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农财宝典-蟹行家记者 莫景文
今年5月以来,江苏省淮河流域遭遇了60年一遇气象干旱,洪泽湖水位持续下降。近日洪泽湖水域面积由1780平方公里缩减到约900平方公里,几乎“缩水”一半,目前旱情还没有得到有效缓解。
据江苏省洪泽湖渔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统计,截至7月25日,共1131户渔民受灾,直接经济损失9789万元,其中,因干旱受灾养殖渔民861户,面积95910亩,直接经济损失7672万元;因大风受灾渔民270户(养殖和捕捞),受灾面积12855亩,受损渔簖215塘,直接经济损失2117万元。共计受灾渔民1131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9789万元。
10万亩鱼蟹受灾损失超过1亿元
据了解,洪泽湖沿湖周边所涉淮安、宿迁两市的三县三区,共有22个渔业乡(镇),其中专业渔业乡镇6个,涉渔人口10.3万人,其中专业渔民3.2万人。2018年全湖养殖面积 35.31万亩,全湖水产品总产量5.57万吨,总产值达24.2亿元。
“2019年洪泽湖养殖水面33万亩左右,主要水产养殖品种为鲢鱼和螃蟹。目前养殖受灾面积已经超过10万亩,损失超过1亿元。上游无来水,旱情还没有得到有效缓解。”洪泽湖渔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资源环保处处长杨其海如此说道。
自今年6月份以来,淮河流域持续干旱少雨,导致洪泽湖上游来水量急剧减少,湖区水位与往年同期相比显著偏低。据悉,7月26日14时洪泽湖蒋坝水位为11.32米、老子山水位为11.30米,旱情形势严峻。
老子镇超过1000亩螃蟹受灾
“老子山镇这边受灾螃蟹养殖面积至少有1000亩,大量螃蟹发生死亡或逃逸。”据北京水世纪老子山镇技术员刘亚倩介绍,老子山镇螃蟹池塘受灾情况有三种,一是蟹塘和湖区的水位差加大,整个塘口直接爆掉,螃蟹几乎全军覆没;二是蟹塘地势低,只有少量螃蟹发生死亡;三是高温干旱,有些养殖户往塘里加水提高水位,而湖区水位低,水压差导致池塘围梗被冲塌,螃蟹大量逃逸。“10天前,老子山镇刘老板一口40亩的蟹塘就不幸发生这样的情况。”
刘亚倩介绍,今年刘老板在老子山镇养殖螃蟹面积约有两三百亩,分8口塘。除了两口用于育苗外,其他6口塘用于养殖螃蟹。7月24日左右,刘老板从湖里抽水往塘里加水来提高水位,水压差导致塘里的水冲塌池塘的围梗,大量螃蟹发生逃逸,这些螃蟹目前处于蜕4壳阶段,平均规格1.5两左右,损失几十万元。”
高温缺氧螃蟹蜕壳长不大
“今年湖内围网养殖的池塘影响比较大,主要是缺乏水和电,精养塘口的影响相对小一点。”据北京水世纪江淮大区经理韩福祥介绍,江苏省宿迁泗洪县临淮镇溧河村预计螃蟹受灾面积超过2000亩。今年很多养殖户在刚开的池塘上排水插秧苗,后面加不上水了,高温缺水导致不少池塘发生“爆塘”。目前很多塘口面积不断缩小,十多亩变成了几亩,螃蟹死亡严重。“目前螃蟹处于蜕四壳,不幸赶上高温期,很多塘口船进不去,至少有四成的养殖户的蟹塘没有办法正常喂食了。”
这一消息也得到溧河村当地一养殖户夏广通的证实。“正常情况下,螃蟹蜕四壳后体重应该翻倍,但由于缺水高温缺氧,蜕完壳后的螃蟹没见长大了。”夏广通指出,连日来的高温加上持续干旱已经导致他池塘的水位下降至浅的地方就10多公分,50多亩的池塘死了几万只螃蟹,当地不少池塘也直接爆掉了。
为缓解洪泽湖特大旱灾对渔民生产生活的影响,将渔民和渔业的损失降为最低,一方面江苏省相关部门安排从高邮湖调水到洪泽湖;另一方面,江苏省洪泽湖渔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制定了《当前渔业抗旱救灾指导参考意见》,并派出调查人员深入湖区,了解湖区受灾情况,有针对性指导渔民抗旱救灾,并认真做好灾情统计工作。
对于最新灾情进展情况,《农财宝典》将继续保持密切关注。
—当前渔业抗旱救灾指导参考意见—
1、鼓励渔民树立信心,采取积极措施,防患于未然,提前主动投入到抗旱自救中。
2、加固养殖塘埂,对池塘养殖和低埂高圩的养殖塘口应做好塘埂加固和防渗漏工作,有条件的塘口应及时补水,尽可能抬高水位,扩大养殖对象的生活空间,做好长期抗旱的准备。
3、有条件的塘口,可以开沟或挖深,塘口内形成局部的深水区。
4、适当降低投饵量,在无足够补充水源的情况下,为减少有限的水体的负载,降低养殖对象的活动能力和需氧量,应将投饵量降低到维持养殖对象的基本需求的水平。
5、配备增氧设施,对有条件的养殖水体应及时装备增氧机、曝气机、微孔增氧等设施,并根据需要及时开启,以增加水体溶氧。
6、适当疏稀养殖密度,以鱼类养殖为主的塘口可采取“捕大留小”措施,将达到上市规格的产品及时捕捞上市,既可以疏稀养殖密度,又可以降低灾害损失。
7、强化养殖塘口管理,加强巡塘,适时进行药物消毒,及时清理残饵杂物,注意观察水质变化和养殖对象的摄食活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8、围网养殖塘口除了采取上述必要的措施外,还应在深水区设置网箱或寻求租用养殖池塘,及时捕出、移存养殖苗种,等水位上升后再重新投放。
9、开展抗灾互助,及时打捞多余水草,避免水草死亡腐烂导致“臭水”。