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明山秀,茂林修竹,正值茶韵飘香时节,走进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罗家乡荷村村,满山黄茶树宛若一条条黄绿色的丝带映入眼帘。“山区的优势还是要靠山吃山,因地制宜去发展特色产业。”写在村口的这句话,是2007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到荷村村调研时作出的重要指示。

好山好水出好茶,龙游自古便是产茶宝地,有着悠久的种茶、制茶、饮茶历史和深厚的茶文化底蕴。在北宋时期,龙游方山茶就已声名远扬,到了明清时期,龙游茶被列为贡品。

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到访杭州期间,品尝了西湖龙井、也品尝了龙游商人敬献的龙游茶,对其赞赏不已。“乾隆下江南的另一杯茶”,由此随之流传。

把时间轴拨到当代,龙游茶产业的传奇,从罗家乡一棵黄色变异的珍稀野生古茶树发轫。

“1999年,第一株黄化变异茶树品种在龙游县罗家乡被发现、研究,后被正式被命名为‘中黄3号’。”龙游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龙游当地多方单位合作,使用绿茶工艺加工,并在历史名茶龙游方山茶的工艺基础上进行工艺创新,研发出了“色黄、汤黄、香高、味鲜”的龙游黄茶。

“龙游黄茶有‘扁平光滑、色泽嫩黄、香高浓郁、鲜爽甘甜’的特征,以及水浸出物达49%、氨基酸达10.4%的内含物质,这都是最佳品质名茶的表现所在。”在3月31日举行的2024龙游黄茶高质量发展大会暨贡茶联盟成立仪式上,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王岳飞评价龙游黄茶为“浙江珍稀名茶新秀”。

以茶致富_致富经茶油_致富经茶食品

图为龙游黄茶。方堃 摄

“十几年前,如同龙游的不少农村一样,荷村村的大部分村民以砍伐、加工毛竹为主要收入来源。而现在,荷村村有三分之一的村民从事黄茶采摘、加工、销售等工作。每年三、四月的采茶季,村民采茶一天能赚200元到400元。”罗家乡党委书记陈俊梁介绍,目前,仅荷村村黄茶种植面积就超400亩。

“龙游黄茶我们做了黄茶和红茶两个系列,去年一共卖了2000多公斤,大多在春茶销售旺季卖出去的。”徐小燕是“黄茶菇凉”品牌的创立者,这几年,通过线下批发和线上直播快速打开销售渠道,不仅把黄茶生意做得红红火火,还把茶山打造成直播带货基地,进而衍变成当地乡村游的网红打卡地。通过打造网红茶山,徐小燕引来更多客流,形成正向循环。

清新甘香的“黄叶子”变成了村民钱包里沉甸甸的“金叶子”。龙游全县黄茶种植涉及15个乡镇(街道)440家农户,从业人员2000多人,每年可带动农户人均增收6000元,9个经济薄弱村通过土地连片流转承包,共计可增收100多万元,真正走出了一条“以一片黄茶小叶富一方百姓”的助农增收致富路。

龙游县委书记祝建东介绍,近年来,龙游持续放大特色优势,把茶叶作为兴农富民的主导产业,大力实施三轮龙游黄茶产业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打出了政策扶持、科技支撑、品牌推广、茶旅融合的“组合拳”,全县年产茶叶突破2500吨、全产业链产值超3亿元,其中龙游黄茶年产量215吨、产值超亿元。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朱海洋 见习记者 方堃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