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不能松,春耕农时不等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推进的同时,红花岗区巷口镇八卦村36亩仿野生种植的大球盖菇悄悄地钻出了“圆脑袋”。
洁白的菌柄上,顶着圆润肥厚的伞盖,扒开稻草仔细查看,大球盖菇有大有小,有单个的、并蒂的,也有三四个成墩簇拥在一起的,或密或疏,长势喜人。10多位村民正在食用菌产业基地采摘、装篮……一派繁忙的景象。
八卦村仿野生种植的大球盖菇。
据了解,2019年,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八卦村结合现有森林资源和区位优势,引进了六禾农业生态发展有限公司,以“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林下食用菌种植和大棚食用菌培植。
大球盖菇色泽艳丽,食味清香,营养价值丰富,是国内近几年兴起的食用菌“新秀”,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10种食用菌新品种之一,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刚开始,面对“不敢干”“等等看”的现实困境,八卦村村“两委”果断采取党员带头、试点推进的方式,有效化解了产业推广“难题”。
在党员刘成万的带领下,八卦村黑石田组的12户村民先行先试,按照每亩林地200元一年,每亩土地500元一年,每亩水田800元一年的标准,协调流转林地、土地、田地140余亩,使土地效益最大化,优先发展起了大球盖菇。
在刘成万和村民们的悉心管护下,新推出的大球盖菇项目“一炮而红”,不仅以每月2000元的工资标准,解决了6名贫困户的就业问题,还有效增加了周边农户的收入。这让许多还在“观望”的村民坚定了加入村级合作社、发展大球盖菇的信心。
八卦村村民在产业基地采摘大球盖菇。
此外,为了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八卦村还与云南食用菌研究所反复沟通对接,最终达成了技术研发合作,与云南明兴食用菌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技术培训和定价收购协议,解决了种植技术问题,畅通了产销渠道,为村集体经济提供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看着刚从地里探出头来的“宝贝疙瘩”,村“两委”干部纷纷感慨:“长势好、产量高,不愁销路还卖得起价,这个产业选对了。”
走进食用菌产业基地里,村民邹兴维正在有条不紊地采摘大球盖菇。
“我是一名家庭主妇,平时没有固定收入。我从去年开始到基地上班,每个月大概能领2600元工资,上班不累,还可以照顾家里。”邹兴维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现在我们的日产量还不是很高,等到气温逐渐回暖,每天产量可以达到2000斤,持续一个多月。目前,大球盖菇市场价是每斤30元左右,经济效益可观。”六禾农业生态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任炳财告诉记者,“目前,有几家公司正在与我们谈合作,下一步,我们将扩大种植面积,给周边有意愿的种植的农户提供菌株和技术,并以保底价回收,帮助更多农户实现产业致富。”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华姝
通讯员 高梦林
编辑 孙蕙
编审 付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