,她个子高挑,皮肤白皙,鼻上架副眼镜,大红色羽绒服外穿着一件白色工装服,她正顺着一个个笼子观察鸽子的成长情况,并在每个笼外的卡片上做笔记。虽然记者站她身后许久,但她并没一丝察觉,因为她的双耳完全失聪。她给小鸽子建起“相亲屋”“爸爸以前养过鸽子,而且鸽子很可爱。”严漫一下子就想到要殖肉鸽。此外她还有一个心思,养殖业不用过多与人交流。毕业后,严漫和妈妈到北上广、河南、湖南等地考察市场,学习技术。今年4月,她在黄陂农村流转了一片百亩土地,正式当上“鸽老板”。拿画笔的双手开始与鸽子打交道。严漫的双手有很多疤痕,都是子抓的。“有时抓鸽子去生产,有时捡鸽子蛋时也被抓。”现在严漫己练出一身抓鸽子的好本领。鸽子生长习性特殊,两只鸽子必须是“自由恋爱”才能生产。

为此严漫为还没性成熟的小鸽子建了一个“相亲屋”,屋长60米、宽12米,数百只帅鸽可以在这里自由飞翔。每到夜里,严漫就举个手电筒,趴在屋外观察哪两只鸽子靠得近。得近的就是谈恋爱的,可以一起抓了去生产。”她得意地说,确定目标后她就把灯关上,爬进去抓,一抓一个准。没了灯光鸽子就不爱动了。她也有失手的时候,“失手了就是一25岁的严漫为自己订了个很高的目标:用5年做成省内最大的公司,还要办一场个人画展。她对此信心满满,因为公司开业仅半年,她己经开始赚钱了。残疾人养殖獭兔致富年收入40王学成虽是一名残疾人,但他凭借超人的毅力开创了自己的獭兔养殖事业,同时还带动周边的不少乡亲共同致富。王学成从没想到过,獭兔竟然让他实现了从一贫如洗到家产百万的涅槃新生。他的人生犹如一篇童话,我们从他的成功史中,可以看出努力劳动的伟大价值。王学成也曾想外岀打工,但多因手有残疾而吃“闭门羹”。但是,不甘心一直贫穷下去,因为他要养家糊口。此后,他处处留心适合自己的谋生门路。200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命运多舛的王学成有了转机。尽管如此,但王学成的獭兔养殖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07万多元,从河北省引进400只兔种,但是没有多久獭兔患病,死的只剩下100多只,损失惨重。

投入的钱几乎全打水漂了,他急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天无绝人之路。滁州市、南谯区残联知悉王学成的遭遇后,迅速启动“千元工程”资金扶持他继续养殖,使他当年就获得了养殖成功并实现了贏利。经过几年努力,王学成的獭兔养殖初具规模,现有厂房7000兔5000多只,年销售獭兔2只以上,年收入40万多元,成了皖东首屈一指的獭兔养殖专家。王学成致富以后,因他深知残疾人之苦,便想方设法带动其他残就业。2009年,在王学成的带动下,木村和相邻几个村20户村民开始从事獭兔养殖,他主动向他们提供种兔,无偿提供技术支持和他自己研制的饲养配方,大部分养殖户当年就有了贏利。村助的一员。在王学成手把手的指导下,当年,刘恩柱家养殖獭兔收入便超过了万元,2010年突破2万元。2万元并不是个大数目,但对于刘恩柱来说可谓天文数字了。“他到我家来了几十趟,一口水都没有喝过。”提起王学成,刘恩柱夫妇俩眼角溢出了泪花。为了带动更多的家庭养殖獭兔,2009年底,在南谯区残联和章政府的支持下,王学成在镇政府举办了獭兔养殖培训班。王学成在培训班上承诺,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如遇到难题,电话联系,随叫随到,并且免费上门收购商品兔。王学成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2010年12月21日,王学成接到养殖户的求助电话,他二话没说,便骑着摩托车去了。

由于积雪路滑,在返回的路上,王学成连人带车摔倒在路旁的沟里,昏迷不醒,幸亏过路的老乡发现了他,连忙把他送到镇卫生院,他的头被缝了六针。“只要能让乡邻过上好日子,我吃点苦、吃点亏、受点累,心甘情愿。”王学成笑王学成登记成立了“滁州市金盛獭兔养殖专业合作社”,并于同年12月注册了“皇甫辉”牌商标,合作社对成员实行“五统一”,即统一供种、统一防治、统一饲养配方、统一饲养管理模式、统一销售。目前合作成员发展定远、凤阳、明光、来安、南谯等县、市、区62户社员,其中残疾人家庭32户。王学成以科学的管理、优良的品种、合理的价格、良好的信誉贏得了养殖户和客户的好评。目前,该合作社年销售獭兔10万只,销售额700余万元,利润300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