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渐暖,对于果农们来说,眼下正是果树修剪的关键期。在兴安盟扎赉特旗宇震农牧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姜志华正带着社员忙碌地穿梭在果林间,修枝、养护、浇水……方圆百亩的山坡上沉睡了一冬的果树,积蓄了一冬的力量和希望,正鼓芽生长,生机勃勃。
看着眼前这片带动村民就业增收的果园,谁能想到这里曾是乱石遍野、无人问津的荒山。“让荒山变绿、让乡亲致富”是宇震农牧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姜志华多年来的夙愿,说起她的荒山“变形记”,还要从2002年讲起。
姜志华给工人演示果树嫁接流程。 包乌云娜 摄
2002年,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出台,年仅24岁的姜志华承包了村里245.1亩荒山,掌握果树栽培技术的她萌生了发展林果产业的想法。荒山栽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面对亲人不理解、村民不认可、三年大旱需要人工运水等种种困难时,姜志华依然靠着坚定的信念和决心,向荒山“开了战”。
“一个普通农民想靠承包荒山致富,在当时确实不可思议。我虽然是一个农民,但也想成为一个不普通的农民。”姜志华说。
没有水,姜志华就和丈夫利用自家院里的井水,一桶一桶地抬到山上,再进行浇灌;没有电,夫妻俩就白天种树,晚上再贪黑浇水;没有机械,就一锹一锹地挖,再一棵一棵地种……20多年时间里,姜志华在承包的荒山上栽植山杏树10万棵,苹果树、山丁子树、榆树等近5万棵,产生经济价值至少300万元。
荒山绿了,姜志华还在不停地思考新的致富渠道,她把目光瞄准了林间中草药种植。她开始尝试在林下种植芍药、防风、黄芩、桔梗、苍术等40多种中药材,为这片林地再添几许绿意、几分药香。
姜志华承包荒山焕新颜。 包乌云娜 摄
姜志华逐渐意识到,一个人的力量实在太小,远远不能实现她的目标和理想。2017年,她成立扎赉特旗宇震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带着乡亲们一起发展林果产业。
“平时农闲时我就来合作社干点零活,既能补贴家用,还能学到技术。”合作社社员、巴彦高勒镇和平村村民李艳超短短几年,就从一名不懂果树栽植技术的门外汉变成了半个行家里手。
“每年春天,我们都给村民们发放一些苹果苗、沙果苗,还有药材苗子、药材种子,从而带动大家发展庭院经济,还通过技术培训,让村民们提升致富能力。”姜志华说,目前她已经带动各村700余名妇女通过以劳代酬、发展庭院经济等方式增收致富。
林间忙碌的姜志华。
一步一个脚印,一点一滴的汗水,姜志华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探索出了以生态林为基础,畜禽养殖、中草药种植及果园采摘为一体的林果药示范基地建设路径,并对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将最初承包的248.1亩荒山扩大到8000亩托管林,形成了“荒山绿化+立体农业”的发展道路,她的扎赉特旗宇震农牧业专业合作社被命名为全国巾帼脱贫示范基地。
今年“三八”国际妇女节前夕,姜志华也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面对荣誉,姜志华始终保持着质朴本色,她说:“我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儿,这对我来说荣耀是责任,更是一份动力。下一步,我想依托合作社的发展,托管更多的林地,同时,让药材苗和树苗走向庭院经济,带动更多村民增收。”
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到农牧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再到全国三八红旗手,姜志华用坚韧不拔、奋斗不息的“愚公”精神,让昔日荒山变成了今日的“金山银山”,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升,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巾帼力量”。
二十余载荒山植绿,姜志华没有停下脚步,她相信,几年以后,村里会有更多的林地被合作社托管,会有更多村民不出屯、不出村、不出镇实现就业。“我要带动更多村民,特别是妇女发家致富,以‘绿’添彩乡村振兴。”姜志华坚定地说。
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高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