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杠青年”杨馥羽角色多元,“馥羽草莓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也许对她最为重要。这位泥土地里倔强而美丽生长的草莓达人,上初中的时候因为家里种草莓失败而与草莓结缘的。
“内心从此种下草莓情结。”她说,“所以,后来选择从城里回到村里,种起了草莓。”
草莓冻成了冰疙瘩
“七下八上”正是济南多雨的日子。大暑时节,天空层云堆积,酝酿着一场降雨。
在历城区董家街道的绿野平畴间,连片的大棚沿温梁路而建。这里就是“馥羽草莓专业合作社”之所在了。
坐在办公室的几案后,33岁的杨馥羽快人快语,说起20年前的往事。
当时,她正上初中。董家一带刚开始推广草莓种植,父母贷款、借钱筹集了十七八万元,建起9个简易大棚种上了草莓。
每天放了学,她就跑到棚里帮忙,满心欢喜。不承想,第一茬草莓收获在即,一场大雪压塌了9间大棚。
那天晚上8点多,纷纷扬扬的大雪终于停了,地上的积雪有十几厘米厚。眼见妈妈难受得欲哭无泪,小馥羽暗自担心。她陪妈妈出去喊人帮忙,但已无力回天。
第二天早上一看,草莓全被冻成了冰疙瘩。
“每次交费,都是班里拖到最后的。”杨馥羽说,那些本已泛红的草莓,在她心里是书费、是衣服、是希望……
有谁无端错失触手可及的好光景么?一家人的心寒到了极点!
“家里的经济状况雪上加霜。”杨馥羽一笑,“那些年,真的是一直没有缓过劲儿来。”
读完初中,她考入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攻读市场营销与电子商务专业。
2007年毕业后,18岁的杨馥羽应聘到济南市区一家知名餐馆企业。性格活泼开朗的她,很快被老板安排做客服工作,清理应收账款。
谁都知道,要账不易——人家没好脸,你得舍下脸。
“有的客户能跑上十几趟。”短短一年多从事收账“苦差”,亲和力满满的杨馥羽收获满满。
“一分钱瞎账也没有,该收的钱都收回来了。”杨馥羽笑了,“后来辞职的时候,老板很是不舍;到今天,我们仍然是很好的朋友。”
从饭馆打工每月挣两三百元,到正式参加工作月收入近万元,杨馥羽仿佛在一夜之间逆袭了人生。
“每次下班,面前的城市万家灯火,哪一间房子属于自己呢?”她回忆道,当时差不多挣了十万块;一冲动,首付5万多在洪家楼买了人生第一套房,61平方米。
这是2009年春天里的故事,杨馥羽年方二十。
馥羽草莓的富裕路
2009年夏天,杨馥羽回到村里,要“种地”。面对旁人的不理解,她有自己的盘算。
之前,她就琢磨过草莓种植。那时候,草莓种植本身已经相对成熟,问题在于种植户“卖不上好价钱”。
“销售是瓶颈!”学市场营销的杨馥羽一语中的,觅得商机。
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差,只欠资金,值得一闯!
“自己掏了2万元、贷款20万元、借了13万元,土地流转费暂时欠着,空心砖等建材也是赊来的。”杨馥羽敢想敢干,承包50亩地建起了11个大棚种草莓。
董家草莓种植片区的第一个草莓园就这样诞生了。
夏种、秋管、冬收,第一茬草莓赶在元旦前上市了。集中采购、休闲采摘,杨馥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营销专长,让草莓园迅速见到了效益。
“头一年,产量高、卖得好,销售收入100万多元。”杨馥羽笑了笑,“这下没人笑话从城里回地里刨钱的傻丫头了……”
开场满堂彩,形势好到草莓不够卖的!
这下杨馥羽心里有了底,第二年将草莓大棚扩至24个,还成立了馥羽草莓专业合作社,带动乡亲们一起发家致富。
“按照统一的标准种植、采摘,比高于市场价收购。”她解释说,这样一来,参加合作社的种植户每个棚可至少增收五六千元。
好事多磨。由于管理上的纰漏,杨馥羽自己有11个棚的第一茬草莓光开花、不结果,造成损失30多万元。
尽管如此,在2010-2011“赛季”,杨馥羽最终完成了销售额300万元!
如今,馥羽草莓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达到362亩,拥有“馥羽草莓”和“董家草莓”两个特色农产品商标,销售收入1000余万元,辐射带动11个村600余农户,人均年收入超过4万元。
产业链不断延长——从2015年起,杨馥羽涉足深加工,与山东省农科院合作陆续研发了草莓果酒、冻干草莓、草莓果干、草莓果酱、草莓果汁等产品。
吃草莓贵在新鲜——从2017年起,合作社通过航空订单方式,让北上广深的超市摆上了当天采摘的“馥羽草莓”或“董家草莓”。
协作有效抗风险——2022年3月,新一轮新冠疫情影响了销售,合作社将种植户的150万斤草莓收过来,冷储用于进一步深加工。
在馥羽草莓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下,现在历城辖区内的草莓园遍地开花,一粒粒草莓实现了效益最大化,真正成了当地乡村振兴的致富果。
没有肩膀靠的日子
2018年春,杨馥羽当选东杨家村党支部书记。当时,她尚不满29周岁,是村“两委”班子里的小字辈。
此前3年,她注册成立了山东佰瑞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再加上草莓合作社一摊子事,杨馥羽忙得不可开交。
“85%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村里,合作社和公司的事只能往后放。”杨馥羽的这一届三年村支书,干得不容易。
这期间,正赶上村庄迁建。她怀着二宝,打理着东杨家村历史上最重要、最复杂的大事件。其间苦累,不言而喻。
正所谓,事了拂衣去,莫论功与名。2021年村“两委”换届,杨馥羽选择暂时把重心放在孩子身上。
自己从小是村里出了名的“舍孩子”,她希望留更多时间给自己的孩子。
想当年,杨馥羽的父母忙于生计,还经常到外地去。“我从6岁起就比较独立了,自己做饭吃、晚上一个人在家睡觉……伤痕累累啊!”杨馥羽开着玩笑伸出手来,“看看,当初切西葫芦留下的疤。”
当年没流过眼泪,如今笑若春花。曾经缠绕内心的幽怨,早已在这笑靥中湮灭无踪。
初中毕业后那个暑假,杨馥羽就开始勤工俭学:到饭店打零工,一个月挣270元。后来,也帮人家卖过衣服。
“如果没有肩膀靠,那就靠自己。”杨馥羽回忆着,不无开心。即使说起失手打了大汤盆烫得腿上起了泡,她也一脸笑意。
农家出来的孩子花钱省,在商校读书的生活费一天超不过10元。杨馥羽靠自己尚嫌稚嫩的肩膀,努力支撑着奔赴山海的路。
生活给予的伤痕、孤独、失败,奔跑向前者虽无暇品味,却终究蜕变得强大起来。
2013年3月,杨馥羽被共青团历城区委评为2012年度优秀共青团员。相比后来获得“全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标兵”“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人”“济南市劳动模范”“齐鲁乡村之星”等称号,这一荣誉看上去并不起眼,但却很重要。
先进青年的组织为这个先进青年人生进阶铺下关键一道阶梯石,把她送上开眼界的全新平台。在她心里,这中间恰逢其时的精神鼓舞,也极其重要。
经过十多年发展,馥羽草莓专业合作社的草莓生产及育苗温室全部配套水肥一体化系统,并应用现代农业物联网管理。由他们选送的白雪公主、京藏香、章姬、粉玉等品种草莓,屡次在全国优质(精品)草莓擂台赛上斩获金奖。
2022年初,杨馥羽当选济南市人大代表,“斜杠青年”再担新责。她希望,通过文化赋能、科技赋能不断将草莓的市场蛋糕做大,更好造福一方乡邻。
“在美好的时代里,平凡的我们努力做更好的自己。”杨馥羽说,“感谢过往、感谢生活教我学会坚持。”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边良 通讯员 王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