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沟垄节水栽培技术增加了土壤与空气的接触面,保证了地中茎良好的通气环境,加剧了昼夜温差的变化,减少了地面径流,使土壤更充分的接纳降水。通过“北方半干旱集雨补灌旱作区(宁夏彭阳)节水农业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集雨高效利用农业配套技术研究、筛选、集成与示范”项目的实施,总结出马铃薯节水栽培技术,供生产上使用。

(1)品种选择

选用脱毒微型薯或宁薯4号一级原种,可比自留种薯增产30%以上。

(2)选地整地

选择三年未种过马铃薯或茄科作物(茄子、辣椒、西红柿、烤烟等)的地块,土地肥沃,土层深厚,并且从未施用过氯磺隆、睛草酮等除草剂,阴湿或有一定灌溉条件的沙壤土。地块应进行秋深翻或早春翻,深度25cm以上,播种前打碎坷垃,捡净根茬,做到精细整地,种植脱毒薯的周围,不种未经脱毒的马铃薯和油菜等开黄色花朵的作物,防此病毒病的传播、蔓延、造成减产。

(3)配方施肥

每亩施农家肥1000kg,磷二铵15-20kg,尿素10kg,硫酸钾10kg。把所有化肥混合后作底肥施用。注意施用碳铵时绝对不能与种薯接触。化肥最好是用氮磷钾为15:15:15的混合肥100斤(切忌用硝铵作种肥,以免硝铵与种薯的伤口接触造成烂薯),现蕾拥土时追10kg/亩硝铵。

(4)适期播种

①播期:土温稳定大于7℃开始播种,约4月上、中旬。

②种薯处理:播种前20天将脱毒微型薯或切好种的种薯堆置日光温室中,上盖一层草帘或黑色塑料膜,保持黑暗条件催芽,待芽出齐后,放在通风、干燥、有散射光照射的地方壮芽,待小芽变绿后即可播种。注意绝不能碰掉顶芽,否则减产10%。捡出未发芽的坏薯。

③密度:净作每亩4500-5000株,套作每亩3500―4000株,适当密植,可增加产量。隔90cm起垄,垄高20cm,垄宽60cm,垄沟30cm,双行品字型种植,株距30-33cm。

防治地下害虫:亩施甲拌磷(3911颗粒剂)2kg,顺沟撒施。

⑤播种方法:垄上开沟12―14cm,溜入化肥农药,再施入农家肥,最好盖住化肥、农药,盖不住就加点土,最后点播种薯,然后起垄,播后种薯应距垄上土表10―12cm。

(5)田间管理

①播后12―15天,用耙子把垄土轻轻耙去3-4cm,可以保墒,提温,消灭杂草,促早出苗。若不耙土,播时应浅一些,约8―10cm。

②田间80%出苗进行第一次中耕培土,操作时把苗全部埋住,可增加匍匐茎,增粗地下茎,防止地上植株生长过旺。

③苗高15―20cm时,进行第一次培土,加厚增宽垄台,有灌溉条件灌水时,不能湿垄,浇水至垄高的一半为止,保证现蕾开花期浇水一次。

(6)严格防治病虫害

根据马铃薯病虫害发生的特点和危害情况,在实际调查和认真总结的基础,提出推广应用高产、脱毒、抗病的马铃薯品种为主,没有条件推广脱毒薯的地区要把好种薯切薯关。配合相应的农业防治技术措施,再应用化学防治,达到控制病虫害发生,增加马铃薯产量目的。

①加强植物检疫:马铃薯的部分病害主要随种薯传播,因此在调种换种时要特别防止带病串换,严格控制种薯带病种植。

②整薯播种:如在马铃薯环腐病发生为害地区,采取切薯播种,而刀具无任何消毒措施,就会造成该病的传播和慢延。

③整洁田园:前作收获后,应深耕翻,减少病菌在土壤中的越冬数量,来年播种前再翻犁一次,然后认真整地,破土,清除植株残体、杂草、实生苗等,从而减少侵染源,减轻病虫的发生。

④合理施肥:亩农家肥1000―1500kg,磷肥25kg作底肥,现蕾期结合中耕除草,并根据土壤肥力情况适量追施氮肥、钾肥,增强植株的长势,提高植株的抗病虫害能力。

⑤改善耕作制度:对重发病地块实行轮换茬,并用生石灰进行土壤处理,减少侵染源,隔2―3年后将会明显减轻病虫害的发生为程度。

⑥化学防治:针对马铃薯主要病害发生危害的特点,应做好以蚜虫、晚疫病为主的化学防治工作。

蚜虫是马铃薯病毒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在苗期至现蕾期可用5%辟蚜雾2500倍液或10%蚜虱净2500倍液喷雾防治,控制蚜虫危害,减少病毒病的发生。对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较重的地区,应及早进行药剂防治,控制发病中心。应在现蕾始期喷药一次,隔10-15天再防治一次,施用药剂可选用58%甲霜灵猛锌400倍,72%霜霉疫净800倍或72%杜邦克露600倍,均能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7)收获和交售

①收获前15天彻底清除病毒病株(叶片皱缩、卷叶、花叶等)及其薯块,并检查验收,然后将秧杀死。有两方法:喷施除草剂,如20%克无踪,用200ml,兑水40―50kg,均匀喷施;人工割秧。

②预计9月15日―20日收获,收获时,块茎必须凉晒半天,使表皮老化,便于运输,不擦伤表皮。

③捡去病薯,破损薯和杂薯,50g以上的合格薯送到指定地点,计量交售。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