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邵俊琴 张帆)近年来,涿鹿县立足资源优势,坚持把产业项目扶贫作为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激发内生动力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创新利益联结机制,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2016年以来,该县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7.26亿元,发展种养加等产业项目;立足县域产业禀赋和发展特色,突出贫困村特色,建立一批“一村一品”精品特色产业基地,推动了獭兔养殖、有机小米、蔬菜种植等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南山区利用区域生态优势,发展“羊肚菌”产业,辐射带动400多贫困户稳定脱贫。2017年,该县成功创建了全省首家国家级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龙眼葡萄、大杏扁、悠悠枣被评为保护产品。
近年来,该县将园区建设与脱贫攻坚相结合,按照“园区带动”“股份合作”思路,采取“公司+村集体”“公司+劳务”“公司+合作社”模式,引导贫困户融入产业链,实现乡村社区化、农村企业化、农民工人化。他们依托13家现代农业园区、6家扶贫产业园、5个特色林果基地,通过土地流转、订单劳务、入股参与等方式,累计投资12.5亿元,带动1.4万余名贫困人口人均年增收1000元左右。
该县建成河北馨和松生态农业等企业技术创新中心4家、杏扁加工和獭兔养殖技术创新中心2家,提高了科技带富能力。他们制定了产业扶贫技术帮扶等实施方案,为每个贫困村安排技术指导员,适时开展农业技术培训。疫情期间,该县邀请农林专家20余人录制“网课”30余期,为5000多农户提供春耕技术指导;策划推出家乡好货《我来代言》系列节目15期;扶持壮大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5家,促进产业融合;培育了“新合作元丰”“卓侬”等特色农产品商标。71个特色农产品被纳入全国扶贫产品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