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讯(记者 董肖飞通讯员任振宇刘国竞)在黄骅市旧城镇大庄村蚂蚱养殖户井清风的蚂蚱冷库,一盒盒蚂蚱整齐地码放其中。“这些蚂蚱都已经被客户预订了,过几天就要发走。今年蚂蚱的价格要比去年高,照此情形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井清风笑着说。
意外结缘 开始蚂蚱养殖
井清风今年72岁,与蚂蚱养殖结缘于10多年前。那年春节前夕,井清风的孙女因病住院,在医院照顾孙女期间,她结识了同病室一位病人家属,通过聊天得知她们家住青县,家里以养蚂蚱为生。在几天的相处过程中,两人聊得十分投机,这位病人家属告诉井清风在当地有许多人依靠养蚂蚱走上了致富路,这让井清风也动了心思。
一向雷厉风行的井清风说干就干。春节刚过,她便赶往青县进行实地考察,学习蚂蚱养殖及大棚搭建技巧。经过一番细致考察,井清风下定决心养殖蚂蚱。当年四月,她以每斤70元的价格购入了5斤蚂蚱苗,在自家院子里搭起了蚂蚱养殖大棚,开启了自己的“致富”路。
由于经验尚浅,井清风饲养的第一代蚂蚱便遭了疾病,伤亡数千只。她打电话咨询有经验的养殖户,一边实操一边认真积累经验,仅仅养了一代蚂蚱之后,细心的井清风便基本掌握了养殖方法。
养殖前期,井清风采取最原始的方法,让蚂蚱在地里繁殖。通过一番细心摸索,井清风得知,蚂蚱一般每年四五月份开始繁殖,从出壳到成年只需30天左右,成虫的产卵数量在50—100枚之间,前期抗病能力较弱,那个阶段,根据蚂蚱的实际情况,井清风会在晚上给它们增加一顿用麦子皮制作的“夜宵”。
井清风向记者展示冷冻库里盒装的蚂蚱。
夫妻齐心 走上致富道路
在井清风精心饲养下,蚂蚱喜获丰收,到了2008年,随着蚂蚱的数量越来越多,家里的大棚已经不能满足养殖需要,井清风急需搭建新大棚。在当地镇政府的支持和协调下,养殖用地问题很快得到解决,井清风随即盖起了16座蚂蚱养殖棚,开始进行大规模养殖。
后来,井清风又购进了柔丝切断机等设备,拓展了销售品类,增加了幼苗售卖。伴随着养殖规模越来越大,井清风深感力不从心,于是她劝说丈夫马春凯与她一同饲养蚂蚱。
每天早上,夫妻俩都会将新鲜的草料搅碎,给蚂蚱们喂食。喂完蚂蚱后,夫妻二人还要去打新鲜草料。那段时间,井清风逢人便打趣地说:“我这老伴这辈子没干过什么苦活、累活,没想到年纪大了还跟我养了蚂蚱,一天天忙得停不下来。”
在马春凯的全力支持与配合下,井清风的事业蒸蒸日上,当时,市内的许多饭店都成为了她的固定客户。井清风也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一点点地改善着家里的经济条件,盖起了新房子,走上了致富路。
转养为收 拓展产品品类
2014年,井清风开始谋求转型,她转养为收,成为了当地最大的蚂蚱收购商之一。经过两年的发展,她每年收购的蚂蚱达40吨,拥有十余个长期合作的供应商。
2016年,井清风建起了冷库,做起了蚂蚱深加工。最忙碌时,每天能卖出1000多公斤,有时一忙活就是一整夜。夏天忙碌时期,还要雇佣村民进行蚂蚱的清洗、分拣、打包等工作。为了解决人手问题,她说服儿子马全利加入进来。此后,马全利还包揽了送货、发货等一系列外联工作。
在售卖蚂蚱的过程中,极具市场洞察力的井清风依托自己的冷库做起了野菜买卖,她将黄菜、荠菜、曲曲菜,连同蚂蚱直接供应给饭店。近两年,由于疫情原因,蚂蚱销售受到影响,井清风凭借为客户供应野菜平稳渡过难关。自去年开始,她又开始租地尝试野菜种植。
现在,井清风不仅成为黄骅几十家饭店的稳定供应商,产品更卖到了沧州、天津等地。如今,已年过七旬的她仍然在努力将自己的事业做大做强。对于今后发展,井清风还有一个未完成的梦想。
“今后,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蚂蚱养殖的行业中来,我也会继续努力,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带领更多农户走上致富路。”井清风满怀期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