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虾养殖温度_温室青虾养殖技术_青虾养殖新法

水产养殖发轫于捕捞渔业,是捕捞渔业的延伸和拓展,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不论是捕捞渔业还是养殖渔业都属于渔业的第一产业,由此衍生出水产品加工以及增殖、休闲等第二、三产业,其中捕捞、养殖和加工是传统渔业行业,而增殖、休闲则是现代渔业行业,它们沟通构成了渔业的五大细分产业。在渔业的五大细分产业中,养殖居中,一方面它是捕捞的延伸,是加工的前奏;另一方面以它为中心撑起了增殖、休闲渔业,共同推进渔业发展不断迈向新台阶。

温室青虾养殖技术_青虾养殖新法_青虾养殖温度

APRAS室内水循环系统

三大技术模式

以水产养殖业为例,它是一门十分古老的产业。构成水产养殖的三个关键技术环节是营造场地环境、优化饲料营养和开展疫病防控。按照水产养殖发展史,它将走过生态、健康和科学养殖三个拾级而上的台阶,即三大技术模式。同时,按照水产养殖投苗密度和饲喂强度划分,水产养殖可以划分为粗养、精养和高密度精养等方式。这就意味着在水产养殖发展史上一个具体台阶上,每一个养殖技术模式还有自己的主流方式。

青虾养殖温度_温室青虾养殖技术_青虾养殖新法

水草生态养殖模式

1. 生态养殖

该模式是指根据同一水体不同养殖生物之间的共生互补原理,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系统,在一定养殖空间和区域内,通过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种共同生长,实现保持生态平衡以及提高养殖效应的一种养殖模式。该模式就是原始的养殖模式,表现在水产养殖方式上就是粗养。粗养就是在大、中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基础肥力和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如山塘、水库、湖泊养鱼和浅海养贝等。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该模式生产的出来的水产品大都属于有机水产品,它突出的是品质和特性,是水产品中的精品、珍品、极品。

温室青虾养殖技术_青虾养殖温度_青虾养殖新法

2. 健康养殖

该技术模式是指通过采用人为控制养殖环境条件、投放无疫病苗种和投喂全价配合饲料等技术措施,使水产养殖生物保持最适宜生长和最佳发育状态,降低场地无公害和减少病害发生,实现水产养殖无公害和无病害即绿色生产。该模式就是传统养殖模式,是当下水产养殖的主导模式,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表现在水产养殖方式上就是精养。精养就是在较小水体中通过施用投饵、施肥方法养成水产品,如池塘养鱼、网箱养鱼和围栏养殖等。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该模式生产出来的水产品大多属绿色水产品,它突出的是质量的稳定、品质的优良,是优质水产品,是供应市场的中坚。

青虾养殖新法_温室青虾养殖技术_青虾养殖温度

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

3.科学养殖

该技术模式是指在现代科学指导下,着力于改良传统养殖技术模式,将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及其成果集成和聚焦在一点上,实施养殖全程人工控温、增氧、流水,投喂优质配合饲料,施用环境调节改良剂,以达到利润最大化。该模式就是现代养殖模式,表现在水产养殖方式上就是高密度精养。高密度精养就是在小水体中进行高密度养殖,从而获得高产,如推水、集装箱、工厂化等流水高密度养殖鱼、虾等。按照有关规定,该模式生产的水产品属无公害水产品,它突出的是产量稳定、质量标准和规格的齐整划一。

两大发展趋势

水产品是商品,水产养殖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商品生产,而且是市场化最充分和最彻底的细分行业。目前,总体上水产品市场供求平衡甚至供过于求,该态势反映到水产养殖业上,就是水产养殖正处于由数量增加向质量提高型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是每一水产养殖从业者认真思考的一个大问题。根据水产养殖业主流技术模式大都是健康养殖这一实际,在科技创新强有力驱动下,它正在朝着以下两大方向发展。

青虾养殖新法_青虾养殖温度_温室青虾养殖技术

工厂化循环水养虾模式

1. 工厂化养殖

即向前走,由健康养殖走向科学养殖,即开放走向封闭、独立。该技术模式的基础是一系列先进技术成果的集成。首先是增氧机、水泵、水质监测仪器等机器设备的运用,在此基础上是温室和保温大棚;其次是一系列化学、生物制剂,电子监控系统的运用。由传统养鱼到工厂化养鱼这个进程是一个大趋势。工厂化养殖鱼虾不受外界环境影响,主要是该模式实行的封闭式独立生产,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实施的循环水零排放,不与外界环境交流与交换,这样就规避了质量安全风险。

以南美白对虾养殖为例,该技术模式主要是人们根据现代工业制造生产原理,实施工厂流水线,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即按照单一品种,高密度、集约化养殖生产要求,将工厂厂房和厂区进行功能设施改造,构建一条全封闭式的生产流水线。首先是苗种培育,投放通过产地检疫获得合格证的优质虾苗,投苗密度为30万~40万尾/亩,运用苗种培育技术将虾苗标粗为虾种;其次是分级养殖,随着该虾由稚虾成长为幼虾、中虾,不断分池,逐步降低放养密度,最终收获商品虾。在该虾养殖过程中,人们通过全程自动化控温、机械增氧、生化调节水质和流水养殖,实行循环水、零排放,规避了诸多养殖生产技术风险,大幅度提高了该虾养殖的成功率。该模式每年可以养殖该虾4造,亩产大规格优质商品南美白对虾4~5吨,是一个颇具推广价值的优质高产高效的水产养殖技术模式。

青虾养殖新法_温室青虾养殖技术_青虾养殖温度

模拟稻田养鱼

2. 生态综合种养

即向后退,即由健康养殖退向生态养殖,即由单一走向综合、生态。该模式是一个大模式,每一类模式下面还有许多小模式,例如鱼虾、鱼虾鳖混养,鱼菜(果)共生、稻(藕、菱、茭)鱼综合种养,稻鱼轮作,其中最为典型是稻田养鱼。

稻田养鱼就是以农田为平台,以水稻种植为中心,在稻田中开挖十字沟、回形沟,推挖池塘,建立防逃和防敌害措施,配套水产养殖,品种涵盖了鱼、虾、蟹、鳖和鳅五大类,以鱼类为例,主要是一些杂食性鱼类,例如鲤鱼、鲫鱼以及像光倒刺鲃等优质鱼类,虾主要是小龙虾、青虾、河虾、罗氏沼虾等,其中以小龙虾最为突出,该模式让小龙虾养殖脱颖而出,成为一个总量超过千亿元的大产业,蟹主要是指河蟹即大闸蟹,鳖主要是指中华鳖,鳅主要是指泥鳅、刺鳅等,实施稻渔共作、连作和轮作五大主导模式。

青虾养殖温度_温室青虾养殖技术_青虾养殖新法

稻田养鱼

该模式主要由田间基础工程、水稻栽培、水产养殖、种养茬口衔接、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水质调节和底质改良、水产捕捞加工、农产品质量控制等九大配套关键技术组合而成。其中一条主线是田间基础设施及生产条件建造和营造,即田间工程技术,优选场地,进行整体规划和布局,按照功能要求进行建设,将稻田改造建设成为既能种植也能养殖的多功能农业生产场地;两条副线,一是种植业基本功即水稻栽培,优选水稻栽培品种,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种植,原则上平均每亩不超过1.2万株,同时进行施肥,在化肥、有机肥和复合生态肥中优选复合生态有机肥,稳定粮食生产,二是渔业基本功即水产养殖,优选水产养殖品种,运用物理、化学、生化、生物方法调节养殖水体和改良底质环境,其中以生物和生态方法为主,捕捞与加工水产品;一条共线,在做好种养茬口衔接基础上开展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病虫害防治,最终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

当下,因为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形势严峻,广大消费者迫切需要无公害甚至绿色、有机农产品,而生产者有积极性,不断创新和突破,加上政府关注,极力示范、推广和普及,全国稻渔综合种养获得大发展。即便如此,目前,全国稻渔综合种养面积达到500万亩,也只占全国水稻种植总面积的1%,表明该模式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远未达到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境界,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和远大、光明。

结论

实践已经证明且将继续证明,在构成大农业的种植、畜牧和水产三大产业中,水产具有比较竞争优势,在构成水产业的捕捞、养殖和加工三大细分产业中,养殖比较竞争优势更为突出,养殖技术模式是水产养殖的核心竞争力,处于直击处于十字路口的水产养殖技术模式具有无限的创新空间,进一步风光无限,退一步海阔天空,即便不进不退依然可以优质高产高产,渔业这一古老的行业发展前景无限光明。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