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销售围绕产业发展,紧抓农业现代化,发展当地第三产业,推动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

村庄变景区 村民得实惠

2月底,贵州销售公司在习水县展开深度帮扶又有了新计划——全力打造习水县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项目,由此拉开了新一年助力乡村振兴的大幕。

去年以来,贵州销售持续压紧压实帮扶责任,全面打响产业发展、消费帮扶、人才培训、民生改善、基础设施、基层治理六大巩固提升仗,积极打造“央企与地方融合发展示范区”“央企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央企招商引资示范区”,助力贵州乡村振兴。

压实帮扶责任“必答题”越答越好

今年春节,习水县田坝村村民袁训中格外兴奋,因为中国石油帮助建设的梧桐山民宿分红了。他一家9口人拿到了4500元,是村里这次分红最多的。“现在国家政策好,又有你们的帮助,我们村的生活越来越有希望了!”袁训中说。

在充分利用当地乡村旅游资源优势的基础上,中国石油2018年在田坝村启动了梧桐山民宿项目。按黔北民居风格,在田坝村原有地基上建起10栋民宿院落,还原原有建筑外观和结构,与村里保存完好的近30栋古木结构民宅融为一体。2020年9月,梧桐山民宿正式运营后,吸引了大批游客,还入选了“贵州省十佳特色民宿”。“今年春节期间更是一房难求。”袁训中说。

如今,梧桐山民宿已成为当地推动乡村振兴、人民奔向美好生活的幸福载体。

为将乡村振兴“必答题”越答越好,“十四五”期间,贵州销售将每年在习水县投入乡村振兴发展资金1000万元,并继续选派群众认可的1名挂职干部、2名驻村第一书记,带领当地百姓共同打造乡村振兴“习水模式”。

农民致富养殖业_致富养殖牧民项目怎么样_牧民养殖致富项目

图为位于田坝村的梧桐山民宿,2022年入选“贵州省十佳特色民宿”。李帅 摄

带动百姓增收“基础桩”越打越牢

来自贵州销售的王建平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已在田坝村工作了5年。他说:“只有把基础产业持续做活做大,村民们的日子才能越来越好。”今年立春刚过,他又开始为村里旅游产业发展做起了新规划。

近年来,贵州销售注重打牢乡村振兴“基础桩”,围绕中央对贵州“四区一高地”的战略定位,紧盯产业发展,紧抓农业现代化,发展当地第三产业,全力推动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依托中国石油在能源布局、天然气直供、就业带动等方面的优势,贵州销售持续加大清洁能源招商力度,为习水酱酒企业发展提供用能保障,助推习水地方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中国石油积极在土城、同民、醒民等乡镇建设和运营天然气综合利用项目,进一步打造“央企招商引资示范区”。

按照“抓龙头、转理念、提品质、强品牌”的思路,贵州销售着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推进习水县稻莲套作生态农业示范项目建设。2022年,习水县红岗村试种50亩香水莲花,使40余名村民增加务工收入9万余元,并带动了周边乡村旅游观光项目。贵州销售还主动对接习水县产业人才培训需求,帮助4821人完成线上兴农课堂培训,4589名教师参加线上培训;援助花椒种植配套烘房烘烤设备226套、援建225个生产机组加工项目,使全县6000人受益于花椒产业链,椒农人均年增收1000元以上;援建的稻莲套作生态农业示范项目已完成种植基地面积333.9亩,移栽香水莲花超过20.7万株。

同时,贵州销售加大“三品一标”产品认证力度,推出一批叫得响的习水农产品品牌,形成中国石油“对内+对外”的品牌帮扶模式。

做优消费帮扶“自选题”越做越优

2月20日,满载黔北麻羊肉等当地特色产品的非油商品配送货车,开进了安徽销售合肥分公司皖庆加油站。“这些来自贵州的土特产特别受欢迎,成为顾客的必选商品。”皖庆加油站经理彭楷兴奋地说。

做优消费帮扶,是贵州销售助力乡村振兴的着力点。近年来,这个公司积极帮助当地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对其产销的古树红茶、红辣椒、古法红糖、红稗面(饼干)、酱酒、花椒、岩蜂蜜、羊肚菌及特色黔北麻羊和小黄牛,进行统一的分级、包装、检测、品牌设计和商标注册,精准对接农产品、畜产品与市场需求方,实现了统销统售。其中,贵州销售在习水县重点畅通了黔北麻羊销售渠道,通过县电商平台、县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渠道,累计销售黔北麻羊近4000公斤,有力推动了黔北麻羊养殖业的发展。

同时,贵州销售还通过做优消费帮扶,孵化出习水今品红、鑫三好食品等一批农特产品企业,培育出一批致富能人和带头人,不仅提供了就业岗位,而且辐射周边10余个乡镇,促进了习水县农村农业发展。

目前,贵州销售乡村振兴的“自选题”越做越优,已将118种帮扶产品,推荐到中国石油线上购物平台、中国石油年度消费帮扶产品展销会、昆仑好客购物节、中国石油加油站便利店进行销售,部分单品还成为各地争相订购的商品。(记者 王京 特约记者 李帅 邓浩吉)

产业见效益 日子有奔头

新疆销售公司通过“外出务工+村内就业+特色种植养殖”模式,让新疆喀什叶城县金果镇和谐村村民实现了由“农民工”到“产业工人”的转变,不仅增加了村民收入,而且调动了劳动致富的积极性。

2月24日,在新疆喀什叶城县金果镇和谐村,“牛把式”阿布都克尤木喂完牛后,又忙着照顾100余只肉鸽和30多只蛋鸡,忙得不亦乐乎……像阿布都克尤木这样专注于牛羊养殖和育肥的村民在和谐村有20多户。

村西头,几十个规模不等的蔬菜大棚一字排开,种菜能手吐比·托合逊正和乡亲们在大棚里打垄、移苗、上农家肥。她种菜快10年了,除了自己的两个蔬菜大棚外,还租种了两个大棚,2022年增收2万元以上。今年,村里189个蔬菜大棚有50个将升级改造成标准化暖棚,到时候“四季常青”的蔬菜大棚将从梦想照进现实,乡亲们种菜致富的劲头更足了。

致富养殖牧民项目怎么样_农民致富养殖业_牧民养殖致富项目

和谐村村民学习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努尔艾合买提 摄

和谐村是一个地少人多的县郊村。土地流转后,一些青壮年村民在镇政府和驻村工作队的协调努力下,有的就近在叶城县、喀什市打工,有的落脚于石河子、奎屯、乌苏、克拉玛依等新疆经济发展较快、发展机会较多的城市。新疆销售公司驻和谐村工作队队长、驻村第一书记努尔艾合买提·吾拉木对记者说:“我们刚组织41名村民到县里参加了务工招聘会。”

村里的打工“明星”买买提艾力·吾斯曼是位精明能干的小伙子。2月13日,他带着6位乡亲到奎屯市的一家棉纺厂务工。“我在这家棉纺厂干了3年多,实现了由‘农民工’到‘产业工人’的转变。现在工作稳定了,收入也不错,我准备在当地买房娶妻生子。”买买提艾力兴奋地说。

“种小麦、玉米、水果这老三样,村民们虽然温饱不愁,但想有更大的发展很难。”努尔艾合买提·吾拉木说,“要实现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就业是一把‘金钥匙’。我们组织留在村里的村民到蔬菜种植合作社、核桃产品加工厂、物流仓库、木材加工厂等村办小微企业短期务工。他们可以农忙时在家种地,农闲时来厂子打短工,不但增加了村民收入,而且调动了他们劳动致富的积极性。”

和谐村产业比较单一,如何实现“短平快”增收项目与农业产业提质增效的有机结合?“在摸索中,我们形成了‘外出务工+村内就业+特色种植养殖’的模式,并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努尔艾合买提说,“现在最重要的是把党的富民政策落实落细,让产业见效益、日子有奔头,每个人都劳有所获,真正实现村美、人美、产业美!”(记者 胡仁伟)

振兴先振“心” 致富有劲头

四川销售公司帮助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麦溪乡黑河村,通过“放牧+补饲+圈养”新型养殖方式,养殖效率和经济效益比传统自然放养方式提高了两倍。

2月21日下午,四川销售公司驻黑河村第一书记刘明宇冒着纷飞的大雪,走进藏族村民夺科满家中,了解他家藏绵羊过冬情况。

在中国石油的大力帮助下,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麦溪乡黑河村2019年脱贫后,踏上以“提升科技教育水平,提振村民致富信心”为主要目标的振“心”之路。

运用科学养殖设备和加大养殖知识培训力度,帮助藏族牧民转换传统养殖方式,是振“心”的第一步。黑河村草场面积达33万亩,是川西高原藏绵羊养殖基地。过去,当地牧民以传统放养为主,靠天吃饭,不仅人很辛苦,收益也不高。尤其是冬季,部分幼小藏绵羊难以熬过严寒,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结合黑河村“兴藏绵羊产业、促黑河新振兴”的发展规划,去年下半年,四川销售向黑河村提供了2万元专项帮扶奖励资金,用于鼓励牧民修建“三结合顺势养殖暖棚”,并组织畜牧业技术培训,帮助他们科学养殖藏绵羊。

农民致富养殖业_致富养殖牧民项目怎么样_牧民养殖致富项目

驻村队队员向牧民讲解藏绵羊养殖技术。罗让 摄

“这种‘放牧+补饲+圈养’的新型养殖方式,养殖效率和经济效益是传统自然放养方式的两倍。牧民们再也不用担心幼小藏绵羊被冻死了。”刘明宇说。与此同时,驻村工作队去冬今春先后组织了4次草地防护、牲畜防疫等知识培训,参训村民达128人次。

提高乡村教育水平,让村里适龄孩子都走进学校,是振“心”的又一重要举措。在黑河村,记者听得最多的是村民对中国石油助力村办教育的赞美之声。在村民甲丑家中,记者被甲丑孙子夏多措身上的校服吸引了。“好漂亮的衣服,里面还有厚厚的毛绒。这是爷爷给你买的吗?”记者问夏多措。“不是,是石油叔叔阿姨送的!” 夏多措回答道。

夏多措说的石油叔叔阿姨,是四川销售岷江分公司的员工。去年8月,结合黑河牧场小学师资力量缺乏的实际,四川销售出资为学校聘请了一名学前教育老师,为学校解了燃眉之急。去年冬天,岷江分公司还为黑河牧场小学100多名各年级学生定制了既可防雨防雪,又可御寒的保暖校服,并送去上千本少儿图书和一批书包、文具。

“中国石油不仅出资出力帮助我们建了养殖产业基地,而且助力乡村文化教育。现在,村民们的思想转变了,致富的劲头更足了。”村支书阿扎面说。(记者 唐德彬)

驻村故事》》》

塔里木油田驻尤库日喀拉尤勒滚村工作队带领年轻人,探索农产品深加工新路子,不仅经营管理更专业,而且为本地农产品赢得了口碑——

土特产变成“致富果”

2月26日早晨,在新疆喀什地区泽普县古勒巴格乡尤库日喀拉尤勒滚村,新疆泽油实业公司的包装车间里,木克热木·亚森和同事们身着统一工作制服将核桃露、干果等农产品打包装盒。

2022年5月,刚大学毕业的木克热木还在为回到故乡找工作的事心里打鼓。当看到尤库日喀拉尤勒滚村焕然一新的村貌时,她由衷地向塔里木油田驻村工作队队员说:“亚克西!”

2022年6月,在塔里木油田驻尤库日喀拉尤勒滚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木克热木与村里30多名年轻人创立了食品加工厂,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

尤库日喀拉尤勒滚村采用委托内地知名企业代加工的方式,将本村产的核桃等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推出核桃露、干果等产品,打造了“天山雪籽”系列品牌,通过“线上+线下”方式,逐步成为泽普县超市的热门商品。自2022年10月以来,深加工的农产品已在周边县市和油田销售50多万元,助力村集体增收13.6万元,预计今年可为村集体增收40万元。

“我们探索农产品深加工的新路子,不仅管理经营更专业,而且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天山雪籽’系列产品都源自本地特色农业,拓宽了销路,更为我们本地农业品牌赢得了口碑。”在尤库日喀拉尤勒滚村的核桃林里,塔里木油田驻村第一书记隋卫阳笑着说,“别小看这核桃,既能加工为干果零食,又能加工成香甜的核桃露。”

2022年以来,塔里木油田在深入推进项目、产业、消费、就业等5种帮扶模式的基础上,通过“产供销+深加工”链条,赋予“一村一品”更持久的生命力,让特色农产品成为“致富果”。2022年,塔里木油田向12个帮扶村投入资金550万元,实施养殖、种植、农产品深加工等帮扶项目14个,村民人均年纯收入增长10%以上。

今年,塔里木油田将进一步以发展乡村产业为契机,通过科技赋能、品牌打造、培育龙头企业等措施,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产业链升级。同时,持续提升“扶志+扶智”含金量,鼓励创业、扩大就业,让更多“致富明星”在乡村的土地里生根发芽、栽木成林。(记者 张思敏 特约记者 李民)

西部钻探驻新疆叶城县阿克塔什镇阿瓦提巴格村第一书记曹旭东,当好助农服务员——

“驻”进群众心里

“农膜这个面要向上,要拉紧拉平,以免影响使用效果。”2月13日上午,西部钻探驻新疆叶城县阿克塔什镇阿瓦提巴格村第一书记曹旭东,和村民们一起给果蔬大棚盖棚膜。

当前正值春耕时节,曹旭东带领村党支部委员从良种优选到农资保障,从技术指导到力量配套,从农机调集到市场推广,从项目引进到供货销售,切实解决村民在春耕中遇到的问题,当好助农服务员。

“阿瓦提巴格村曾是深度贫困村。自2016年西部钻探驻村工作队进驻以来,建档立卡的858名劳动力全部实现稳定就业。2022年,全村人均收入1.34万元,比2021年增长11.9%。”曹旭东说,“当前我们重点是指导村民抓好春耕生产和畜牧养殖。”

阿瓦提巴格村土地沙化严重,种植传统农作物收益不高。“在种好粮食的同时,要帮助村民找更多致富路子。去年,我们想在巩固养殖业的基础上,多搞大棚种植,并不断壮大和发展饲料加工、保鲜库等产业,形成产业优势。”曹旭东说。

经过充分调研,曹旭东和村党支部商量决定:调整产业结构,引导村民种植适应性强、产量高、效益好的大棚哈密瓜、西红柿和辣椒。

村民阿布来提·麦合木提告诉记者:“去年我承包了4座蔬菜大棚,种植哈密瓜、西红柿和辣椒。在家门口就业,不仅可以学到蔬菜种植技术,还可以照顾家人。今年春节至今,仅卖菜我就收入了5万多元。”

截至2022年底,阿瓦提巴格村发展温室大棚70座,每个棚年均收入2.8万元以上。村集体还种植了200余亩万寿菊,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带火了旅游项目,而且增加了村民收入。

种植业外,阿瓦提巴格村还积极发展养殖业。曹旭东带领村民以养繁中心为载体,聘请畜牧师指导村民学习养殖技术、疫病防治等知识。

“以前我们也养牛羊,但不知道啥是精细化养殖,不仅牛羊患病率高,而且放牧造成土地沙化严重,收入也不多。”村民沙吾提·沙迪克说。去年,他参加了村党支部组织的养殖技术培训,在老师的指导下新建了一个牛棚圈,尝试精细化养殖。

“精细化养殖不仅提高了肉牛品质,而且更好地保护了家乡的土地。今年,我准备再建一个更大的棚圈,推广精细化养殖。” 沙吾提·沙迪克说。

如今,阿瓦提巴格村已建成2000平方米畜牧养殖场,牛羊养殖从2020年的500头发展到现在的1500头,实现了“户有增收渠道”的目标。同时,他们利用易地搬迁安置区的优势,因地制宜打造“胡杨公园”“文化广场”,不断丰富旅游项目。2022年,全村经济收入达到54万元,较2021年增长55%。(特约记者 李涛)

来源 | 中国石油报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