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胡宗仁报道组张曌
5月中旬的一天,记者在常山县球川镇东坑村的食用菌种植基地看到,一幢幢菇棚相连,菇房里,一个个菌棒上挂满了白白胖胖的猴头菇,长势喜人。一些村民正在忙着采摘、分拣、搬运猴头菇,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每个月工资有3000元到4000元,忙的时候有5000多元。”正在忙碌的村民廖秀英告诉记者。
一旁的基地负责人徐中明介绍,东坑村食用菌种植基地占地总面积10亩,建有5亩菌菇大棚,还有冷库和烘房等。目前,食用菌种植基地有猴头菇、秀珍菇、赤松茸三大品种,年产量10万公斤,产值90余万元。其中,猴头菇主要以干菇销售为主,秀珍菇、赤松茸以鲜菇销售为主。
“我们是常山第一家赤松茸种植基地,种植上采用创新技术,将其从地上移植到菌床上种植,这样种出来的赤松茸品质好,产量更高。由于营养丰富,深受上海、杭州等地的客户青睐,每公斤批发价24元至30元。”徐中明相告。
猴头菇、秀珍菇、赤松茸的采摘时间相连,基地的食用菌实现一年四季出菇。这样的种植模式,给东坑村低收入农户的生活带来了大变化。62岁的杨荣香是村里的低保户,丈夫因中风常年行动不便,杨荣香也患有高血压。自2018年开始,杨荣香在基地采摘菌菇,每月可拿到3000元左右工资。
目前,东坑村已有10余户低收入农户在基地干活,他们每年可增收20万元。
“接下来,我们计划引进猪肚菇、黑皮鸡枞菌等品种,进一步壮大食用菌产业,为更多低收入农户提供就业岗位。”徐中明说。
昔日无人问津的小山村,如今终于找到了一条特色产业谋增收的道路。在村民钱袋子鼓起来的同时,村集体经济也渐渐壮大起来。2017年,总投资80万元的东坑村食用菌种植基地建成,每年为东坑村带来25万元以上的村集体收入。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估计可达30多万元。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