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随处可见的“大葱”培育得远近闻名,在长葛,只有坡胡镇孟排人有这项本领!
孟排村种植大葱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据村里老人讲,他们村种的大葱曾为贡品,直接供应到汴梁(开封)朝中。
其实,孟排村种植的大葱引进于山东,但经孟排人的巧手种植,成熟的大葱不仅闻起来香辣、入口甘甜,而且葱白长、手感结实,长期储藏也不失水分,口感、观感远超山东大葱。
早在20世纪60年代,“孟排大葱”四字就成了孟排人的“金字招牌”。在孟排大葱成熟的半年前,所有大葱几乎全被预订完毕。
1990年以前,种葱是孟排村人的必备技能,全村70%的农户从事大葱种植
不管是现在还是几十年前,孟排大葱从不缺市场。
1990年以前,人们生活普遍贫困,但孟排人靠着“大葱”已经过上了相对富裕的生活。
1984年到1990年期间,孟排村70%的农户从事大葱种植。“虽然大葱生长周期横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费时费人工,但孟排大葱是普通大葱价格的两倍到三倍之多。同样的一亩地,大葱的产值是小麦加玉米产值的3倍还要多,孟排人家家户户都在种植。”今年66岁的洪金合老大爷说。
20世纪90年代以前,由于距离禹州较近,孟排的大葱大多运输到禹州出售。洪金合老大爷十多岁就开始帮家人种葱卖葱。每年腊月,洪金合白天帮父母收大葱,晚上12点拉着架子车从家里出发到禹州的菜市场,第二天5点左右卖完回家。
集市上,洪金合无须寻找任何买家,只要大声吆喝几声“孟排大葱来啦”,懂行的菜贩子便会围上来,一次性把300多斤大葱全部收购完。
“孟排大葱能够畅销几百年,靠的就是好吃、质量稳定这两个特点。”洪金合看着地里即将成熟的大葱,骄傲地说。
孟排村多数土地为半沙质土壤,特别适合大葱等须根系植物的生长,再加上紧邻“坡胡矿泉”,大葱的生长环境可谓是土肥、水好。
同是引进山东大葱,孟排生长的大葱微辣、入口甘甜,生长在山东的大葱,吃起来直辣、发苦。市场上卖丸子汤、胡辣汤的老板这样评价孟排大葱:“山东的葱容易沉底、不香,孟排大葱是在汤上飘着,大葱的清香更容易飘散出来。”
即使孟排大葱比市场其他大葱每斤贵上1元,但孟排大葱从来不愁销路,每年10月,地里的大葱基本都被预订完毕。
其实,孟排大葱还分为“春葱”和“秋葱”。
“春葱”是清明前后种植,腊月收获;“秋葱”是10月种植,第二年6月收获。我们常说的孟排大葱就是“春葱”。
“春葱生长周期长,吃的是葱白;秋葱生长周期短,吃的是葱叶。”洪金合告诉小编。
即将成熟的“春葱”。
10月初种植,还处于嫩芽状态的“秋葱”。秋葱虽然不如春葱名气大,但在收获季节,秋葱的价格依旧比其他品种贵上0.5元。
目前,孟排大葱的种植面积仅剩100多亩,且多为农户分散经营
1984年,孟排大葱被列入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
1990年以前,孟排村大葱种植面积将近1000亩。
2019年,每亩葱地的年产值至少7000元,是种植小麦和玉米加起来的3倍之多。
即使在以上诸多“光环”的加持下,孟排大葱的产量依旧在减少。截至2020年,孟排村土地流转率80%以上,大葱的种植面积仅剩100多亩,且多为农户分散经营,拥有三四亩葱地就能被称为养葱大户,大面积农场种植几乎消失。
“大葱经济价值这么高?为啥没人种植?”
“大葱的种植工序比较多,需要投入大量人力成本。”在孟排承包土地开办农场的赵军正告诉小编。
大葱种植步骤多,人力使用量大。大葱三四月播种发芽,五月挖坑移苗,这期间恰逢杂草疯长期,需要大量人力持续除草。
同时,葱的根系较浅,不耐旱也不耐涝。这期间,农户为保证葱白高度,不仅需要时刻保持土壤湿润,还要持续往上培土。
虽然小麦每亩收益低,但在小麦的生长周期内,农户只需加一次水,打一次药,除一次草,其他时间几乎无须管理。“在工作量上,种植大葱是种植小麦的20倍之多。随着人工成本的升高,大面积种植大葱并不划算。”赵军正说。
对于大葱的种植,孟排人有种特殊的执念。只要村民们干得动,他们定会在仅剩的几分地里种上大葱,并且精心护理,保证大葱品质。
在孟排村一些未流转的土地上,除了村民自种自吃的一些星星点点蔬菜外,剩余的土地几乎全部种满了大葱。
葱地已提前翻好,就等明年种植。
为保护孟排大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3月31日,我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股全体人员到孟排村了解“孟排大葱”的种植、销售、商标注册等情况。
市场监督管理局建议孟排村注册“孟排大葱”这一商标,保护本村品牌,为“孟排大葱”做大做强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孟排村委会通过注册的集体所有制公司成立家庭农场,招聘村里闲散人员继续种植大葱,在扩大孟排大葱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长葛市融媒体中心记者丨赵统
校对丨铭初 美编丨丁启超
值班副总编丨赵凤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